
雖然說起微軟並不會讓人想到社交網絡,但這仍舊阻擋不了微軟做社交的決心。
一般來說,微軟更加關注商業化社交方麵,比如收購了LinkedIn和Yammer,但是同時它自己在社交方向的努力失敗了,就在上個月,其在2012年推出的學生和社交網絡Socl宣布關閉,裏麵僅有一個用戶感覺到痛心。
根據外媒techcrunch報道,現在微軟正在通過一個名為“Who's In”的應用程序來從另一角度切入社交領域。Who's In的主要功能在於幫助用戶和朋友計劃活動和其他郊遊活動,如電影日期,晚餐,參觀附近的景點等等。
據悉,該應用程序今天剛剛在iMessage App Store上推出,目前還沒有iPhone或iPad版本,隻能通過iMessage訪問。

當用戶第一次啟動應用程序時,它會要求用戶選擇一個活動:“吃喝玩樂”,“觀看電影”,“參觀景點”或“創建自己的”。
選擇其中一個選項後,在用戶同意與應用分享位置後,“Who's In”就會利用微軟的搜索引擎Bing給用戶提出建議,例如餐館的地址或電影放映時間。

此外,用戶也可以輸入其他詳細信息,如事件時間,或者 ——在自定義事件的情況下——位置,名稱和說明。
“Who's In”將為用戶的活動創建一個專為發短信而設計的自定義卡片,其中包含一個縮略圖與位置和時間。

給人一個不好體驗的是,如上圖所示,應用使用的圖像是通用的,不能個性化。收件人可以點擊這張卡片,然後點按一個豎起大拇指按鈕,表示他們是“in”,或者大拇指向下表示他們是“out”(因此,這也是應用名稱的由來)。
同樣有用的是,該應用給活動組織者提供了多個日期/時間的輸入方式,允許“Who's In”作為一種群體投票應用程序。
這一功能是為了解決通過iMessage組織郊遊的痛點之一——每個人都想做自己的事情,正在討論的事情往往會有很多的不同意見。通過“Who's In”,用戶可以發送活動的卡片並收集投票。
關於“Who's In”的一個有趣的事情是,Google幾年前推出了自己的社交應用程序,旨在讓朋友聚在一起。其名稱是“Who's Down”該應用最終由於缺乏使用而被關閉。

也就是說,微軟的應用程序(也不要與同名的這個獨立應用程序混淆),是基於用戶在短時間內花費大量時間和iMessage聊天與朋友製定計劃的場景,而推出的一個方便的工具。
但通過設計iMessage中的應用程序有一個麻煩,用戶很找到相關的程序並且安裝使用。根據一份第三方報告,這導致了iMessage App Store的增長放緩,也引起了開發商和專家對iMessage App Store設計問題的投訴。這也可能影響微軟的Who's In應用程序的使用率。
此外,這不是微軟首次進入iMessage App Store,甚至不是iMessage的第一個社交應用程序。
微軟之前就已經推出了OneDrive,Yammer和Bing的iMessage應用程序,以及一個名為Halo貼紙應用程序,另外還有一個#MovieDate的規劃應用程序,從名稱就可以看出,MovieDate隻適用於電影,並且專注於約會。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龍網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53.33M
下載
雲幣網交易所蘋果app
其它軟件14.25MB
下載
幣u交易所鏈接
其它軟件150.34M
下載
唯客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59.95MB
下載
比特港交易所app官網
其它軟件223.86MB
下載
gdax數字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app官方
其它軟件288.1 MB
下載
中幣交易網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虛擬幣交易app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抹茶交易所官網蘋果
其它軟件30.58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