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外話: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多轉載,最近粉絲增長匱乏裹足不前兩個多月,急需更多的可見度。先表示感謝。
上回我們說到微軟在經曆2000年的鼎盛的軟件帝國以後,開始了一段漫長的下坡路。等到2009年的時候,雖然看起來依然是隻老虎,其實已經頗有日薄西山的感覺,所謂生死存亡莫過於此。
而微軟生死存亡的本質問題,則在其consumer市場的發展模式裏。那種幾年一個版本發行,軟硬件聯合讓大家升級的方式,讓微軟賺夠了錢。但是凡事皆有圓滿的時候,軟件亦然,從50分到70分容易。如果軟件已經站上了95分,下一個版本如何開發?
這種後勁不足的開發和盈利模式,在經曆了其成長期,成熟期以後,必然會進入衰弱期。加之微軟從未有第三個盈利之路,足矣媲美Windows和Office。一係列的決策失誤和錯失再錯失,加上這種開發和盈利模式臨近衰退期,原本盛極一時的軟件帝國,也就走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
4
為創新而創新
在微軟的所有部門裏,曾經最強勢的當屬Windows,而最睿智的則可能是Office。Office曆來是微軟出傑出領導人和管理者的地方。當然所謂傑出也得看是和誰比。
我想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Office這個軟件有著和Windows差不多長的曆史。Office最初是給Mac做的,後來才開始做Windows的版本。再後來Windows的版本越來越大,但是Mac的組一直在。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微軟一度是除蘋果以外全球第二大Mac軟件開發廠商,靠的,就是Office for Mac。
倘若你在Office工作過,看過源代碼,就應該知道這些程序曆史太悠久。所以Office裏麵有專門的OS層,OS層上麵的隻能調用自己的API,不能直接調用Windows的API,因為有可能會有Mac版本的實現。
Office2007推出的時候,最為重要賣點是一個叫做Fluent UI的東西,也就是後世被稱為Ribbon的東西。Office的菜單自Office95和97以後就沒有什麼大變化了。2007年用Ribbon取代菜單,這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可能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但是至少在當年,無數多人恨死了微軟,各種調查都表明Ribbon是個爛東西,學習周期長,不適應等等。
我想簡單分析一下我個人的看法。首先微軟從來都不是以UI見長的公司。倘若推出Ribbon的是蘋果,那我多半相信這是個好東西。以微軟一貫的黑曆史,從來都不會做UI的公司突然英明神武的開始做UI並且做得很牛逼,恐怕和天上掉餡餅沒區別。
另外一個方麵,Office到2007的時候,其實是一個很成熟的產品了,而且大把賺錢啊。在一個很成熟的產品市場裏大把賺錢的情況下,強推一個Ribbon的東西,背後的舉動到底是為什麼?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一下。
5
不成功的嚐試
有人說,和Windows相比,Office才代表了微軟對軟件開發認識的最高水平。這話我認同。Windows畢竟是一款操作係統,其有著和其他應用軟件截然不同的需求。而Office則是一款從家庭用戶到企業級市場都需要的應用軟件。好的應用軟件需要支持方方麵麵的東西。做好了,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
Office和Windows比起來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Office團隊發布的東西,相對來說非常的求穩。從這個團隊一貫的曆史來看,其實並未出現過任何讓人大跌眼鏡的舉措。也許不一定多驚豔,但是一定很穩當。
Ribbon的出現,其實是比較反Office傳統風格的。退一萬步講,當初其實也不是大數據思維的年代,談不上Data Driven Decision。所以這個決定其實是腦袋拍出來的。硬推Ribbon的那個女人,後來在微軟Windows部門節節高升。當然Office的人跑去Windows,這個故事是另外一個八卦,Vista失敗,Windows Org被清洗,讓Office的人占領了,領頭的,是另外一個Steve--Steve Sinofsky。這個人一度被認為是接替Ballmer的下一任CEO,但是據說他跑去和Ballmer說了一句你下台讓我來幹吧,然後他自己就下台了。
在我看來,Ribbon之所以會出現,其實是Office遇到了創新危機。Office這個很平穩的軟件,在新的版本裏麵,無法做出耳目一新的東西了。而如果不能做出耳目一新的東西,那就沒辦法兜售新版本給用戶。沒辦法兜售新版本給用戶,就沒有錢賺了。這個邏輯其實非常的簡單。Windows在XP時代就已經遇到了。Office在2007年也必須創新了。
創新的結果我們看到了,Ribbon放出來的時候一片片的反對聲。很多人都罵微軟倒行逆施。而且最開始的時候Office四套件裏麵的Outlook並未趕上工期,Outlook其實是2010年才升級到Ribbon的。不管怎麼樣,有了Ribbon就有了強製大家升級的可能。而讓Ribbon像早年的菜單一樣穩定下來,又需要很多年。這就為Office後續的新版本升級和收錢打開了道路。的確這一搞又是兩三個新版本。
但是我們必須說這次嚐試依然是失敗的。因為它依然沒有解決微軟的盈利模式裏麵最為本質的問題。為了能夠賺到同樣多乃至更多的錢,每三年就必須release一個新版本。新版本要足夠的好,才能夠讓人去買。這個打怪升級模式,是會越來越難的。一定要為創新而創新,也無法擺脫這個怪圈。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做無可做,錢沒得賺,公司走下坡路。一旦現金牛都不能擠出現金了,微軟就該關門了。當公司的兩大最重要的部門Windows和Office都遇到同樣問題的時候,作為微軟最高領導人的Steve Ballmer應該也不但是知情而且是著急的。Ribbon的引入,隻是微軟為了延緩這個過程的發生,強製利用了自己壟斷地位的優勢,硬推了一次為創新而創新的舉動。這種舉動,在微軟鼎盛時期當然可以做,不代表可以還可以再。2017年的微軟如果再來一次這種創新,那離自尋死路也不遠了。
6
來自noise的啟示
Noise是Bill Gates采訪時候說的五個公司Netscape,Oracle,IBM,Sun,EMC。這個采訪在2000年微軟如日中天的時候。大家來猜一猜,那個年代裏第一大的軟件公司是微軟,第二大的軟件公司是誰?
第二大的軟件公司,不是Noise裏麵任何一家。它是Adobe。那個年代裏Adobe有無數的軟件,各個紅極一時。可能有人不能理解Adobe的強大,想象一下pdf文件格式的普適性,PS這個表示修圖的詞的來源Photoshop,以及那個曾經占據了互聯網幾乎所有視頻相關的東西的Flash。這些都出自Adobe。它和微軟的盈利模式很像,都是做Consumer市場的。就是幾年出一個軟件然後賣賣賣。每次撈一票大的。而所謂的Noise們,尤其是企業級軟件的Oracle在那個年代過得並不是那麼的如意。
我想最大的原因在於consumer市場的軟件相對通用簡單,買的人還多。單價貴利潤高。企業級市場的軟件非常的複雜,而且需要很多定製。市場上的企業級軟體提供商從IBM到Oracle到SAP背後都有無數的Consulting公司活躍。Oracle數據庫又無數的參數給人定製。所謂一千個人心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萬個廠商裏跑著一萬個定製的Oracle數據庫和SAP的ERP軟件。企業級軟件的開發和實施都非常的昂貴,在2000年之前這門生意遠沒有消費者身上賺錢容易。
但是企業級軟件市場有一點非常的不同,那就是收費模式。Oracle到今天的收費模式還是按年按CPU來收錢的。其他大大小小的企業級軟件也都是這樣的,比如說SAP, 比如說SAS, 比如說Matlab。等到規模上去以後,企業級軟件市場就是坐地收錢,年年有錢。這些企業之所以願意開發後續的版本,不是因為要出新版本賣錢,而是出於其他產品競爭的壓力。然而不可否認,穩定現金流。這個模式做大了,比微軟的模式要越來越牛逼。
Steve Ballmer是微軟第一個真正重視企業級市場的領導人,在他的帶領下微軟的企業級市場從小到大,很多產品比如說SharePoint,lync之類的雖然名聲不顯,但是大把賺錢。他對企業級軟件市場的理解肯定比很多人都深刻。他對Consumer市場的消亡比誰都清楚。這就是為什麼在2011年的員工大會上,他歇斯裏地的說這個市場要消亡了。至於企業級市場的收錢方式,一種穩定的盈利方式,不需要為創新而創新,卻入印鈔機一般的不斷產生利潤,更是他一直希望的。
但是微軟是很難做到這樣的。這阻力來自於兩方麵。一方麵是內部的文化,三年一次大開發,關係到很多人的利益,升級等等。其次是微軟的企業級軟件其實更像是消費者用的,定製化要求很低,中間商不多也不賺錢。當然有例外,比如說微軟有個產品叫Dynamics,這東西定製化程度就非常的高了。但是畢竟小眾。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微軟長期以來把軟件和硬件當做消費品賣。一台機器,裏麵裝了硬件,還有軟件,出錢以後都屬於你了。這就是微軟Adobe這些公司宣傳的模式。Adobe公司的興衰又是一長段曆史,就不在這裏展開了。但是它起碼告訴我們一點,這個軟件入商品的收費模式會涸澤而漁,這是必然的結果。大家都習慣了買的模式,要變成企業級市場那樣交租的模式,不是想變就能變的。這應該是Steve Ballmer很多年來的困擾。盡管在2009年的時候,他似乎已經看到了出路。那需要感謝一個活雷鋒:Google.
2009年的時候Steve Ballmer讓當時微軟Server and Tools的部門開始全力投入雲計算,遇到了一個口頭上說yes實際上陽奉陰違的President。兩年後他忍無可忍的開了這個元老,換上了Satya。有關這段故事,我們下回分解。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zbg交易所官方ios
其它軟件96.60MB
下載
拉菲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ceo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45.59MB
下載
zbg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ada幣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okb交易所app蘋果ios版
其它軟件273.24MB
下載
topcoin交易所
其它軟件163.85M
下載
滿幣交易所app最新版
其它軟件21.91MB
下載
滿幣網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21.91MB
下載
歐聯交易平台app
其它軟件38.13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