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014年VR\AR市場興起之後,手勢識別技術進入了大家的視野,國內外的初創公司和科技大佬都在手勢交互上展開了行動:2013年,手勢識別初創公司Leap Motion在Youtube發布了一段產品視頻,引發了無數科技愛好者的追捧;同年,蘋果收購了以色列公司Prime Sense;2015年初,微軟發布了Hololens頭顯,其中的手勢交互設計令人驚豔……
實際上,手勢識別技術的曆史並不短暫,其可以簡單分為二維手勢識別和三維手勢識別,VR\AR設備中主要采用的是三維手勢識別技術,帶有三維信息的手勢識別不論是輕度交互還是重度交互都能增強VR環境中的沉浸感和真實感。
今年,市場分析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發表報告稱,至2024年,“手勢識別和無觸碰感知”市場將達到340億美元。
從目前的市場狀況來看,國內外的手勢識別市場規模並不大,大多數公司都處於產品化、市場化的早期階段,有些初創公司還處於技術研發階段。除了技術原因之外,更重要的一個因素是手勢識別還未找到合適的、能夠支撐其爆發的應用場景。
在應用領域上,手勢識別經曆了一個發展階段,早期Leap Motion以PC為主攻方向,但是並沒有取代鍵盤鼠標,依靠龐大的電腦產業做大市場。現在,手勢識別正處於一個拓荒期,VR\AR、智能家居、汽車係統、自動化係統這幾個領域是大家都在嚐試的方向。值得一提的是,VR\AR這一新興行業為手勢識別技術帶來了希望,但是由於VR\AR設備還未在消費端普及,極具依附性的手勢識別也未能實現一定量級的大規模出貨。
從技術角度來說,手勢識別的硬件基礎是深度攝像頭,目前國內外廠商主要采用的是結構光、雙目成像和TOF(光飛時間)三種技術方案。其中,結構光的典型代表是Prime Sense的Kinect一代,雙目成像則是Leap Motion和uSens,而被索尼收購的比利時公司Softkinetic Systems SA則是TOF技術的代表。
整體來看,國內外的手勢識別公司並不多,但勢頭發展良好。87君一共找到了10家有公開報道資料的公司,其中,大部分是成立不久的創業公司,融資上處於A輪階段,也有兩家相對成熟的公司完成了C輪融資,另外,還有兩家已被大公司收購的公司,分別是被蘋果收購的Prime Sense,被索尼收購的Softkinetic Systems SA。但是,近兩年國內外都有新的手勢識別公司成立,比如2015年成立的瑞典公司Mano Motion、2016年成立的國內公司極魚科技。
相較而言,國外的手勢識別公司成立較早,大家熟知的Leap Motion成立於2010年,另外,兩家以色列公司EyeSight Technologies、Prime Sense早在2005年就成立了。由於成立較早,在技術和應用上都處於相對成熟的階段,比如說EyeSight,已經在智能家居、汽車駕駛、VR頭顯等領域進行了廣泛的合作。
國內的手勢識別技術公司都在2010年之後成立,數量也不多,87君找到了4家公司,都已經推出了成型的產品,處於市場化階段。這4家公司的商業應用主要都集中在VR\AR行業,尤其是移動端設備,其中淩感科技接下來看中的是車載係統,但還處於探索階段。
手勢識別交互方式的優勢非常明顯:識別人的自然手勢,學習成本低,使用門檻低;識別多種手勢,自然使用雙手,靈活性強。但是,其也存在魯棒性差、缺乏反饋、追蹤範圍有限、操作易疲勞等問題。如何開拓這個百億市場,還需要技術、公司、資本等各方麵的不懈努力與探索。
國外:
1、美國初創公司Leap Motion
2010年成立於舊金山的Leap Motion算得上手勢識別領域的明星公司,該公司在2013年初發布了同名的體感控製器,一年之後引進中國,在京東上以688元的價格開售。2016年,Leap Motion對其Orion軟件進行了多次升級,最後刷新率為120HZ,延遲為4ms,視場角為180°x180°。
Leap Motion早期的應用方向是PC和Mac,後來轉向到VR\AR設備,去年5月,其和暴風魔鏡達成技術合作;8月份推出和Oculus Rift合作的基座;今年2月又與高通達成合作,將其手勢交互接入高通驍龍835移動平台。
今年7月,Leap Motion完成了摩根大通私募股權基金領投的5000萬美元C輪融資,並將在上海開設首個海外辦公室,打算加強和中日韓VR企業的合作。
2、以色列初創公司EyeSight Technologies
2005年12月成立的EyeSight Technologies公司總部設在以色列,已經在美國、北京、香港、日本開設了全球辦事處,是一家較為成熟的公司,去年該公司完成了2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投資方為中國的光啟資本。
2017年初,EyeSight Technologies對第二代Singlecue手勢識別技術進行了更新。借助Singlecue Gen 2可以控製家裏的各種電子設備,包括電視、恒溫器、聲音係統、照明係統和媒體播放係統。該公司拓展了豐富的應用領域,能為智能家居、汽車駕駛係統、VR頭顯等提供解決方案,實現無觸點交互。目前,中興、聯想、東芝、飛利浦等公司產品已經使用eyeSight技術。
3、以色列公司Prime Sense
2005年成立的以色列公司Prime Sense就是那家被蘋果以3.6億美元收購的公司。Prime Sense在2006年研發出了自家的3D 傳感器,並在 2009 年和微軟Kinect進行合作,成功掀起了“體感遊戲”大潮。2013年被收購後的Prime Sense 給蘋果帶來的最直接幫助便是智能電視方麵的交互改進。
4、比利時公司Softkinetic Systems SA
Softkinetic Systems SA是比利時一家專注於TOF技術的廠商,2007年成立,2015年被索尼收購,收購是為了強化VR設備 Project Morpheus。SoftKinetic的DepthSense技術解決方案包括深度傳感器、手部追蹤中間件(ReachVR開發工具包)和交互樣本。SoftKinetic曾為Oculus Rift做出定製化的手部追蹤套件。
5、美國初創公司Chirp Mircosystems
2013年成立於美國的Chirp Mircosystems還處於早期的技術研發階段,其手勢識別技術不是利用光和攝像頭,而是超聲波。該技術源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戴維斯分校的伯克利傳感器和致動器中心。今年3月,該公司推出了基於微機電係統(MEMS)的飛行時間(ToF)傳感器,能夠實現1mm精度的超聲波ToF手勢識別,其應用方向主要是移動VR。
6、瑞典初創公司Mano Motion
Mano Motion成立於2015年,位於瑞典,同樣是一家處於技術研發階段的初創公司。今年6月,Mano Motion正式開放旗下3D手勢識別開發者套件SDK,此前該公司與客戶是一對一的合作模式。該公司的3D實時手勢識別技術能通過標準2D攝像頭識別和追蹤27自由度(DOF)的手部運動。
國內
1、淩感科技(uSens)
淩感科技2013年成立於矽穀,2014年之後陸續在杭州、深圳、北京開設了辦公室。淩感科技采用的是雙目紅外攝像頭方案,去年正式發布了手勢識別產品Fingo,並在今年7月進行了優化,重點解決了手部遮擋時的識別效果問題。該公司的手勢識別產品主要用於VR\AR領域,已經和Pico、大朋等頭顯廠商合作過,接下來,其重要方向是車載係統。
淩感科技的創始團隊是三位在人機交互和計算機視覺領域有多年研究的高知海歸,現在整個團隊擴展到了70人,80%都是技術人員。目前淩感科技在準備A+輪融資,其累計融資近2億元,上一輪是2016年6月複星昆仲資本領投的2000 萬美元 A 輪融資。
2、鋒時互動
2011年,鋒時互動成立於天津,2014年在北京、深圳開設了分公司。公司在2016年6月獲得如山資本、上汽創投等數千萬人民幣 A 輪投資。旗下產品為微動手感控製器 Vidoo Primary,2015年實現了量產。2017年CES Asia展會上,微動Vidoo進行了升級,擁有6dof定位、120°視場角、10ms延遲,能識別16種靜態手勢和14種動態手勢。
3、英梅吉科技(IMG科技)
英梅吉科技成立於2014年,曾嚐試過VR硬件和虛擬試衣,一年多之後調整方向到手勢交互領域。2015年,英美吉完成了數千萬元 Pre-A 輪融資。
該公司在2016年正式推出手勢交互識別係統Hand CV及手勢識別SDK,開放給所有硬件、軟件等應用開發商。Hand CV是基於單目攝像頭(手機、平板、PC等),通過軟件算法來實現手勢識別的,具有16個自由度,能識別7種手勢,定位於基於手機的移動VR領域。
4、極魚科技(ThisVR)
極魚科技2016年成立於北京,公司主要成員曾在奇虎360負責研發、生產、運營360智能攝像機。極魚科技采用的是TOF技術方案,其第三代TOF深度模組今年3月份開始量產,第一批將推出5000台商用版本和開發者版本。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比特牛交易所官網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26.64MB
下載
火bi交易所
其它軟件175MB
下載
比特兒交易平台app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歐意交易所官網安卓版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歐意app官網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bitcoke交易所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比特兒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幣咖交易所官網
其它軟件86.26MB
下載
bafeex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8.5MB
下載
必勝交易所
其它軟件52.2 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