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到Windows Phone的字眼,是一個微涼的午後,秋風帶著窗外和煦的陽光灑向室內,匆匆關掉了不擅長的遊戲,一條有關微軟的RSS映入眼簾。那時的我,還是諾基亞與塞班的擁躉,雖說對於新生的Android保持著好奇,但Milestone粗製劣造的做工和緩慢的觸控體驗實在難以讓我對它的未來提起興趣。
我就像如今的學生黨那樣,手裏攥著積攢了一個假期的零花錢,覺著買到了心愛的手機,就有了全世界,而現在看來尚還稚嫩的心裏,滿滿地被諾基亞N8所占據。而Windows Phone就隻是可以被忽略的“新聞”罷了。

可命運從來都會和我們開一些玩笑,比如在隨後的一年時間裏,囊中空空的我沒有買到心心念念的N8,也和想要買的HTC Desire HD失之交臂,意外用上了代號為“Schubert”的HTC HD7,這是我的第一款Windows Phone手機,也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一晃眼7年過去,代表著Windows Phone的Joe Belfiore無奈發推,宣布微軟將不會再為Windows的手機業務提供新的硬件以及功能,這意味著微軟最終沒有逃過7年之癢,將Windows係列手機永遠定格在2017年末的秋天。
“好景不會每日常在,天梯不可隻往上爬”,這是謝安琪《喜帖街》的歌詞,卻也貼切這個故事中讀出苦澀的回味——畢竟最好的時光過去了,我們終究要麵對現實。

美好暢想的Windows Phone,曾有著最現代化的理念
2010年登場的Windows Phone作為Windows Mobile的後續版本,在推出之始,微軟就提出了三大設想:世界性的切換動畫、流暢的直覺式交互和排除無用幹擾的高速信息流傳遞,而這三大設想無疑在7.0版本中全部得以體現。
首先是世界性的切換動畫和流暢的直覺式交互,在Windows Phone橫空出世的2010年末和2011年初,Windows Phone在高通8250單核處理器的帶動下,流暢的滑動和幀數足夠的動畫足夠讓當時處於遠古時期的Android眾機感到驚歎。事實上還不僅僅如此,Windows Phone平台早期的流暢也體現在一些細節的交互處理上,比如點按按鈕的按壓回饋、輸入鍵盤點擊時係統發出的聲響反饋都頗有劃時代的意義。

Windows Phone本身也以信息流傳遞為核心,作為這一設想的體現,微軟將Metro擺在了UI設計的主要地位。Metro設計首先出現於微軟Kin係列手機以及Zune播放器,其風格采用大量大字體的Titie,以信息本身為主題,微軟認為這種風格的主體應該體現“光滑、快和現代”等元素。這也致使Windows Phone本身的風格化與主流的iOS、Android完全不同。


這一設計的有點在於統一以及低廉的學習成本,微軟希望信息在Windows Phone中通過Metro界麵能夠簡潔清晰、快速的、並以內容為主的方式進行展現。以此為基礎,微軟在第一個版本中設計了People、Music&Video;、Picture、Games、Marketplace和Office六個不同的組件,這些組件以全景視圖的方式在平麵上水平切換,它首次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圖,在水平方向上擴展內容到屏幕之外,來展現不同的控件、數據和服務,就好像把它們排布在一張橫軸的畫卷上。通過這一係列規範,早期Windows Phone的應用程序不僅在UI上取得了統一,更在交互上以滑動做到了一致,用戶在使用符合Metro規範的應用時幾乎不在需要花費過多的學習成本,統一的Application Bar幾乎已經完成了直覺式交互的目的。

但這僅僅是係統層麵 WP的配套服務處處體現著倉促
雖然有著完整的UI設計理念,但Windows Phone7.0版本登場之時,卻並沒有讓大多數用戶感到滿意,在係統以外的各方麵,處處體現著微軟的倉促。首先,在編寫Windows Phone7.0版本的初期,微軟即便仍然使用CE為核心,但卻廢除了Windows Mobile的大量代碼,這導致Windows Phone與Windows Mobile的應用無法通用,在APP呈現爆炸式增長的2010-2011年,號稱十萬應用程序無所不能的APP Store已經成為iPhone的殺手鐧,穀歌旗下的應用商店也已經初出茅廬,而Windows Phone本身卻要從頭開始。

其次,微軟為了安全考量,也沒有開放應用的文件讀寫,傳輸音樂、圖片以及視頻隻能依靠緩慢的Zune客戶端,這本身就為新用戶設立了一道不小的門檻,要知道,作為Zune播放器連接傳輸的客戶端,Zune在最初並沒有提供完整的手機文件管理功能,因此各種報錯的錯誤代碼就成為了老用戶最常見到的故障。直到Windows Phone8.0開啟MTP連接功能,Zune客戶端壽終正寢為止,它的連接管理功能都不能算好用。

然而這些問題和下一個相比,卻都不算是太大的問題。Windows Phone 7.0初期版本僅提供了英文語言的支持,反而成為了用戶使用的最大障礙,除了不支持係統不支持中文語言顯示外,Windows Phone7.0也沒有提供第三方輸入法接口,這意味著用戶本身無法切換中文輸入法鍵盤。因此,在早期的Windows Phone的中文應用中,都存有內置中文輸入鍵盤的作法,隻有這樣才能讓國內用戶正常用上應用。

而直到2011年下半年代號Mango的Windows Phone7.5推送後,這一問題才真正得到解決。但此時,用戶卻發現,缺乏原生代碼編寫的Windows Phone無法令第三方應用保持穩定的流暢度,卡頓的感覺幾乎出現在每一個第三方應用,這與流暢至極的係統表現,形成諷刺的對比。

最好的版本Windows Phone8登場 但它卻是滿手鮮血
隨著時間過去,時間進入2012年,得益於諾基亞的青睞,此時國內用戶對於Windows Phone關注度逐步升溫,因而當6月新版本公布時,國內微軟生態的開發者一麵倒的表示了興趣。

現在回望來看,配合Windows 8的推出,Windows Phone8相較7.0以及7.5版本的確有諸多改進,首先它的內核由Windows CE變為了與Windows同步的NT6.2,這為未來通用應用的登場打下了技術。基於相同的UI設計語言,Windows Phone 8提供了VB、C、C++、C#、XAML以及HTML5等語言開發的支持,開發者本身隻需要改動很少的細節,即可將Windows的應用移植至手機。

其次,Windows Phone8.0版本還首次對多核心CPU提供了支持,手機分辨率的標準也提升至WVGA、WXGA和720P,這使得Windows Phone硬件落後的情況成為了曆史,自此之後,搭載Snapdragon S4的Lumia 920以及高通驍龍800的Lumia 1520成為了WP曆史上的經典,它們的硬件水準也與行業保持了近乎相同的水準。同時,它也提供了呼聲較高的USB連接模式,整體應用的流暢度也有了較大的提升。
但在Windows Phone8.0的背後,卻是老用戶的一片哀鴻,由於內核的改變,因此此前熱門的Lumia800、HTC Mozart等設備都無法正常升級至Windows Phone8.0,針對這些產品,微軟隻推送了象征性的7.8版本作為補償,但它僅僅是裝載有新桌麵的7.5而已,可以說Windows Phone8.0的推出,幾乎是踩在了老用戶血淋淋的屍體上,才一步步的走到了前台。

外界的意興闌珊 微軟的固步自封 最終讓WP在小眾的泥潭中無法自拔
2013年,微軟宣布以8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諾基亞智能手機業務,幾乎是在同一時間,Windows Phone取得了誕生以來最好的市場表現,得益於諾基亞Lumia家族在歐洲市場的積累,Windows Phone在美洲市場一度迫近6%,而歐洲更是奪得10%的市場,可這樣的熱潮並沒有真正為Windows Phone業務帶來起色。
回頭來看Windows Phone本身的銷售結構,的確滿滿的隱憂。在諾基亞所售出的千萬銷量中,低價產品占領了主流,Lumia 520/521開始出現在各大領域,這是一款定位入門的Lumia產品,在發售後,擁有低廉售價的Lumia520在穀歌的搜索量迅速超過旗艦Lumia 920,而根據AdDuplex公布的調查數據,Lumia 520在最鼎盛的時期,占據了Windows Phone8平台27%的份額,在所有Windows Phone也有20%的占有率。而與之相對的,卻是Lumia高端產品的遇冷。

低價用戶本身對價格敏感,卻很難真正產生對於係統和體驗的依賴,因此當2014年Android千元機浪潮開啟後,Lumia的銷量開始出現雪崩式的下滑,而隨後出場的Lumia 620、630等產品也難以重現Lumia520/521的盛況。

與此同時,微軟內部也正經曆著對於Windows Phone存在意義的討論,期間涉及的人員波動,以及數位Windows Phone團隊成員的出走,都對WP的發展造成了影響。這樣混亂的局麵直至2014年Satya Nadella上台後,才得到了緩解,而這位以雲業務起家的印度裔CEO明顯不滿意老鮑爾默那富有激情的一套,在外界看來,清理沒有盈利能力的業務將會是他上任後的第一步,而Windows Phone鐵定將會出現在名單中。
很難說究竟是哪個問題造成了Windows Phone當前的局麵,隻能說,在2014年之後,整個Windows Phone進入了一個難以挽回的惡性循環。雖然微軟團隊仍然極力說服應用平台推出適用於WP平台的應用,但麵對著數以億計的Android以及iOS用戶,WP的確很難成為行業的首選,這意味著Windows Phone本身仍舊遭遇著第三方應用的缺失,而持續的應用缺失又將遭遇普通用戶的叛逃,用戶的流失則成為開發者拒絕為WP開發應用的理由。

因此,總結來看,Windows Phone本身就像是一群狂熱的微軟團隊,本著出色理念卻固執怪癖搭建的危牆,而應用開發者、媒體和用戶,以及對手們卻成為了強大的推手,伴隨著微軟自己一把將牆推下,最終結果隻能是轟然倒塌。
但仔細想來,這真不是一個令人感到憂傷的故事,因為現在我們真的也不再需要Android和iOS以外的手機係統了。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龍網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53.33M
下載
雲幣網交易所蘋果app
其它軟件14.25MB
下載
幣u交易所鏈接
其它軟件150.34M
下載
唯客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59.95MB
下載
比特港交易所app官網
其它軟件223.86MB
下載
gdax數字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app官方
其它軟件288.1 MB
下載
中幣交易網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虛擬幣交易app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抹茶交易所官網蘋果
其它軟件30.58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