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Kinect是一款影響深遠的產品,現在它已經正式停產了。科技作者Mark Wilson認為,雖然產品已死,不過Kinect的影響仍然存在,核心技術會繼續生存下去,被其它產品使用。
Kinect正式停產。最開始時,Kinect是為Xbox 360開發的,自2010年推出以來,微軟的“分水嶺深度”(watershed depth)攝像頭和語音識別麥克風已經賣了3500萬套。現在微軟不再生產了,零售商清空庫存就再也不會賣了。未來,Xbox客戶仍然可以使用Kinect,至於微軟會不會繼續支持開發者工具,現在還不知道。幾天前,Kincet創造者Alexa Kipman、Xbox設備營銷總經理Matthew Lapsen在接受采訪時證實了這一消息。
許多以來,微軟已經慢慢忽略Kinect,Xbox團隊重新將目光聚焦傳統遊戲,與PS4抗衡,而不是繼續將實驗性技術拓展到娛樂版塊。作為獨立產品Kinect雖然已經告別市場,但是它的核心傳感器並沒有死亡。微軟將Kinect v4(很快就是v5)裝進AR頭盔HoloLens,而且HoloLens正是Kipman開發的。不隻如此,Kinect專家團隊還開發了許多重要技術,比如Cortana語音助手、Windows Hello生物麵部ID係統、還有一套環境感知用戶界麵(微軟認為未來是GGV的天下,也就是凝視、手勢、語音係統,新界麵正是為這樣的未來準備的)。
2010年微軟推出Kinect,花了5億美元宣傳。Kinect用不可見的紅外點構建一個迪斯科球,然後在光球內繪製房間,將房間映射到3D空間,這樣就可以追蹤用戶的身體動作了。Kinect看起來完美,它可以讓用戶離開沙發。係統支持語音命令,當你叫一聲“Xbox On”時,它就會打開Xbox One遊戲機。
當時,我曾與一些記者搶先試用Kinect,許多人認為它是微軟開發的任天堂Wii殺手,不過我卻認為Kinect的野心遠不止這麼一點點。微軟想消除人體與人機界麵之間的界線,目前的鍵盤、鼠標、觸摸屏都有限製,微軟想解除限製。
當時我在文章中說:“微軟Kinect非常特殊,它與我使用過的軟件、硬件套件完全不同。Kinect可以根據用戶調整匹配。我並沒有向Kinect學習,而是Kinect向我學習……我從沒想到過計算機居然可以理解我,了解得如此深刻,就像有血有肉的人一樣。”
在隨後的幾年裏,除了iPhone,在硬件市場Kinect可以說是最有影響力(至少可以說是最有先見之明)的產品,這樣說並不誇張。按照微軟的說法,從技術上講,它是第一款內置機器學習技術的消費級設備。從功能上看,後來有許多產品模仿Kinect。2010年,蘋果推出Siri語音助手,它抄襲了Kinect語音控製功能,穀歌推出了3D追蹤係統Project Tango。
在智能手機市場,視覺和語音係統已經無處不在,它正在朝著家庭滲透。Amazon Echo將語音助手帶到我祖父母的客廳,不久前亞馬遜還推出了Echo Show,它為Alexa添加了攝像頭。Nest Cam也應該感謝Kinect,因為Kinect首當其衝,招來許多批評,人們擔心它會為“隱私入侵”打開新的大門,這個罪名被Kinect背上。
Kipman談到消費者隱私問題時說:“你一點一滴贏得信任,但是失去時卻是一堆一堆失去的。2010年Kinect使用了新技術,贏得許多信任。任何壞事,不論是多是少,都會讓你失去大堆的信任。”讓Xbox消費者遠離的不是信任、也不是隱私,而是變化多端的粉絲群,如果他們認為技術的創新是以犧牲樂趣作為代價的,他們就會改變態度,進而導致消費者流失。
發明家VS消費者
當我報道說Kinect將會停產時,Golan Levin嚇了一跳,他是卡內基梅隆大學Studio for Creative Inquiry的主管。Golan Levin掌管一個實驗室,和許多實驗室一樣,他們在項目中使用Kinect,比如實驗藝術(experimental art)項目,開發下一代UI原型。對於研究社區來說,Kinect是一個重要工具。
Golan Levin措辭嚴謹,他繼續說:“你知道,我們都要關注資本效應。如果產品不能賺到錢,微軟真的應該支持嗎?不要抱有這樣的期待。開發一個工具,居然被許多不同的應用使用,它無處不在,成為創意實驗、文化發展、二次創新的重要平台,影響許多領域,但它無法為核心業務提供幫助,聽起來真讓人傷心。”
他還說:“有人做出決定,認為賣的Kinect遊戲不夠多,真是遺憾。”在某種程度上看這樣的說法是正確的。
為什麼Kinect沒有在市場上大獲成功?“玩家”可能是原因之一。雖然Kinect設備有一些功能缺陷,比如有延遲,有時無法聽清用戶說什麼,但是作為Xbox 360附件它很快就造成巨大影響。可惜360並沒有出現真正出色的遊戲。Kiect沒有大作,也就是投資1億美元的遊戲,比如《使命召喚》、《俠盜獵車手》。
無奈之下,微軟隻好製定一套切合實際的計劃。為什麼微軟這樣做?它希望開發者向Kinect遊戲投入大量精力是值得的,希望他們加倍下注,將Kinect捆綁到每一台Xbox One。這樣就可以建立一個龐大的市場。微軟設計Xbox One時留下一部分RAM和處理器計算力,一直保留,專門給Kinect使用,換言之,遊戲開發者無法調用這些資源。
Xbox One推出時,微軟說它是一台客廳電腦,可以控製遊戲、機頂盒,某一天甚至還可以控製整個家庭,它要將語音命令與手勢控製帶給每一個人。在創新UI方麵,索尼完美反擊,在戰略上勝取。Xbox One發布之後隻有3周,索尼CEO Jack Tretton在E3遊戲展發表演講,他說索尼會“關注遊戲者想要的東西”。怎麼做啊?例如,索尼不會對係統資源進行限製,PS4開發者可以使用所有資源。
Tretton當時的講話還觸及Xbox One的另一個問題,他承諾索尼是一家將玩家放在第一位的公司,索尼將PS4的價格下調。在Reddit留言板上,這種宣言到處流傳,一些核心遊戲玩家將它當成戰鬥口號。幾年之後,PS4的銷量遠超Xbox One,銷量比是2比1。微軟也將Xbox One價格下調,從芯片中釋放更大的計算力,不再捆綁Kinect,解放專用係統資源。購買Xbox時可以不買Kinect,對於Kinect遊戲開發者來說市場不再可靠。
Lapsen說:“推出Xbox One時,我們希望有了Kinect能獲得最佳體驗。這是我們推出Xbox One的目標。和所有新發布的產品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持續監控,不斷學習,不斷調整。”然而從Xbox的目標來看,微軟似乎更關心多邊形性能,而不是新的人機界麵模式。所以微軟決定將人力資源劃給其它產品。
Levin與其它一些研究人員相當推崇Kinect的“forward-looking”(向前看)技術。Levin說:“Kinect告訴我們你可以使用便宜的深度攝像頭,這是一個重要信號。有幾千個應用使用深度感知技術,Kinect深度攝像頭為這些應用提供支持。”他還認為,正是因為有了Kinect硬件,才會有Faceshift這樣的公司出現。用3D技術追蹤人臉,作為生物識別安全係統,這條路很光明,最終蘋果收購了Faceshift,用麵部識別替代指紋。為了發揮技術的優勢,蘋果更進一步,將Kinect核心技術植入iPhone X,2013年蘋果收購了PrimeSense,這是一家以色列公司,它開發3D追蹤技術,微軟獲得技術授權,用在Kinect設備中。
Levin繼續解釋說:“Kinect帶來無窮的可能性,麵部識別隻是其中之一。例如,它會對計算機研究、機器人研究、交互媒體藝術造成巨大影響,交互媒體藝術是我研究的領域。“Levin的一些學生用Kinect拍攝點畫3D紀錄片,後來又擴大技術的應用範圍,用它製作互動影片,在紐約地鐵車廂內播放。Levin還說,除了獨立的Kinect,市場上還有其它深度感知攝像頭。Levin稱,一些博物館放置Kinect互動藝術品,用於展覽,它們也許會跑到eBay買一些備用設備。
Kinect進化
對於玩家和研究人員來說,Kinect可能已經走到了盡頭,但它不會徹底消失。大企業的開發工作一般不會由單個產品的命運決定。微軟的一些關鍵技術(比如Cortana)是由Kinect派生的,除此之外,Kinect還是一個重要的傳感器平台,公司會繼續投資。
我與Alex Kipman在Skype上聊天,他拿出一些白板,介紹自己過去10年的生活,2007年開發Kinect,近年又開發了HoloLens。
Kipman說:“我們會研究眼前的問題,使用技術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們說:‘看,如果我們向這些技術投入更多時間,兩條路就會有一條漸漸清晰。第一條路,我們繼續投入更多時間,以機器的方式與機器互動,研究屏幕之後的技術,第二條路,我們訓練機器,讓它在我們的世界和模擬世界擁有更好的互動能力,教會它們如何共存。”
“作為人類,我們選擇第二條路。”
某一天,計算機可能會真正理解人類存在,為了便於理解,Kipman用“3X3網格”解釋自己的觀點。在X軸上,有輸入、輸出和觸覺;在Y軸上,有人、環境和對象。後麵的方格比前麵的難很多。追蹤人體很難?很難。追蹤環境呢?要識別所有細微差異比追蹤人難10倍。追蹤對象呢?要追蹤環境中對象的所有紋理與差異又有多難?比追蹤人難100倍。
Kipman說他們關注最簡單的方塊,也就是解決“1X1方格”的問題——人類輸入問題。Kipman的意思就是讓計算機理解手勢與語音。
隨著時間的推移,Kinect越來越出色。最開始時係統可視角度隻有50度,後來變成80度,再到120度,HoloLens安裝的V4傳感器可視角度就是120度。還有一點很重要,它的能耗越來越低,從50W降到25W,現在隻有1.5W。
因為Kinect穩步改進,所以微軟可以將Kinect裝進小設備,讓用戶穿戴。Kipman說他們已經知道如何解決1X1方格的問題,現在要更進一步了。2015年,微軟展示HoloLens,它解決的是“10X10”問題:環境輸出。什麼意思?就是說HoloLens不隻可以看到人,還能看到空間。它可以識別空間,允許用戶將信息輸出到空間,用全息方式拖放對象。
Kipman說:“這就是HoloLens前進的方向。除了要理解人類輸入,還要從輸出角度理解人。現在我們可以將光子放進人眼,讓人眼看到全息圖。我們還可以讓對象漂浮。它的體驗完全不同,與我們將對象釘在真實世界完全不同。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理解環境。”
接下來怎麼做?隨著HoloLens研發工作的深入,Kinect傳感器必須更好。微軟說,還未發布的V5版Kinect能耗不到1.5W,相比第一代Kinect能耗效率提高了50倍。有了AI技術的幫助,微軟可以繼續解決更難的問題:對象觸覺(Object haptic)。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它就像是《星際迷航》電影中的Holodeck。我們不隻可以操縱光子,還可以操縱物質。這種技術穀歌與MIT媒體實驗室已經演示過,數字與對象融為一體。
Kipman解釋說:“將表格填滿,讓它更普及更流行,遠景在這裏,我們會保持耐心,我個人也會用餘生用來解決此問題,這就是我們的追求。我們要用技術武裝人,讓技術的使用更加人性化。”
(本文由36氪編譯組授權發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編輯:郝鵬程)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鏈一交易所
其它軟件94.15MB
下載
易付幣交易所官網安卓版
其它軟件108.01M
下載
芝麻交易所官網蘋果手機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幣王交易所app蘋果
其它軟件47.98MB
下載
吉事辦app官方最新版
生活實用45.4M
下載
猿題庫最新版
辦公學習102.77M
下載
芝麻交易所gate
其它軟件268MB
下載
抹茶交易app
其它軟件31.45MB
下載
芝麻交易所最新版本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one數字貨幣交易所5.1.9最新版
其它軟件49.33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