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 | 李喆
撰寫 | 李喆
近年,北美市場出現了5000家提供營銷技術(MarTech)的廠商,這股風潮迅速傳遞到國內市場,出現了一係列潛力標杆公司,致趣百川就是其中之一。
與其他創業公司不同,致趣百川SCRM營銷自動化是由國內領先的數字營銷公司時趣互動孵化,2016年9月開始獨立運作,在服務客群上與時趣互動有著較大差異,主要麵向B2B廠商和高客單價的B2C廠商。
因為脫胎於時趣互動,致趣百川最初以社交營銷作為切入點,重點關注分享這個環節,通過跟蹤用戶行為以及配置適合的激勵提升,提升營銷效率。
致趣百川CEO何潤認為,國內企業客戶不會像國外廠商那樣選擇很多種營銷工具,更加需要一站式營銷平台,能夠覆蓋營銷的每一個環節。同時,這樣做有助於形成營銷閉環,可以根據反饋不斷調整模型,提升整個營銷工具的效率。
因此,致趣百川對產品進行升級,建立起圍繞內容、獲客、線索孵化、銷售跟進四部分在內的平台級產品。
通過這樣一套流程,以手機號/OPENID/郵箱等為標識,將通過關鍵詞、微信公眾號、直播等線上方式與會議、門店、一物一碼等線下方式獲取的客戶進行去重歸一,跟蹤用戶的完整行為,並對這一係列行為打分,評估線索是否成熟,進而推給銷售人員。
致趣百川目前重點服務IT軟件、醫藥化工等B2B客戶,金融、教育、汽車等B2C客戶,微軟、SAP、萊茵科技等大型企業都已成為致趣百川的客戶。
近期,愛分析對致趣百川CEO何潤進行訪談,他對致趣百川的業務模式、目標客群、公司戰略,以及整個數字營銷未來趨勢、市場空間的判斷,做出係統的闡述,現將部分內容分享。
業務與戰略
愛分析:營銷包含的內容非常多,要提供標準化產品,最開始是將哪些部分標準化的?
何潤:最早我們是基於微信的MP做了很多封裝接口的工作,我們做了很多標簽、分組的體係,定製了不少會員積分體係的項目。
1.0的時候,我們將SCRM裏分享這個點放大,因為它是社交的一個屬性,尤其在微信上。整個分享的數據跟蹤都是比較完善,所以我們就把分享帶來各種各樣行為,就這個事情比較體係化的做。
舉個例子,因為大中型企業它自己都有些資源,員工、渠道、合作夥伴,甚至它的客戶都可以被激勵起來,在社交平台上給企業帶來更多的流量。當然,前提是有好的內容,把內容轉發出去,這條線都可以監測出來。
其實,1.0我們將SCRM縮小到一個點,但是為什麼這些用戶會去轉發,其實背後是因為有內容,我們有內容的標準工具。然後,我們會基於用戶帶來的效果給他們激勵,激勵可以紅包、積分。有些企業甚至是會拿著這個積分去給他們銷售發提成。
愛分析:分享這個點,會有哪些核心工具?
何潤:首先是整個的數據監測,其次,我們把角色分成兩個,員工和客戶,兩者的分享會不太一樣,因此要做分享角色的管理。再次,基於效果我們會有一個激勵體係,傳播的效果跟激勵掛鉤的配置。最後是激勵的兌現,就是激勵積分可以用來換哪些商品。
愛分析:產品到2.0階段主要是在哪些方麵的增強?
何潤:2.0階段,我們其實就逐漸的瞄準了一類客戶,或者說是兩類客戶。一類是B2B客戶,像微軟、SAP、萊茵科技等;另一類是B 2大C,客單價比較高,像金融、汽車、教育、房地產等。
這兩類客戶共同點就是它們的流量很貴,獲客成本高。另一個很重要特征就是它們的客戶的購買決策流程很長,光從某一處的廣告其實很難影響最終的效果。
所以從1.0到2.0很重要的一個變化,基本上從社交一個點,變成了全渠道,拓展到好多的渠道,包括線上、線下。
因為我們在1.0的時候客戶的很多KPI其實就是PV、UV、粉絲數,但我們認為這個離客戶商業結果還是有些遠。所以,2.0其實更關心銷售線索,已經不止是粉絲、PV、UV,而是注冊數,以及市場認為成熟的線索。
愛分析:這樣一來會增加很多工具,2.0產品主要包含哪些產品?
何潤:我們把2.0分成四部分,我們喜歡比喻為致趣百川的魚池養魚論。
第一,魚餌製作,我們把內容抽象出來。1.0主要都是自己的平台做內容,2.0接了一些外部的平台,一方麵我們的客戶可以降低使用門檻,另外一方麵我們成為友商的渠道。
第二,放魚竿/撒網,是獲客環節,怎麼去產生需求。1.0主要是通過社交產生需求,也就是全員營銷、一物一碼、線下門店對接等,2.0加上了線下會議和線上直播的全流程管理,這是很多B2B公司的需求,對他們來說,辦會是剛需。
還有就是移動CMS,因為我們的客戶多數是B2B和B2大C,所以它們基本上都會有內容,這個內容的形式會比較多樣化,已經不局限於H5、圖文,包括之前提到的會議和直播,還有一些以PPT形式存在,包括演講稿、白皮書等。所以,我們的第三個場景就會把內容分類、打好標簽,放到移動端。
其他的場景是更像國外營銷自動化公司,做好一個landing page(登陸頁)投到各個渠道上,直接把表格數據集成進來,比如官網、社交廣告投放、EDM等這些我們都支持。
經曆這兩個環節,企業會獲取很多銷售線索。但對於B端客戶和大C客戶來說,不會這麼快下單,還會到官網、微信、線下活動等了解。因此,我們會以手機號為唯一標準,把同一個客戶在不同渠道的行為整合到一起。
第三,捕魚/收網,目前是基於全渠道行為去打分,我們去評估這個線索是否成熟。對這個線索進行一個打分,然後打完分數之後呢就是我們可以去評估這個線索,如果足夠成熟,我們可以把數據導到他們的CRM係統。如果客戶沒有CRM,我們自己會提供一個輕量型CRM,總之要看到銷售線索最終流轉的結果,形成閉環。
第四,飼養/育苗,是最後一個環節,對於線索成熟度沒有那麼高的潛在客戶,我們會讓它進入到第四個環節,叫線索孵化。
愛分析:數據采集目前主要是通過哪些方式?
何潤:我們認為數據分兩類,一類是以前很多基於cookie和IP的數據,這是之前DMP比較關注的地方。我們的目標客戶,不會像快銷品這樣基於IP、cookie數據進行投放。
另一類是第一方數據,我們的客戶其實會更多地使用很多第一方、以ID為組件的數據,不止是線上那些數據,會有很多線下數據。客戶更加關心帶唯一標識的數據,這種數據特別有價值。
愛分析:給客戶打分目前主要是行為數據,會考慮增加其他數據?
何潤:現在是個動態數據,每天更新一次。未來會加入一些靜態數據。
愛分析:下一步是如何考慮的?
何潤:我們自己大概掃了一下B2B和B2大C在國外的發展路徑,分成這幾個階段。
1.0是以Salesforce為代表,做SFA,把pipeline管理起來。2.0就是pipeline之前的事情,我們用一個詞總結叫pre-pipeline,代表公司有Oracle的Eloqua、Marketo、Hubspot,提供營銷自動化工具,然後整合周圍的工具。
3.0其實是以Demandbase為代表,1.0和2.0形成閉環了,因此可以做一些預測的事情,2.0是自動化,而3.0則是智能化。2.0還是需要人來做修正,但3.0則通過數據來自動訓練這個模型。
愛分析:會考慮做SEM或者幫客戶做一些廣告投放?
何潤:我們現在會去接廣告投放的入口,·但是我們還沒有去看到底哪些關鍵詞進來,轉化率更高,表格數據已經接進來,未來我們會幫客戶管理關鍵詞。
對於代投放這個事情,還是會比較謹慎,可能相當長一段時間不會去替我們客戶去做這個事情,那我們會通過工具去幫助他們做。
愛分析:這個工具是指?類似DMP?
何潤:在第二個和第三個環節之間,其實我們就有一個第一方DMP,不同渠道的數據都留存下來。以前的DSP更多是外部的數據,但第三方數據到底靠不靠譜,代投放公司其實不確定。
對我們服務的這些品牌而言,我們首先把它花出去的錢管起來,然後我們再去接一些外部的數據,一起指導投放。
運營與財務
愛分析:這些工具是給甲方直接用還是會給到4A公司?
何潤:目前服務的大部分客戶是直接甲方,也有少量4A公司的客戶。未來將給很多4A公司使用,因為本身我們自己不做服務,就是提供工具。我們是希望能夠有更多合作夥伴加入進來,一起使用這套工具。
愛分析:目前具體服務形式是賣License?
何潤:按年收費,現在按數據量收費,也就是管理多少個線索去收費,線索定義就是手機號或郵箱等。可以拆開不同功能去購買,我們建議打包一個整體價格收費。
愛分析:現在更多是SaaS方式還是本地部署?
何潤:更多的是SaaS模式,部分客戶需要本地部署,我們也支持。
愛分析:現在具體會涉及到哪些行業?
何潤:B2B我們肯定是一個特別強有力的競爭者,全球三大軟件公司,兩個是我們的客戶。B2大C我們重點在做教育和金融。
B2B隻要不是純線上的都會是我們的客戶,軟件IT類,醫藥化工等傳統行業。
愛分析:總共服務多少家客戶?
何潤:130多家大中型客戶。
愛分析:這裏麵指的大C一般客單價在多少?
何潤:單次購買的客單價上萬。
愛分析:這兩類客戶在服務過程中存在哪些差異?
何潤:B2大C一方麵它需要以線索來去管理,另外一方麵,用戶身上稍微有一些小C的影子,需要做一些忠誠度管理、會員積分體係。但B2B這個領域就不存在這種積分體係管理。核心是看最終買單的客戶,到底會受哪些因素影響。
愛分析:致趣百川現在團隊規模是?
何潤:我們現在有四十人左右。有將近一半是產品研發,剩下的話,有四五個市場,直銷有個五六個人,剩下就是客戶成功。
愛分析:客戶成功主要包含哪些內容?主要是售後?
何潤:其實我們認為做SaaS的話,客戶成功最重要。客戶成功本身也有三個層次,客服是第一個層次,第二是讓客戶具備使用的條件,第三是讓客戶用出效果來。客戶成功最終目標是續約以及客戶出來幫你背書。
行業與市場
愛分析:從1.0到3.0主要難點是在對客戶場景的理解?技術、產品本身是否存在門檻?
何潤:我覺得理解客戶場景是比較難的,因為客戶本身也分好多類,頭部、大型、中型、小微等。小微客戶是比較難用起來的,中型客戶可能不會有那麼多數據,要做一些谘詢業務幫他落地。
另一方麵,我認為這個產品本身是有門檻的,不用說3.0的技術上的一些問題,2.0本身難處,我大概總結了有三點。
第一是一站式服務,因為營銷太複雜,國外有5000家公司,平均一個企業的市場部會用91個工具。但在國內不要指望客戶能在這麼多供應商來回切換,所以一站式要把外部集成的複雜度整合到工具裏,越來越會變成PaaS。
第二個門檻是我們服務的客戶不是小微企業,中大型企業會提出很多需求,怎麼把這些需求能夠標準化,這是個門檻。
第三個是穩定性,做軟件穩定性一直很重要。
愛分析:營銷SaaS最近這段時間興起的原因是什麼?
何潤:最核心的問題還是流量紅利的問題。B2B和B2大C的特點就在於,以前做生意投百度就可以賺很多錢,根本就不需要精耕細作。但從16年客戶會發現,原來投放方式轉化率越來越低。
當然這隻是例子,光靠投廣告已經不行了,投廣告本身是個很簡單的事情。越往上就需要關心工具、關心內容、營銷機製,要從這些方麵下功夫。
還有,從我們這一側,其實市場IT化是整個企業IT化最難的部分,市場人離IT最遠的,讓市場這些人懂IT非常難,近幾年市場IT化越來越高,開始去做內容,而不隻是硬廣,會使用一些工具。
愛分析:致趣百川主要切的是客戶營銷預算,一個企業客戶的營銷預算會包括哪些部分?
何潤:其實就是六個字:內容、媒介、機製。機製分為工具和套路,如果隻是個工具,我們切的是這部分預算,但我們的工具在賣給客戶時,本來就會隨同賣出這個工具在這個行業的最佳獲客及轉化的套路,幫助客戶盡可能降低內容生產的成本,更好的管理全媒介渠道的獲客及營銷ROI監控。
這也是為何我們的Agency合作夥伴願意跟我們合作的原因,因為買了我們的一套工具,他們可以基於此提供給客戶一整套數字營銷全案。
愛分析:趨勢上看,未來哪部分會增長比較快?
何潤:還是要分行業,整體來說,Adtech在投放方麵的預算會逐步碰到瓶頸,整個預算分配會從Adtech向Martech轉移。
從這三部分來看,我覺得媒介肯定會碰到瓶頸,內容和機製上占比會更多。背後原因是這個預算越來越會以效果為導向。
愛分析:去除人力成本,客戶在營銷側預算會占到整個銷售額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何潤:10-20%之間算是行業極優秀水平,但不少客戶目前遭遇的營銷瓶頸使得這個成本已經上漲到了快50%,這也是為何獲客轉化越來被重視的原因。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vvbtc交易所最新app
其它軟件31.69MB
下載
星幣交易所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95.74MB
下載
zg交易所安卓版app
其它軟件41.99MB
下載
比特幣交易app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福音交易所蘋果app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鏈易交易所官網版
其它軟件72.70MB
下載
抹茶交易所官網app
其它軟件137MB
下載
抹茶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137MB
下載
中安交易所官網
其它軟件58.84MB
下載
熱幣全球交易所app蘋果
其它軟件38.33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