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於台灣舉辦的2017 微軟 AI DAY大會上表示,人工智能發展必須建構在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和HI (Human Intelligence)相互搭配的基礎上,人工智能其實隻是協助人類更有效率完成任務工具,發展目的並不是為了要取代人類,目前在能力上也完全不可能取代人類,認為社會大眾對人工智能發展將造成的工作與就業衝擊可不必過度解讀。
微軟主張人工智能發展必須結合HI,人工智能其實無法取代人類
微軟於2017年11月23日在台灣首度舉辦2017 微軟 AI DAY,分享微軟在人工智能投入上的六大承諾、三大研發麵向,以及十二項產業應用情境。整場而言,微軟將重點聚焦於人工智能平台布局,以及產品和解決方案如何協助企業解決痛點。其中,在人工智能平台布局方麵,微軟目前已提供超過30個智慧API,並擁有來自60個國家且超過56萬名開發使用者。
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也於2017 微軟 AI DAY大會上表示,人工智能發展必須建構在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和HI (Human Intelligence)相互搭配的基礎上,現在的人工智能發展目的並不是為了要取代人類,在技術能力上要達到取代人類境界也仍然非常遙遠,現在人工智能技術能做到的其實隻是輔助人類完成任務或進行決策,隻會成為協助人類更有效率完成任務的工具,因此認為社會大眾對人工智能發展將造成的工作與就業衝擊不必過度解讀。
像是程序撰寫,雖然現在有些研究單位已經宣稱其開發的人工智能技術可以自己寫Code,但事實上現在要讓人工智能自己依據不同問題撰寫合適的算法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這方麵現在仍必須仰賴人類針對「新問題」進行判別並撰寫合適的算法,隻仰賴機器無法完成。
總體而言,HI在現在人工智能發展中仍將扮演重要角色,包含idea發想和算法設計,都需要仰賴人類的智慧才能完成,因此目前人工智能發展主要是將「計算」部分交給最擅長的機器來完成,不可能真的取代人類。
人工智能無法取代人類?是協助還是取代可能是僅有一線之隔
雖然現況就如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所言,人工智能至今其實無法取代人類,僅能與人類共同協作完成任務。但就拓墣觀點而言,「無法完全取代人類」與「無法取代人類的工作」兩者間仍然存在極大差異。
因為不論是文書處理、客戶服務或是司機等,都是現在許多民眾正在從事的工作內容,即使人工智能僅能扮演一種「工具」角色,無法進行決策,但在發展過程中仍可能大量取代較低階的員工工作,造成大量失業,因此即使人工智能發展能夠成為高階技術從業人員與企業主的好幫手,拓墣認為此一現況與說法其實並無法完全否認人工智能發展對就業結構可能產生的衝擊。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bafeex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8.5MB
下載
必勝交易所
其它軟件52.2 MB
下載
聚幣交易所app官網安卓
其它軟件175.44M
下載
比特交易所app安卓
其它軟件223.86MB
下載
交易所app蘋果官網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zb交易所蘋果app官網
其它軟件57.91MB
下載
抹茶交易所appios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幣贏交易所app最新版蘋果版
其它軟件32.88MB
下載
zg交易所app官網蘋果版本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貨幣交易所app官方蘋果版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