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軟亞洲研究院
導語:人才戰爭!在中國AI市場掀起腥風血雨!微軟的頂尖人才更是受到互聯網各大巨頭追捧!不惜天價重金和股權,可謂一將難求!而從微軟走出來的頂尖人才,幾乎撐起了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的“半壁江山”。
本文將介紹這十大頂尖人才!
一、陸奇
畢業院校:畢業於複旦大學和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擁有計算機博士學位。
在微軟職務:微軟副總裁
去向:百度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主要成就:
先後工作於IBM和雅虎,擔任雅虎高級副總裁職位。
2007年,陸奇加入微軟,負責微軟互聯網業務,親手打造了微軟必應搜索引擎。主管微軟的應用和服務部門,負責過Office、Office 365、Skype、Bing、Yammer等諸多業務的研發。
二、俞棟
畢業院校: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和印第安那大學伯明頓分校獲得碩士學位,並在愛達荷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在微軟職務:微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去向:騰訊西雅圖AI研究院的總負責人
注:騰訊 AI Lab 是騰訊 2016年4月成立的人工智能實驗室。目前機構當時已經有 30 多位研究科學家,絕大多數擁有博士學曆及以上且都有海外研究經曆。近期擴大至50餘位科學家,200 多名 AI 應用工程師團隊的規模。
目前 AILab 的研究科學家中既有來自於微軟、IBM、Facebook等公司的業界精英,也有從世界最頂級學府引進的人才,其中包括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康奈爾、麻省理工、哥倫比亞大學等名校。
主要成就:
語音識別和深度學習方向的資深專家。
在2002年加入微軟語音研究組。
目前是IEEE的高級會員、ACM和ISCA會員,擔任《IEEE transactions on audio, speech, and language processing》編輯,主要研究方向涉及語音處理、語音識別的魯棒性、口語對話係統、機器學習和模式識別等。
出版了兩本專著,發表了160多篇論文,論文他引超過10000次,H-Index 46。是60項專利的發明人及深度學習開源軟件CNTK的發起人和主要作者之一。
曾獲2013年IEEE信號處理協會最佳論文獎。
三、李開複
畢業院校:在1983年從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科學係畢業,1988年獲得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係博士。
在微軟職務:微軟亞洲研究院首任院長
去向:創新工場創始人
主要成就:
1990年到1996年,在美國蘋果電腦公司曆任語音組經理、多媒體實驗室主任、互動多媒體部全球副總裁等職位。
1996年到1998年,在美國矽穀圖形公司SGI電腦公司擔任互聯網部門副總裁兼總經理、Cosmo軟件公司總裁,負責多平台、互聯網三維圖形和多媒體軟件的研發工作。
1998年,加盟微軟,並在中國創建並領導微軟中國研究院,2000年擔任微軟全球副總裁。負責研發各種先進的技術和服務使得人機界麵更加簡便和自然。該部門負責開發的技術和產品包括語音、自然語言、全新的搜索和在線服務等技術。
2002年,李開複獲選為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的會士(Fellow)。
2005年7月19日,出任Google全球副總裁和大中華區總裁。
2009年9月7日,李創辦創新工場,實現一種新的天使投資和創新產品的整合。
四、張亞勤
畢業院校:在中科大取得電子工程學學士和碩士學位,1989年獲得華盛頓大學電子工程學博士學位。
在微軟職務: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
去向:百度總裁
主要成就:
1997年被授予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協會院士(IEEE Fellow)稱號
2003年創建了微軟亞洲工程院(ATC)。
2004年晉升微軟公司全球副總裁。
2006年,他創立了微軟亞太研發集團。
加盟微軟之前,曾在美國 Sarnoff公司工作,負責數碼影像、多媒體信息係統的研發工作。加盟Sarnoff之前,在美國GTE 實驗室任高級研究員。
五、王堅
畢業院校:在浙江大學獲得心理係學士和博士學位
在微軟職務: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去向:阿裏巴巴CTO
主要成就:
在1999年加入微軟亞洲研究院之前,王堅博士曾為浙江大學心理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浙江大學工業心理學國家專業實驗室主任。
曾任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負責用戶界麵、機器學習、大規模數據處理等研究及北京adCenter實驗室。曾負責研究與數據驅動軟件相關的關鍵技術和係統(包括SQM及Watson的數據架構及分析),微軟廣告平台的相關技術及無縫個人計算。其主持發明的數字墨水技術被應用在TabletPC、Windows等產品中。
六、李世鵬
畢業院校:在1988和1991分別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無線電係學士和碩士學位。他於1996年獲得美國賓州Lehigh大學的電機係博士學位。
在微軟職務: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
去向:硬蛋科技CTO
主要成就:
從1996年10月至1999年5月,在美國Sarnoff公司(前身為David Sarnoff研究中心及RCA實驗室)多媒體技術實驗室任研究員。
1999年5月加入微軟亞洲研究院,曾擔任副院長、首席研究員及多媒體計算組主任研究員。同時負責協調微軟亞洲研究院多媒體領域的研究工作。他的研究興趣為信號與圖像處理、媒體內容分析、圖像與視頻編碼、高清電視技術、多媒體在無線與網絡上的通信與在線播放技術、可伸縮媒體編碼技術、應用層網絡技術、數字版權管理、無線通信與網絡、P2P網絡技術、新媒體格式及係統、多媒體廣告技術、數字醫療及用戶意向挖掘等。
2011年當選IEEE fellow。
七、趙峰
畢業院校: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並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得電機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在微軟職務: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去向:海爾集團CTO
主要成就:
曾在位於矽穀的施樂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擔任首席科學家工作。
在加入微軟亞洲研究院之前,趙博士是微軟總部雷德蒙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員,負責網絡嵌入式計算組。領導開發了微軟研究院傳感器塵粒、微型網絡服務、SenseWeb和SensorMap、數據中心基因組、焦耳計量器以及GAMPS數據壓縮。 借助多項研發的技術,微軟數據中心被譽為全球儀表化與監控最為密集的雲計算基礎架構。
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院士(IEEE Fellow)。
八、馬維英
畢業院校:1990年畢業於台灣國立清華大學電氣工程係。1994年和1997年分別獲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UCSB)電氣和計算機工程係碩士和博士學位。
在微軟職務: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去向:今日頭條副總裁,管理今日頭條人工智能實驗室
注:頭條實驗室宗旨在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研究,讓算法更好地理解文字、圖片、視頻、環境場景和用戶興趣,從而促進人類信息與知識交流的效率和深度。
實驗室目前研究領域為機器學習、自然語言理解、計算機視覺、人機交互與機器人等方向,聚集了國內外名校(卡耐基梅隆、加州伯克利、中科院等)畢業的科學家以及在擁有多年一線機器學習應用開發經驗的工程師團隊,在廣告推薦、文本理解、圖像視頻識別等方麵建立了獨特技術優勢。
主要成就:
1997年到2001年在惠普實驗室工作,從事多媒體自適應傳輸和移動因特網的分布式多媒體服務係統的研究。
2001年4月加入微軟亞洲研究院,擔任網絡搜索和挖掘組的主任研究員,領導在信息檢索、互聯網搜索技術、數據挖掘,多媒體管理和移動信息瀏覽方麵的研究。開發的互聯網圖像檢索係統Netra被其他研究人員廣泛引用,並且被認為是最具代表性的圖像檢索係統之一。
九、何愷明
畢業院校:曾是廣東省總分狀元。2007年清華大學畢業,2011年香港中文大學博士畢業。
在微軟職務:微軟亞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員
去向:Facebook AI研究員
主要成就:
在微軟工作期間所在的團隊,使用深度殘餘學習技術,用深達152層的神經網絡,在2015年的imagenet 競賽中獲得第一名,識別錯誤率低達 3.56%。
自從將卷積神經網絡引入了目標檢測領域後,從rcnn到fast-rcnn,然後到end-to-end的faster-rcnn,除了yolo一枝獨秀外,基本壟斷了整個目標檢測領域;而何愷明的resnet基本成了整個圖像分類算法的巔峰。
學術新秀!
十、孫劍
畢業院校:在西安交大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
在微軟職務:微軟亞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去向:Face++首席科學家
注:Face++研究院的主要聚焦在 4 個核心研究課題上(圖像分類、物體檢測、語義分割、和序列學習)。
主要成就:
2010年入選世界青年科技創新家。
2015年12月10日,在ImageNet 計算機識別挑戰賽中,由首席研究員孫劍帶領的微軟亞洲研究院視覺計算組,通過152層神經網絡的應用,以絕對優勢獲得圖像分類、物體定位以及物體檢測全部三個主要項目的冠軍。
和何愷明關係密切!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虛擬幣交易app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抹茶交易所官網蘋果
其它軟件30.58MB
下載
歐交易所官網版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uniswap交易所蘋果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中安交易所2024官網
其它軟件58.84MB
下載
熱幣全球交易所app邀請碼
其它軟件175.43 MB
下載
比特幣交易網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雷盾交易所app最新版
其它軟件28.18M
下載
火比特交易平台安卓版官網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中安交易所官網
其它軟件58.84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