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問題:為什麼 MacBook 和 SurfaceBook 2 不用大一點的適配器
因為功率大=體積大,體積大=又重又醜。那麼做出選擇就很簡單了,假設你是 MacBook Pro 和 SurfaceBook 的 PM, 在做用戶需求分析的時候,是便攜輕薄設計簡約優先呢?還是性能功率優先呢? 想都不用想,自然是好看第一。因為 MacBook 和 Surface 兩條產品線很重要的特質就是「優秀的工業設計」,怎麼可能為了一個90%以上時間不會有需求的峰值功率,選擇一個碩大無比的厚重電源來成為汙點。

這個問題還是用這句話解決:永遠不要拿傻大黑粗遊戲本用戶的視角去看其他產品。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其他筆記本電腦的大功率電源可以做到更輕更小? 首先確定是不是:XPS 15 和 Aero15 的電源雖然輕,但是並沒有更小,它們的體積要比 MacBook 和 Surface 更大。要講清楚原因就必須說到電源適配器的原理了,簡單的來講: 限製電源功率大小最大的因素就是散熱,因為平均功率越大,就需要更大的變壓器,想要增大變壓器,那麼繞組的導電麵積要麼增大,要麼器件的散熱量需要增大,否則變壓器和其他器件的溫度會過高。

順帶提一句,一般電源保護溫度在 142°C,超過就會 Shutdown, 而溫度降低到 75°C 時會重新恢複。同時通常在設計電源時通過的標準是 PCB 板平均溫度 100°C 以下(據我了解商務定位的產品和輕薄定位產品都會把這個溫度再往下定),因為再高就會影響 IC, 變壓器和 PCB 板的壽命了,更重要的是溫度再高的話,電源適配器表麵的溫度會直接燙傷人類。

適配器:無風冷密閉適配器中、環境溫度為+50 °C,敞開式:開放的通風條件下,環境溫度為+50 °C 說回繞組和器件的散熱量,因為筆記本電源散熱方式不出意外都是一種:被動散熱。而影響被動散熱效率的因素主要就是表麵積,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同一個電源 IC 在不同散熱條件下,差距可以達到幾倍。

另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電源的平均效率,效率越高,浪費能量就越少,發熱也就越小,那麼 MacBook 和 Surface 係列的電源平均效率怎麼樣呢?這裏我沒有具體測試過,不過因為它們都是符合超過能源之星和 EuP Tier 2 要求的,也就是說平均效率遠超於 83%,基本都在 90% 左右甚至更多了。 那麼在同樣的效率下,90W 電源和 180W 電源的需求表麵積和需求體積差距有多大呢?功率相差一倍,理論需求表麵積差距一倍,但是體積差了 2.85 倍,當然上邊這個用的是正方體,現實中沒有電源適配器會做成正方形,所以實際上差距沒有這麼大。

不過無論如何,效率近似時,功率大一倍,體積可遠遠不是大一倍那麼簡單,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看起來功率隻小了一點點的適配器,體積卻差了那麼多。 均值不等式解釋了同樣表麵積情況下,正方體體積大於長方體 所以上邊這條又解釋了為什麼適配器都會盡量做扁,是因為越扁就可以在同樣體積下得到更大的表麵積用來散熱。 至於在外接適配器功率不足的時候用電池供電,也是一個很常見的做法,現代筆記本電腦上的電源管理早就可以做到了,給任何一個品牌這幾年的產品連上一個功率稍低的適配器,在滿載的時候都會切換電池供電,因為電池是不能同時存在充電/放電這個狀態的(除非你有多個電池),在外部適配器功率不足時,電源 IC 就會暫停充電保護適配器。

所以呢,還是 MacBook 和 Surface 的兩條產品線產品太少,以後產品多了適配器可以共用,想要高功率的自己再買一個就好了,ThinkPad DELL HP 哪個不是從 45W 便攜到幾百 W 的電源都有,當然統一 Type-C 之後就無所謂了,不同品牌都通用,我現在就用 X1 Carbon 的電源給 Moto Z 充電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鏈一交易所
其它軟件94.15MB
下載
易付幣交易所官網安卓版
其它軟件108.01M
下載
芝麻交易所官網蘋果手機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幣王交易所app蘋果
其它軟件47.98MB
下載
吉事辦app官方最新版
生活實用45.4M
下載
猿題庫最新版
辦公學習102.77M
下載
芝麻交易所gate
其它軟件268MB
下載
抹茶交易app
其它軟件31.45MB
下載
芝麻交易所最新版本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one數字貨幣交易所5.1.9最新版
其它軟件49.33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