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一家科技公司的CEO應該有足夠的野心、非常強勢。但這些特點在微軟現任CEO薩提亞・納德拉身上都不存在。
2014年2月4日,微軟迎來了成立40年曆史上的第三位CEO,46歲的性格溫和的薩提亞・納德拉。事實上,薩提亞並不是這家全世界知名的科技公司CEO的熱門人選,比起PC時代的叱吒風雲,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微軟的日子過得並不太好。媒體普遍認為外部人士才能改變微軟麵臨的“創新者的窘境”。微軟CEO的熱門人選排名前三的依次是:福特汽車CEO艾倫・穆拉利,微軟所並購公司Skype的托尼・貝茨,甚至還有剛剛並購的諾基亞CEO史蒂芬・埃洛普也排在薩提亞前麵。
是什麼讓並不被看好的薩提亞脫穎而出?在新書《刷新》中,薩提亞首次披露了微軟遴選CEO的幕後細節。

刷新
重新發現商業與未來
薩提亞・納德拉 / 著
楊洋 / 譯
中信出版集團
不取悅比爾・蓋茨和任何人
在微軟,每一位具備CEO候選資格的人,都會被要求將自己的想法寫成備忘錄提交董事會,類似於一種麵試。
作為一個微軟“老人”,在提交董事會的備忘錄中,薩提亞談到了自己在微軟20多年的工作經曆,也談到了即將離任的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鮑爾默。
薩提亞認為,史蒂夫・鮑爾默是一位充滿激情的領導者、銷售員和市場營銷者,而比爾・蓋茨是一位在技術領域有著遠見卓識的領導者,通過廣泛的閱讀和“思考周”讓微軟領先於眾多心懷嫉妒的競爭者。“他們兩人結成了曆史上最著名的商業夥伴關係之一。作為計算的先驅,他們讓微軟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然而,這位即將離任的CEO給薩提亞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他對薩提亞的叮囑:“他鼓勵我要做自己。換句話說,不要設法取悅比爾・蓋茨或其他任何人。要大膽,要正確。”
在提交給董事會的備忘錄中,薩提亞提出的一個重要觀點打動了董事會成員:呼籲推動“微軟的重生”。他提出的解決方案是:重新開始,要刷新瀏覽器加載一個新頁麵,即微軟曆史上的另一頁。這需要擁抱更廣泛的計算和環境智能。他預言,未來人類將會與包括設備和感官在內的各種經驗進行互動。所有這些經驗都將由雲中的智能驅動,由數據產生端點的智能驅動,由與人互動端點的智能驅動。但這種重生,隻有在將組織文化置於首要位置,並在公司內外建立起信心的情況下才能實現。“如果繼續靠著我們過去的成功生存,那是非常容易的事。我們就像是國王,即便現在這個王國已經處於危險之中。我們可以抱著這棵搖錢樹,獲取短期回報,但隻要不忘初心,堅持創新,我認為我們是可以建立起長期價值的。”
很多人認為,一家科技公司的CEO應該有足夠的野心。事實上,在麵試過程中,一名董事會成員給薩提亞建議:“如果你想成為首席執行官,必須清楚地表達你的渴望和企圖心。”薩提亞鮑爾默交流過這個問題。鮑爾默笑著說了句:“現在改變太遲了”。薩提亞根本就沒有那種個人野心。
作為一名在微軟工作了25年的工程師和領導者,在公司尋找新的首席執行官的過程中,薩提亞的內心更多的是一種“雲淡風輕”的感覺。即便有傳言稱某人將接替鮑爾默,他基本上也不會理會。在家中,他和妻子忙於照顧患有先天性腦癱的兒子。在工作中,他全力打造公司的高競爭力業務——微軟雲。他的態度是:“董事會會挑出最佳人選。如果這個人是我,那太好了;但我也同樣樂意為董事會所信任的人工作。”
“老好人”的逆襲
薩提亞是微軟的“老人”,他於1992年進入微軟,期間一直與聯合創始人蓋茨和微軟CEO鮑爾默緊密合作,並多次得到鮑爾默的支持和肯定。曆經比爾・蓋茨和鮑爾默兩任領導。
究竟是什麼,讓薩提亞成為擔此重任的不二人選?
比爾・蓋茨在《刷新》一書的序言中,這樣評價薩提亞:“他是一個謙遜、有遠見和務實的人。他既能針對策略提出有見地的問題,也能與核心工程師融洽相處。”微軟董事會也認為,薩提亞熟悉微軟內部的複雜環境,能比“空降兵”更快地推動新產品和業務發展。
在微軟20多年,薩提亞幾乎塑造了一個“老好人”形象。“幾乎沒人說他不好,對於一家公司的高級管理者來說,這非常罕見。”微軟印度業務前主管拉維・溫卡特桑說,“要做到這種級別,你肯定得非常強勢,但他卻很謙遜,謙遜得令人難以置信。”
微軟全球副總裁沈向洋與薩提亞認識超過10年,他分享了與薩提亞初次見麵的情景。2007年3月11日,薩提亞被公司任命為搜索及廣告平台業務部的資深副總裁。該部門是必應搜索的前身。同時沈向洋收到調任通知,搬回西雅圖總部。沈向洋對自己的這位素未謀麵的印度裔上司非常好奇,寫郵件申請與薩提亞見麵。薩提亞爽快地答應了,並且提出一起吃飯。沈向洋推薦去吃印度菜,但是薩提亞建議吃中餐。初次見麵的一個小細節給沈向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沈向洋認為,薩提亞具備一種神奇的能力,能將大家團結起來,激勵人們去做他們從未想象過的事情。
與對手握手言和
薩提亞接任CEO後,有分析師認為,他對於微軟太過了解,已經被同化,無法對微軟這台“臃腫的機器”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也無法帶來微軟需要的新鮮血液和思維動力。但作為老兵新官,薩提亞新官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刷新”公司的文化。
首先,保持同理心和成長型思維。要保持好奇心,以及用偉大技術滿足客戶未能表達的和未被滿足的需求。如果對客戶需求缺乏深刻洞見、缺乏同理心,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與客戶交流時,需要傾聽。這並非無意義的行動,因為這樣做可以準確預測客戶的喜好。這就是成長型思維。以初學者的心態去了解和學習客戶以及他們的業務,為客戶提供卓有成效的解決方案。要不斷從外界汲取知識,並將所學應用到工作中,同時不斷創新,給客戶帶去驚喜,並贏得他們的喜愛。
其次,積極尋求多元化和包容性。在每次會議上,不隻要聽,還要盡可能地讓其他人去講,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包容性會幫助我們清楚地認識到我們的偏見,並會幫助改變我們的行為,這樣才能夠發揮出彙聚微軟眾人的力量。我們不僅尊重差異,還尋求差異,更展開雙臂擁抱差異。因為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產生更好的創意、推出更好的產品,並且更好地服務我們的客戶。
最後,提出一個公司、一個微軟。創新和競爭並不尊重公司的組織邊界,所以必須學會打破這些壁壘。他認為,微軟是一個由許多個體組成的大家庭,有著共同的使命。這個使命並不是在組織的舒適區內工作,而是要跳出舒適區,竭力滿足客戶的需求。這對一些公司來說是自然而然的,比如那些一開始就擁抱開源思維的技術公司。某一團體創建代碼,創造知識產權,但同時又持開放態度,公司內外的其他團體可以檢查和改進這些代碼和知識產權。薩提亞告訴同事們,他們擁有的是客戶情境,而不是代碼。微軟的代碼可能也要如此,一方麵服務於小企業,另一方麵服務於公共部門客戶。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打破藩籬,精誠合作,在客戶麵前展現出作為整體的一個微軟。
薩提亞對微軟的戰略思路進行了較大的調整,讓微軟從一家軟件公司變成靠雲服務和移動業務賺錢的公司:Azure、企業產品和服務成為新的現金牛;過去按件計費銷售的軟件,很多都已經變成了基於雲的免費服務,比如 Windows10更新,比如移動端 Office 365 免費;而微軟開發和收購的幾款移動效率應用,比如 Outlook、Office 365等,也都成為了iOS和Android平台上最好用的效率工具。
不僅如此,微軟還開放了很多產品和技術,比如.NET 開源、Xamarin 開源、Visual Studio 支持 iOS 和 Android 開發等等。這讓新微軟變得更性感、更新潮,不少人都直呼:“微軟變酷了。”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原子幣交易所安卓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幣贏交易所app手機版安卓
其它軟件52.2 MB
下載
bitmart交易所官網app
其它軟件38.61MB
下載
比特交易所官網app
其它軟件57.63MB
下載
維克萊交易所app安卓
其它軟件81.97MB
下載
比特兒交易所app官網版安卓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mexc抹茶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137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官方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歐意交易平台app ios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歐意交易平台手機版蘋果版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