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股市跌跌不休,比特幣跳水,美股科技巨頭最新發布的四季度業績財報也不如預期,多家公司大幅虧損,難道一向強勁的美股公司都不行了嗎?】
文/ 姚心璐
美股暴跌,高台跳水,用一片淒慘來形容最近的全球資本市場,一點也不為過:1月26日道瓊斯指數達到高點後,一路下跌近2000點,本周一美股更是大跌超過1100點,創下史上最大單日跌幅。
受美股影響,恒生指數從1月29日開始,也從史上最高點持續下滑,MSCI、上證指數均持續下滑超過10天;甚至連比特幣,都從去年年底將近2萬美元的最高點,斷崖式下跌至一度破6000美元。
資本市場的恐懼猶存,公司的財報也似乎與暴跌相呼應,出現了不少異動。
《21CBR》記者梳理近一個月陸續公布的美股公司四季度業績報告發現,高盛季度虧損19.3億美元、瑞銀虧損22.2億瑞郎、穀歌虧損30億美元、微軟虧損63億美元、寶潔經曆下跌七成、IBM和Facebook業績不如預期……
一時間,仿佛災難重現。
不過,好在再細細分析來,情況可能沒有想象中的糟糕。
事實上,大量不如預期的四季報,並非因為業務下滑或是經營慘淡,而是受到去年年底美國稅改法案的影響,部分公司不得不在第四季的財務上,進行數值較大的會計調整,從而導致虧損。

很多人都知道,美國稅改法案的本意其實是降低公司和個人的多項稅率,給公司們減負、同時鼓勵公司將海外業務及累計利潤回流美國,以此來提高美國本土的經濟活力。
然而,長遠的甜頭還沒嚐到,短時間裏,各大公司卻要為曾經的海外利潤,先準備好一筆費用了。
那麼,到底降低稅率的新政,為何增加了公司的“負擔”?
這個其實要追溯解釋下企業海外留存利潤的問題,以微軟為例,他在中國開展了業務,並獲取相應利潤(包括資產和現金),在稅改前,如果將這些利潤彙回美國本土時,必須繳納35%的所得稅,因此通常情況下,企業會選擇將海外獲利留在當地,暫時不彙回美國;而稅改後,海外現金彙回美國的稅率被降低到了15.5%,目的之一就是鼓勵企業能將海外所得彙回美國國內。
看稅率的改變,當然是大大降低了企業稅負壓力,但新稅政同時也規定了,無論未來海外利潤是否彙回美國國內,或者既往利潤累計是否彙回,都要追溯統一繳納一次性稅費(說白了,以前的利潤沒繳的錢,要補上!)。
這一改動,使得海外持現比例較高的企業,都不得不在第四季度一次性計提一筆費用,而這筆稅費的數值基本上都遠高於單季度的利潤額,因此一些公司在計提該筆稅費之後,第四季度都宣告虧損。
除此之外,還有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等內容的調整,也使得企業的短期業績再添波動。
早在美國稅改法案通過之時,即有企業和相關分析師預告,將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出現大量企業單季度業績下滑現象;不過,從穀歌宣布虧損當日出現股價下跌8%,IBM下跌4%、寶潔下跌3%等現象來看,市場還沒對此做好心理準備。
從年初開始的美股財報季已經持續月餘,本文也整理了一些已公布財報的知名企業,希望可以看到排除稅改因素後的真實業績狀況。迄今為止,尚有包括特斯拉、Twitter等企業尚未公布四季報,但根據目前情況推斷,預計這些公司同樣會受到影響。

1.微軟、穀歌
作為科技業明星股的微軟和穀歌,四季度財報具有明顯的代表性。穀歌在稅改影響下,增添了一筆98.5億美元的所得稅準備金,季度業績宣告虧損30.2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正盈利53.33億美元。

微軟在美國境外持有現金超過1000億美元,此次稅改後,需要為這些現金繳納178億美元的所得稅費(其中衝銷的40億美元遞延所得稅尚未計入),因此四季度宣告虧損63.02億美元,去年同期正盈利62.67億美元。微軟同時在財報中宣告,這一財務費用的影響可能會延續到2019年第二財季。
事實上,如果不計入稅改影響,微軟本期的淨利潤應為74.9億美元,同比增長將近20%,屬於穩紮穩打的業績提升;微軟智能雲業務Azure更是在產業環境的推動下,在近10個季度內持續保持超過90%的營收增長率,第四季度的環比增幅高達98%。
2.亞馬遜
在本文統計的多個公司中,亞馬遜是唯一一個因為稅改,在第四季度利潤得到提升的公司。財報顯示,亞馬遜季度盈利18.6億美元,同比增長148%,創下該公司的曆史記錄。財報公布後,亞馬遜股價在當日盤後大漲6%,同樣創下曆史新高。
不過,排除了稅改影響後,亞馬遜也並未如此耀眼。在將近20億美元的盈利中,有7.89億美元來自於稅改後的減免額,如不計這筆費用,其盈利同比增長幅度為43%。
盡管亞馬遜的北美和AWS雲服務在持續增長,但財報顯示,包括中國和日本在內的國際部門第四季度運營虧損9.1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虧損4.89億美元的數值相比,增加了一倍。
3.聯想
已公布四季度業績的公司中,總部位於美國的聯想,是目前受到衝擊最明顯的中國公司。
聯想在第四季度衝銷了一筆高達4億美元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納入該筆費用調整後,公司當季虧損2.89億美元,去年同期的淨利潤為0.98億美元。

如果不計入該調整,聯想稅前利潤達到1.5億美元,同比增長48%。
單從業務角度看,聯想應該可以說是喜憂參半,其個人電腦業務已經恢複了穩定的增長趨勢,雖然增幅不足兩位數,但連續5個季度實現同比增長;數據中心和手機業務則不盡如人意,兩者皆處於虧損狀態,手機業務較去年同期小幅下跌5%。
4.花旗銀行、高盛
在諸多需要進行費率調整的公司中,花旗銀行的調整額度最高。在稅改新規後,公司需要減計約160億美元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同時為海外持有現金繳納30億美元左右的稅費,共計200億美元。經此調整,花旗的第四季業績宣告虧損183億美元,合每股虧損7.15億美元。
如果不計稅改影響,花旗在該季度的營收和淨利潤,仍然維持了小幅度增長。相比之下,稅改後提計44億美元費用的高盛可謂禍不單行。
高盛四季度虧損19.3億美元,但即使不計入稅改費用,這仍然是高盛業績最為慘淡的一段時間。因為在大宗商品上的投資失誤,高盛去年全年的業績表現始終持續低迷,4季度大宗商品業務營收僅為10億美元,較去年大幅下滑50%,總營收也同比減少4.1%,均低於分析師預期。
此外,其餘美國大行也均受到影響,美國銀行和摩根大通在這一季度分別提計了29億和24億美元費用。
5.蘋果、寶潔、通用汽車
稅改方案確定後,蘋果率先發表聲明,決定將把留存海外的超過2000億美元現金調回美國,並為其繳納380億美元所得稅。不過從蘋果最新季度報告來看,尚未將這一筆費用計入會計報表。

蘋果於2月1日公布1季度淨利200億美元,同比穩定增長了12%,但如果未來的幾個季度中,蘋果將上述費用納入報表,將有可能造成盈虧的大幅度波動。
從目前已經公布的財報看,寶潔等消費公司並未公示因稅改影響產生的具體金額。寶潔於2月2日公布的財報顯示,淨利潤暴跌68.3%,除了業績原因,也受到稅改的費率影響。
通用汽車於2月7日早間最新公布了季度業績,顯示稅改影響費用為73億美元,導致季度虧損51.5億美元。可以預見,在未來的一個月內,將會有更多美股公司,在稅改的影響下公布虧損或下滑的業績狀況。
本期編輯: 韓璐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zt交易所ios
其它軟件219.97MB
下載
虎符交易所app最新地址
其它軟件276 MB
下載
bybit交易所中文版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中幣交易官網手機版安卓
其它軟件288.1 MB
下載
幣團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43MB
下載
歐幣網交易所官網安卓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safe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3.64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官網app蘋果
其它軟件288.1 MB
下載
zb交易所app最新官網2024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派網量化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136.21 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