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跺跺腳就能嚇你一跳。
網易愛玩百萬稿費活動投稿,作者 尹紫電,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二月的遊戲圈注定不會平靜,就在幾天前江湖上又有了新的傳言:知名遊戲媒體Polygon刊發文章稱微軟將要有大動作,他們可能會對EA、Valve或藍洞發起收購。消息一出,滿座嘩然,因為這三個選項中的前兩個實在是太過驚人。EA,世界上最大的遊戲發行商;Valve,世界上最大的遊戲銷售平台。隻要拿下其中任何一個,都將引發業界大地震。
消息真假先不論,為什麼Polygon會在這個時間點爆出這個猛料?原因很簡單:微軟“有錢了”。根據2月1日微軟發布的財報,2017年第四季度微軟喜迎63億美元巨額虧損。是的,你沒有看錯:虧損,63億美元,而且還是喜迎。巨額虧損和“有錢了”有什麼關係?這還要從另一件震動美國社會的大事說起。

特朗普:稅改,大大的好
過去,美國跨國公司從海外彙回本土的利潤要被課以高達35%的企業稅。企業不想當冤大頭便不願將利潤帶回本土,這導致各大企業存在海外的現金越攢越多。而去年年底美國國會通過了特朗普稅改,跨國企業隻要一次性繳納15.5%的稅就可以將存留在海外的現金及部分類型的流動資產合法帶回美國。
於是就美國各大企業紛紛喜迎巨額虧損,蘋果聲明會繳納380億美元的稅金,而微軟也將138億美元的稅金做到了賬裏,這也是為什麼微軟營收增加卻虧損63億美元的原因。微軟沒有公布究竟會帶回多少資金,但從繳納的稅額上來看,這筆資金至少也有千億規模,所以微軟“有錢了”。而錢拿回來之後,下一步就要考慮該怎麼花。

有錢,任性
Polygon稱微軟將會進行大手筆收購的原因有以下四點:首先,微軟在美國本土突然多了一大筆可支配的資金。這筆資金規模是如此的恐怖,即使微軟準備回購股票和分紅,剩下的部分也是一個天文數字,足夠發起一次大型並購;
其次,微軟XBox項目部負責人菲爾·斯賓塞在幾個月前剛剛升任執行遊戲業務副總裁,成為了微軟最高決策團的第十六名成員,這意味著遊戲業務在微軟內部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因為在此之前微軟從未專門為遊戲業務設置一個副總裁級別的職位,而遊戲部門也隻是設備部門的一部分而已。

來自執行副總裁的笑容
第三,雖然微軟仍然嘴硬,但是XBox的確正在輸掉本世代的戰爭。微軟拒絕公布Xbox One的裝機量,但是通過各方麵信息估算PS4的裝機量已經達到了XBox One裝機量的兩倍。而且微軟在XBox One上缺少大牌的獨占遊戲,這也使得微軟處於劣勢。而收購一家業內巨鱷將使得微軟能夠絕地反擊,瞬間扭轉戰局。
但其實以上三個原因都不是Polygon稱微軟要搞大新聞的真正原因,隻不過是Polygon的編輯在東拉西扯給觀點找論據水版麵而已,Polygon敢放出這麼大的猛料的依仗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句話——我微軟裏麵有人,即所謂的“我們可靠的與微軟關係緊密的消息源”。

Polygon:我舅舅在微軟上班
但這個"舅舅"真的靠譜嗎?這可就沒人知道了。在刊發文章後,Polygon還繼續做了相關報道,他們邀請了四名分析師來評估最有可能被微軟收購的是哪家公司,四人一致得出結論是Valve。
原因有Valve沒有上市,股權收購更易操作、STEAM平台與微軟戰略契合等等。巧合的是,很快就有人放出了和G胖的往來郵件,在郵件中G胖回應收購傳聞稱“我聽都沒聽說過這碼事”。
從其他方麵來分析,Polygon的舅舅似乎也不太靠譜。既然一切都是錢惹的禍,那就讓我們也從錢說起吧。微軟如果想做成這筆大買賣,要花多少錢?如果目標是EA的話,EA目前的市值是375億美元。雖然2017年對EA是個災年,但除了內購事件導致股價下跌之外,EA的股價總體來看仍然是穩定爬升。

遊戲項目上的幾次挫敗,並沒有像玩家想象中那樣重創EA
而且EA的盈利狀況良好,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股權分散,這就意味著想要收購EA肯定要付出大額的溢價值。也就是說想要拿下EA,微軟至少也要掏出500億美元。但微軟也沒有必要讓EA成為自己的全資子公司,成為大股東同樣可以對EA施加影響,但也必然要動用百億規模的資金。
如果目標是Valve呢?Valve至今沒有上市,但是坊間17年對其的估值在60-80億美元之間,這個體量相比EA動輒幾百億美元的收購價要小很多。所以如果從錢的角度來看,Valve是一個更合適的選擇。而且V社的電競和平台都更符合微軟的戰略,沒有上市公司股權更集中,收購起來也更容易。這也是Polygon請來的四名分析師認為V社是微軟最好的選擇的原因。

收購V社看起來是一個更靠譜的買賣
但是收購V社的難點不在於錢,而在於G胖。V社沒有上市且G胖擁有V社一半的股權,這就意味著G胖點頭,Valve就可以賣,G胖不點頭,Valve就誰也買不走。而從微軟前員工G胖多次痛批老東家的行為來看,想讓G胖把Valve賣給微軟,就必須要開出一個G胖無法拒絕的出價。
而一筆可以讓G胖跪下唱征服的級別的巨款恐怕遠不止500億美元。最重要的是,STEAM是一個下金蛋的母雞,而且是一隻還在長大的母雞,又不是窮途末路何必殺雞取卵?所以收購V社也許比收購EA的難度還高。

想收購我V?先問問我手中鋼刀
最後一個選擇,也是看起來最靠譜的選擇——藍洞。相對於前兩個目標,藍洞這個收購選項讓人有些提不起興致。畢竟EA、V社,得其一便可在業界掀起驚濤巨浪,而收購藍洞則一點也不讓人奇怪,隻是一個正常的商業行為,和是否有大筆資金流入無關,就像之前微軟收購《我的世界》的開發工作室Mojang一樣。
而微軟收購藍洞的意願強烈嗎?似乎也不強烈。藍洞最大的價值就在於《絕地求生:大逃殺》這塊牌子,而這塊牌子的核心其實是製作人Brendan Greene。論技術力等其他附加價值,藍洞其實並不值得微軟收購。
微軟現在和藍洞簽署的是一份限時獨占協議,且目前為止還沒有要續簽永久獨占協議的風聲,主機版“吃雞”也並沒有像在PC端成為一款現象級作品,成為X1X的殺手鐧。雖然花的錢更少,可微軟真的想收購藍洞嗎?

吃雞並沒有完美到不可複製的程度
綜上所述,在需要花的錢上EA>Vavle>藍洞,在收購難度上Valve>EA>藍洞,可信程度上藍洞>Valve>EA。至於微軟到底想要誰?毫無疑問微軟誰都想要,拿下三家中的任意一家對微軟的遊戲業務都大有裨益,但問題又回到了錢上。沒錯,微軟是多出了一筆可在美國本土支配的巨款,但微軟真的會掏出一大筆錢來花在遊戲業務上嗎?
要知道,整個主機遊戲產業一年的銷售額也就是250億-300億美元,相比於增速迅猛的移動端遊戲,微軟真的願意掏出一筆巨款來打已經沒什麼意義的主機戰爭嗎?
斯賓塞是升職了不假,但他也隻是十六大佬排行最後的那一個,他又怎麼說服公司高管將這塊蛋糕劃出最大的一塊給自己呢?微軟可不隻有遊戲業務,全公司所有的部門都在盯著這筆資金,其中包括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更高大上更麵向未來的項目。

家用機市場的已經是一片紅海,微軟怎麼可能願意再打一場主機戰爭?
所以此次收購傳聞大概率是捕風捉影,隻能說有錢真的是可以為所欲為,跺跺腳就能震動業界、拯救EA股價、提高V社估值、讓騰訊多出點血。但畢竟是Polygon拍著胸脯打保票的“可靠的消息來源”,所以微軟遊戲業務要有動作應該也不是空穴來風,大概率是微軟遊戲業務部門未來會多出一筆預算,不過不會有百億那麼多,他們也許會收購藍洞、入股EA或是簽下幾份獨占協議,但和“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大手筆還是有段距離。
但是!但是!雖然可能性微乎其微……畢竟白日夢是不花錢的,萬一微軟高層真的集體發瘋,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這筆買賣做成了會怎麼樣呢?如果微軟真的砸下重金下了EA、砸下了VALVE,業界會發生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呢?光是想一想就讓人激動到戰栗。

不排除微軟高層真的抑製不住自己撒幣的衝動
如果EA被微軟收入門下,恐怕第一個哭昏在廁所的就是姨夫。雖然在《質量效應:仙女座》《星球大戰:前線2》上EA連栽跟頭,但幾番小挫並沒能動搖EA的地位。EA仍然是遊戲界的一方霸主,全球最大的遊戲發行商,市值近四百億的行業巨頭,手握多個重量級IP。別忘了,EA最大的依仗不是別的,而是EA-SPORT這些印鈔機般的球類遊戲。
收購了EA的微軟一下子就多了不少能打的牌。首先,微軟手裏多了一票重量級IP:《榮譽勳章》《死亡空間》《命令與征服》等等,雖然大部分都被EA冷藏或是搞砸,但仍有不可小覷的號召力,別忘了還有生軟的新3A大作《聖歌》。這些招牌對缺乏有吸引力的獨占遊戲的Xbox而言無疑是一股強大的助力。

EA雖然是工作室殺手,但也繼承了這些工作室的IP
其次,EA是全球最大的遊戲發行商之一,隻要讓EA旗下的作品更傾向於Xbox平台,例如限定特典、額外任務、獨占禮包等等,就足夠索尼頭疼了。更不要提還有“獨占”這個大殺器,微軟甚至不必強行讓EA旗下的作品都變成獨占(那樣是七傷拳,而且肯定會被罵的狗血淋頭),隻要搞一個 “Xbox平台提前試玩”,就足以讓消費者更傾向於Xbox平台。
而拿下VALVE並不會像拿下EA一樣為微軟在這場平台戰爭中提供直接的幫助,STEAM將可以和微軟的XGP服務打通,甚至不排除微軟直接斃掉自家的Xbox Play Anywhere平台轉推STEAM的可能。
實際上微軟一直都對PC遊戲業務虎視眈眈,菲爾斯賓塞曽公開表示微軟因為太過專注於家用機項目而在PC遊戲上迷失了方向。而STEAM在PC遊戲市場的統治地位正好可以將微軟重新扶回王座。

XGP業務導致微軟得罪了一票實體經銷商,但也反映出了微軟打通PC和家用機的決心
而V社手中的多個電競項目也對微軟遊戲業務大有裨益,要知道微軟一向看好電競項目(微軟和電競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初代《光環》)但卻一直缺少抓手,而這恰好是V社的強項。而且如果微軟真的拿下VALVE,說不定我們能在有生之年見到《半條命3》的問世,這恐怕是能見到《半條命3》的唯一機會了。

要是微軟真買了V社,《半條命3》就有希望了
至於微軟拿下藍洞?坐下,常規操作,不必大驚小怪。說不定被藍洞令人拙計的代碼水平搞到焦頭爛額的微軟會砍掉整間工作室,然後把《大逃殺》的IP交給旗下的工作室重做,比如開發了《戰爭機器4》的The Coalition。這個選項是最容易實現的,也是最無趣的,且微軟要麵對騰訊等潛在競爭者,鹿死誰手尚未可知。所以就像上文所說,微軟跺跺腳,騰訊多出一點血。
不過做白日夢是不要錢的,想要真正辦成這筆大買賣是要掏真金白銀的。微軟有能力做到這件事情,但是微軟沒有動機這樣做。拿五百億美元給遊戲業務部門去打主機戰爭?那幹脆再添一百億美元幹脆把索尼集團買下來好了,把對手買下來就不必再打什麼主機戰爭了,單買家用機業務也許還會更便宜一些(索尼集團目前的總市值約為626億美元)。

有收購EA的錢,幹脆直接把索尼家用機部門買下來不是更痛快?
對於微軟要收購EA這個讓所有人抖三抖的傳聞,本質上屬於分析師捕風捉影,我們玩家隻要吃瓜看戲就好。大動作可能沒有,但受預算充足的影響,接下來一段時間內微軟在遊戲業務上可能會有一係列“常規”動作。至於是什麼,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最後,真誠的說一句“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幣贏交易所app最新版安卓
其它軟件52.2 MB
下載
追幣網交易所最新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比特牛交易所官網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26.64MB
下載
火bi交易所
其它軟件175MB
下載
比特兒交易平台app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歐意交易所官網安卓版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歐意app官網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bitcoke交易所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比特兒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幣咖交易所官網
其它軟件86.26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