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軟 資料圖
安卓(Android)係統的“使用活動量”超過了視窗(Windows)——雖然僅有萬分之二的優勢,卻讓2017年成了人類科技史的一個轉折點。
近日,分析公司Statcounter調研發現,今年3月,安卓係統的占有率達到37.93%,首次超過Windows的37.91%,成為全球市場份額最大的操作係統。
Statcounter的調查數據來源於其250萬個網頁,根據超過每月150億次的頁麵瀏覽量來跟蹤兩個操作係統的活動量,得出了這個結論。
在此之前,微軟開發的Windows係列視窗化操作係統,作為世界PC軟件的先導,自1985年問世發行,以絕對領先的優勢霸占全球最大操作係統寶座三十餘年。
相比以往人們感官和體驗上的模糊界限,實打實的市場份額數據,終於為移動互聯網浪潮的勝利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在過去數年間,這股浪潮已經淹沒了一家又一家傳統科技巨頭,而作為最新一位“當事人”,微軟會成為下一個犧牲者嗎?
“什麼都沒做錯,是世界變了”
2007年問世的安卓,最初隻應用於手機,如今已逐漸擴展到平板電腦、電視、數碼相機、遊戲機等領域,但它的增長仍主要依托於手機市場。
2011年第一季度,安卓在全球的市場份額首次超過塞班係統,躍居全球移動操作係統第一,但在整體操作係統市場份額上卻仍然微乎其微。
直到五年前的2012年3月,安卓的份額還僅有2.37%,彼時的Windows份額依然保持在八成以上。
差距縮小是這兩年的事,2016年的同一時間,隨著PC市場持續低迷,Windows份額滑落到47.32%,而安卓的份額則首次達到29.34%。
於是,移動終端內部的操作係統排位賽,終於上升為全終端爭奪戰。而僅僅一年時間,Windows就安卓被反超。
與此同時,來自第三方數據統計機構IDC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總共出貨了14.7億台,曆史最高的出貨量,當然,由於基數過大,相比2015年增速放緩,僅增長2.3%。
盡管如此,種種行業趨勢表明,移動終端已贏得這場勝利,來自蘋果iOS這一封閉係統的數據同樣驗證了這個說法:截至目前,iOS係統的活動量早已經超過MacOS係統,甚至已是後者的近三倍。
對於微軟而言,這場勝利的意義,則是Windows正漸漸失去主導地位,2015它和英特爾的Intel處理器重振的“Wintel生態聯盟”,也再次瓦解。
在2016年初,無論是主做通信設備的華為、主營家電的TCL還是互聯網手機品牌小米,都不約而同瞄準了PC市場,爭相推出針對商用高端人群的“二合一”筆記本。
這在當時似乎暗示著凋敝的PC迎來了春天,然而一切僅僅是曇花一現。
Statcounter首席執行官奧登·卡倫表示,“雖然Windows仍統治著84%的桌麵市場,但在其他市場,安卓係統已經完全擊敗Windows”。
市場研究公司NetMarketShare公布的3月份數據顯示,安卓擁有62.94%份額,是移動設備市場上領先的操作係統,而iOS市場份額為33.39%。Windows Phone排名第三,市占率僅為1.33%,比上個月下降了0.08%,幾乎名存實亡。
有人評價微軟就像當年被數碼衝擊的膠卷巨頭柯達,“什麼都沒有做錯,隻是世界變了”。
被瓦解的巨頭
與遲遲未能變革的柯達不同,無論是操作係統本身的升級,還是在硬件層麵,微軟其實作出過一係列移動化努力。
2012年發布的Windows 8操作係統,曾是微軟視窗係統產品史上變革最大的版本——微軟的第一款跨屏終端係統。
為了同時適用台式機、筆記本、平板電腦等,Windows 8不僅同時兼容Intel、AMD和ARM的芯片架構,還采用Modern UI界麵,讓各種程序以磁貼的樣式呈現,同時提供屏幕觸控支持,大幅改變以往的操作邏輯。
然而,此舉並未帶動Windows平板設備的興起。
而其幾乎同時推出的手機操作係統Windows Phone 8,由於不斷更新架構,使得開發者需要不斷投入成本更新平台上的官方應用,直接導致成批開發者退出平台。
絕路之下,微軟發出大招——推出了大一統的操作係統Windows 10。
誰料,它依然沒有擺脫過去傳統的產品導向思維,新版本係統再次更改架構,意味著原開發者代碼再次報廢。此時,從開發者到用戶幾乎已完全失去推倒重來的耐心。
這樣的事情仍在繼續,3月底,美國伊利諾伊州的三名用戶針對微軟提起了訴訟,聲稱該公司的Windows 10升級程序破壞了他們的數據和電腦。
不僅如此,2013年9月3日,微軟宣布以54.4億歐元(約71.7億美元)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及其大批專利組合的授權。這一向移動終端領域的嚐試,也遭遇滑鐵盧。
在宣布收購之後三年不到,微軟先後經曆了公司史上最大規模的裁員(其中大部分員工來自諾基亞)和對手機業務進行根本性重組,最終在2016年,微軟以3.5億美元將諾基亞低價轉手給了富士康旗下子公司富智康和HMD Global公司。
微軟2014年臨危受命的新CEO薩提亞·納德拉認為,收購諾基亞根本就是一個錯誤,微軟不應該轉而發展智能手機硬件,將時間與資源浪費在Windows Phone上,而是大力發展應用程序與服務,且不必對“用戶在誰開發的設備上使用這些程序和服務”耿耿於懷。
這個曾在PC和移動業務上陷入僵局的老牌IT巨頭,如今頭也不回地走上了雲計算轉型之路。
下一個IBM?
一個公認的事實是,企業級市場雖不及消費級領域那般為公眾熟知,卻實實在在地承載了整個業界四分之三的營收來源。
如今,和此前另一家轉型企業級市場的科技巨頭IBM一樣,微軟的雲戰略也已經完全鋪開,定位企業級市場、生產力SaaS、職場社交、雲服務輔以人工智能完全布局到位。
為了弱化個人PC業務,納德拉甚至在2015年9月將公司原有5個業務部門調整為3個。
其中,“生產力與業務流程”部門對應Office業務,“智能雲”部門對應Windows Server和其他基礎設施產品,“更多個人計算業務”部門對應的是原Windows OEM(非Pro)業務。這樣的做法意在財報上顯示操作係統並非微軟唯一主營,雲和生產力將與之同等重要。
雖然此番轉型也付出了高昂代價,但是,至少在資本層麵獲得了認可。
2016年10月,在公布2017第一財季財報後,微軟公司每股價格突破60美元大關,時隔17年,刷新1999年創下的每股59.97美元的曆史最高紀錄。
然而,一個無法忽略的是事實是,直到現在,Windows和Office依然是微軟最重要的兩大“現金牛”。
在今年二季度財報中,包括Windows操作係統、手機和遊戲業務在內的個人電腦部門貢獻了118億美元營收,同比下跌5%;包括雲辦公軟件服務在內的“生產力和商業處理”類業務營收增長10%至74億美元。
並且,盡管微軟方麵聲稱Azure營收同比增幅高達93%,使用量同比增長了一倍,但並未公布智能雲”業務中Azure雲計算服務的具體營收數據。
而包括微軟Azure雲服務在內的“智能雲”業務營收增長8%至69億美元,與營收靠前的兩個業務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不可否認,當前微軟的大戰略方向是正確的,但從戰略到落地,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這段路考驗的是公司的決策效率、運營效率等多個方麵。
PC時代大公司病纏身的微軟,能否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提高曾經以“年”為單位的更新頻率,並提高管理效率,改變在決策和運營上遲緩不止的現狀,才是更加嚴峻的考驗。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小猿口算app安卓最新版
辦公學習71.96MB
下載
樂速通app官方最新版
生活實用168.55MB
下載
墨趣書法app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52.6M
下載
光速寫作軟件安卓版
辦公學習59.73M
下載
中藥材網官網安卓最新版
醫療健康2.4M
下載
駕考寶典極速版安卓app
辦公學習189.48M
下載
貨拉拉搬家小哥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46.38M
下載
烘焙幫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22.0M
下載
喬安智聯攝像頭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31.5M
下載
駕考寶典科目四app安卓版
辦公學習191.55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