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爽
來源:微信公眾號“秋分”
最近寫了蘋果、亞馬遜、穀歌、Facebook、阿裏巴巴和騰訊等幾家市值接近或超過5000億美元的科技公司[1],我想看看這個地球上最頂尖的科技公司到底靠什麼掙了多少錢以及值多少錢。
有人問我怎麼沒寫微軟,我才發現,這樣一個我每天與之朝夕相處的巨頭在我腦海中已經“大隱隱於市”——我已經忘了它。上初中時我第一次看到電腦,當時開屏首頁就是Windows視窗的圖標和藍天白雲的默認桌麵。它對我來說,幾乎等於整個計算機世界。
然後我發現這家從我開始上網衝浪起就熟知的老牌公司業績並不疲軟,依然堅實,在一眾新秀麵前毫不遜色,上周它的市值還一度超越了穀歌。這個周末市場上還傳出它打算花50多億美元吃下全球最大的“碼農”社區Github,刷爆了科技從業者的朋友圈。
一、市值
我們先看看它在前述六家公司組成的“5000億美元俱樂部”中的地位:俱樂部共7位“會員”,微軟排老四,P/E排第二,它成立於1975年,到今天已經超過40歲,仍然是被資本市場十分看好的一支潛力股。

二、財務業績

財務上,微軟在“5000億美元俱樂部”中,營收排名第四,營收同比增速與蘋果並列排名第6,淨利潤排名第三,淨利潤同比增速排名第五,偏落後。
三、營收構成

微軟的營收構成十分均衡。和2017年第一季度相比,微軟的營收構成並沒有太大變化,除了生產力與商業流程各貢獻了1個百分點給智慧雲業務。

不同於其他6家“5000億美元俱樂部成員”,微軟把營收構成披露得很細。它“生產力與商業流程”業務的主要產品是Office商務版、Office個人版、LinkedIn和Dynamics,“智慧雲”業務的主要產品是服務器產品和企業雲服務,“偏向於個人的計算”業務主要指的是Windows、遊戲、Surface和搜索引擎廣告。
從上圖[2]可以看到,2018年第一季度,微軟70%的收入來自Office商務版、服務器產品與雲服務和Windows。其中,來自Azure雲的收入同比增長了93%,這是一個企業級雲計算平台,提供IaaS和PaaS服務。但微軟沒有進一步披露Azure雲的利潤率。
四、結語
包括微軟在內,我觀測的7家“5000億美元俱樂部”成員更多地還是依靠兩三項很強的“傳統業務”過活,它們幾乎還是對人工智能、雲計算之類的新興業務語焉不詳,或者隻披露收入、披露成本,或者隻把這些業務同其他業務合並到一起披露收入,可以說很隱晦了。大概這些業務不對收入負責,而對P/E負責。
注釋:
1、騰訊是本俱樂部中唯一市值低於5000億美元的公司。
2、本圖中的收入總額僅統計了微軟財報列出的業務項目,為258億美元(當期微軟收入總額為268億美元),不包括Dynamics等項目。
關於“5000億美元俱樂部”的其他幾家

微信:sunus17 微博/知乎專欄:孫秋分
微頭條:秋分的分身 雪球專欄:秋分呀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matic交易所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比特可樂交易所鏈接
其它軟件7.27 MB
下載
defi去中心化交易所
其它軟件166.47M
下載
易歐數字app官網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app蘋果手機
其它軟件77.35MB
下載
yfii幣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oke歐藝app官方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比特國際資產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163.20M
下載
環球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47.40MB
下載
比安交易所官網app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