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the Verge
作者: Russell Brandom
機器之心編譯
參與:路、李澤南、張倩
今日,美國四家科技巨頭——穀歌、微軟、Facebook 和 Twitter 聯合發布了一項新標準計劃「數據傳輸計劃」(Data Transfer Project),旨在為不同平台之間的數據遷移打造新的方式。在剛剛發布的穀歌開源博客中,穀歌將該項目描述為:讓用戶「直接將數據從一個服務遷移到另一個服務,無需下載和重新上傳。」

該係統當前版本支持圖像、電子郵件、合同、日曆和任務的數據遷移,這些數據通過穀歌、微軟、Twitter、Flickr、Instagram、Remember the Milk 和 SmugMug 的公開 API 獲取。其中很多種數據遷移可以使用其他方式完成,但是參與者希望該項目能夠比傳統 API 更加穩健、靈活。微軟也在一篇相關博客中號召更多企業加入,該公司補充道:「可移植性(portability)和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是雲創新和競爭的關鍵。」
「未來,可移植性需要變得更加包容、靈活、開放。」
該項目的已有代碼可在 GitHub 上獲取:https://github.com/google/data-transfer-project
白皮書:https://datatransferproject.dev/
其中的一些代碼庫包含將專用 API 轉換成互操作性遷移的「adapter」,可使 Instagram 數據在 Flickr 上可用,反之亦然。在這些 adapter 中,工程師還構建了一個係統來加密傳輸數據,為每次數據遷移發布前向保密密鑰(forward-secret key)。值得注意的是,該係統專注於一次性遷移,而不是很多 API 支持的連續互操作。
「未來,可移植性需要變得更加包容、靈活、開放。」白皮書中寫道。「我們希望該項目能夠連接任意兩個麵向公眾的產品接口,以直接進行數據導入和導出。」
目前大部分代碼由穀歌和微軟的工程師完成,他們長期以來試圖構建一個更加穩健的數據遷移係統。根據穀歌 Takeout 產品經理 Greg Fair 所述,這個想法源於數據下載後在管理方麵遇到的挫折。如果沒有清晰的方式將同樣的數據導入不同的服務,類似 Takeout 的工具就隻解決了問題的一半。
「當人們擁有數據時,他們想把數據從一個產品遷移到另一個產品,但是卻無法做到。」Fair 說道,「這個問題僅憑一己之力無法真正解決。」
大部分平台已經提供數據下載工具,但是很少有工具能夠與其他服務連接。歐洲最近開始執行的 GDPR 法案要求工具提供指定用戶的所有可用數據,這比你從 API 中獲取的數據要全麵得多。比如電子郵件或照片,你會發現定位曆史和人臉識別文件等棘手的數據在很多用戶並不知情的時候已經被工具收集。一些項目嚐試利用這些數據,最突出的是 Digi.me,它構建了一整個 APP 生態係統;但是大部分項目隻停留在用戶的硬盤。下載工具被作為用戶真正擁有自己數據的證據,但是擁有自己的數據和使用數據是完全是兩碼事。

「我們總是想要把用戶數據安全放在第一位。」
該項目會以開源的標準開展,很多參與該項目的工程師稱,如果該標準成功推廣,管理方麵的大幅轉變將會是必要的。」長期來看,我們希望有一個業界領導者、消費者組織、政府組織組成的聯盟。」Fair 稱,「但是直到我們達到合理的臨界點(很多組織參與該項目)之前,這仍然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對於數據共享項目來說,這是一個微妙的節點。Facebook 的 API 處於「劍橋分析」醜聞的中心,業界人士仍在摸索用戶應該對自己的數據抱有多大的信任。穀歌也被自己的 API 醜聞困擾,因第三方電子郵件應用程序處理 Gmail 用戶數據不當而遭到強烈抗議。在某種程度上,項目中提及的聯盟可以將責任分散到更多的團體,從而成為一種管控風險的方式。
「劍橋分析」醜聞帶來的陰霾使得數據公司更加不願意分享數據。當被問及新項目的數據隱私問題時,Facebook 強調了維持 API 級別控製的重要性。
「我們總是想要把用戶數據安全放在第一位。」從事 Facebook 數據下載產品工作的 David Baser 表示,「API 的優點之一就是,作為數據提供商,我們可以切斷供應通道或為使用者設定使用條件。而有了下載工具,數據就會脫離我們,真正進入無法管控的狀態。一旦有人想利用數據做壞事,Facebook 完全無計可施。」
同時,科技公司還麵臨前所未有的嚴重反壟斷擔憂,許多公司的業務集中在數據獲取。最大的幾家科技公司幾無敵手。當他們麵臨聯邦法規和壟斷力量的新問題時,分享數據可能成為痛感最小的自控方式之一。
對於飽嚐數據隱私醜聞苦果的公司來說,這種做法的效果可能非常有限,但像開放技術研究所(Open Technology Institute)負責人 Kevin Bankston 這樣的局外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調這一點,尤其是對 Facebook 來說。「我們的主要目標一直都是確保開放性的價值不被遺忘,」Bankston 表示,「如果你對這些平台的力量懷有疑慮,可移植性可以消除這種疑慮。」
原文鏈接:https://www.theverge.com/2018/7/20/17589246/data-transfer-project-google-facebook-microsoft-twitter
本文為機器之心編譯,轉載請聯係本公眾號獲得授權。
✄------------------------------------------------
加入機器之心(全職記者 / 實習生):hr@jiqizhixin.com
投稿或尋求報道:content@jiqizhixin.com
廣告 & 商務合作:bd@jiqizhixin.com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hotbit交易平台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laxy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avive交易所官網最新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必安交易所app官網版安卓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富比特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美卡幣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16.3MB
下載
幣幣交易所app官網
其它軟件45.35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最新版本app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zbg交易所官方ios
其它軟件96.60MB
下載
拉菲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