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關村在線新聞資訊】9月6日消息,阿裏巴巴2018 XIN公益大會於杭州舉辦,馬雲在會上提到:“我覺得馬雲是馬雲,我是我。我不是你們想象中的那個人,沒你們想象中那麼好,也沒你們想象中那麼壞。”

馬雲(圖片來源:XIN)
馬雲在大會上表示,教育在今天顯得尤為重要,近百年來的教育方法是為工業時代準備的,而到了數據時代、信息時代,應該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我們的孩子,要讓未來的孩子學會的是創意。
馬雲的演講中,他提到了自己現如今對於發言的謹慎,“人們說你怎麼到處都在講,這講那講,其實我是不太願意講的。”馬雲把自己現在出去參加的活動分為兩種,一種是這個人幫過自己、一定能要還這個情,另一種是答應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但他也說:“人一輩子你會發現要感恩的人太多。以前的我可以胡說八道,反正大家都不信;但現在你說話別人有點信了,壓力就很大。”
在提到“馬雲公益基金會”這個名字時,馬雲則表示自己其實不太喜歡加名字在基金會前頭。“我覺得馬雲是馬雲,我是我。我不是你們想象中的那個人,沒你們想象中那麼好,也沒你們想象中那麼壞。”馬雲說,“當然我的同事說要加名字,代表著承諾,承諾我是很願意做的。”
以下為馬雲在2018 XIN公益大會的演講,有刪節:
這麼多人聚在一起討論鄉村教育,討論教師的發展,其實真的是蠻有意思,用的都是大家自己的時間。今天我們沒有人在這兒捐款,但你們捐出來的是最寶貴的東西,那就是時間和精力。其實我們每次這麼討論,我覺得如果能夠有一句話,一個觀點,影響一個人,這個人發生變化,就很了不得。如果能影響一個校長,這個校長至少會影響二三十個老師。影響一個老師,這個老師至少會影響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學生,我覺得這其實是公益會進行分享交流的主要原因。
我自己離開教師崗位很多年了,所以完全是在教育外麵的外行。但是看到自己以前受的是教育訓練,而因為教育,也讓我在整個阿裏巴巴發展過程中受益匪淺,所以心裏永遠覺得我是商業的外行者。我其實進入商界完全是誤打誤撞,本來就想玩兩年,沒想到一搞搞了20年。最後還是會回到當老師這一行,我自己覺得我能夠得心應手,而且也是性格所造成的。我總覺得對很多東西充滿好奇,充滿想象,並且我是一個處女座的人,求完美,想改變。
我想未來幾年我還是會回到教育,把所有精力和想法都放在教育裏,我覺得它至關重要。這兩天我剛剛從印尼回來,在印尼看了女子足球,看了排球比賽後想法很多,但人的精力畢竟有限。人家說怎麼老是看你在這兒講,那兒講,其實我是不太願意講的人。我要出去參加的活動隻有兩種,第一是當年這個人,或者這個會,這批人幫過我,幫過我們的人,這個情是一定要還的;第二,答應過的事情是一定要實現的,一定要去做的。但有時候光是答應的事情就讓你很累,人一輩子過來發現要感恩的人太多。
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以前我可以胡說八道,說了反正也沒人聽,沒有人信。現在你講話,別人有點信了,那就壓力很大。我其實每次參加任何活動,去講話的時候,至少會緊張三天,跟以前真不一樣。因為覺得身上有擔子,有責任。以前我講我數學考了1分,很多人覺得數學不重要,大家都不學數學。我那時候講了,沒過腦子說下來。其實仔細想想,我數學是蠻好的。我高一時是班裏數學課代表,高二我直接從文科跳到理科,沒有念高二,那時候不需要考數學,我考外語專業,結果沒有考上。我是82年考,84年之後高中變三年製了,高一、高二、高三我都沒有念,然後去考數學。我後麵複習的速度比較快,慢慢撿起來了。
有時候講話不注意,就說數學考了1分還引以為傲,誤導了很多年輕人,認為數學不重要,其實不是這麼回事。今天給你的時間有限,不可能嘮嘮叨叨把東西講光。我每次去講,講對了是應該,講錯了,或者沒有講仔細,或者我自己沒有搞清楚的會成為標題,然後麻煩就大了。當然,我也不怕麻煩。
今天我們討論的是教育,我自己覺得教育在今天顯得尤為重要。今天技術革命的到來,使得我們都在擔心機器人,都在擔心未來的科技會把很多就業人(替代),人越來越可怕,現在越想越糊塗了。大家認為未來機器會控製人,各種擔憂,各種恐慌,各種焦慮都出來了,其實大可不必。人類永遠會越來越厲害,機器是不可能取代人類。我一直講,機器隻有芯片,人類是有真正的心,這個心是智慧的源泉所在,人類在不斷地改變。
但有一點是可能的,我們近百年來的教育方法是為工業時代準備的。到了數據時代、信息時代,什麼是我們要教的東西。過去一百年,我們學會用知識和科技如何適應工業時代,適應的人越來越成功。但是進入信息數據時代的時候,應該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我們的孩子。我有時候在想,我們這些人落後了,失敗了,沒工作了,我們還能熬一熬。如果未來孩子失去了把握未來的機遇,那真的麻煩大了。
什麼是未來的教育?我們應該怎麼樣去教育孩子?其實我覺得我們大家都是家長,最頭痛的是回家以後看到孩子天天在忙著教育,天天忙著補課,家庭作業多得要命。但是沒辦法,就得把孩子往那兒送,就必須得補課。什麼是未來的教育,今天我們不能把孩子變成高考考試的機器,未來的孩子要學的是創意,創造性、建設性,所學的東西還真不一樣。因為今天最怕所學的所有東西,機器都做得比你好,孩子會越來越沮喪,而且他越辛苦越搞不過人家。
我那一年就笑話那些下圍棋的,Alpha Go,那些棋手組織起來和機器人搞。第一天就想到不要和機器人下圍棋,肯定下不過它。它記性好,算法比你快,而且沒有脾氣。棋手脾氣大了,一大就亂出棋。圍棋是設計給人玩的,不是人和機器玩的。從汽車第一天設計時,你就知道你是跑不過汽車的。有吊車出現這一刻,你就知道你的力氣一定沒有吊車大,所以人要和機器去比誰下圍棋快,那是自取其辱,沒機會。現在大家理解了,也慢慢放棄了。
什麼東西是你永遠可以取勝的,這是未來教育要認真去研究,去思考的。我今天早上講我們要有愛商,因為隻要有愛商的人,人們才會越來越向他靠攏,很多資源會向他靠攏。其實中國現在麵臨的挑戰,全世界教育碰到的問題,不是中國碰到的問題,是全世界的教育都碰到的問題。
我覺得一個國家最大的資源是什麼,我認為中國最大的資源不是煤礦、石油,中國最大的資源是每年兩千萬新生兒童的腦袋,14億人的腦礦是真正的金礦。
過去四十年中國的開放,中國的進步,最重要是改革開放是一個巨大的紅利,我認為知識就是力量。恢複了高考,我們有了知識後,社會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過去三四十年中國進步有一個了不起的教育,中國人可能比任何一個民族都注重教育,注重學習。像我們這種人高考考了三次,還得考。原因就是知識武裝了我們。
今天也一樣,每年中國大概誕生兩千萬左右的兒童,全世界可能加起來就一兩億兒童,中國至少占了10%不到的數字。這些腦子,我們怎麼把它開發好,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讓他們的智商,讓他們的情商,讓他們的愛商,讓他們所受的教育和未來不一樣,這是我們今天所麵臨最大的挑戰和最大的機遇所在。
我其實是蠻擔心今天中國很多人口袋裏有錢,腦袋裏啥都沒有,你腦袋裏有的東西——知識,你學到的東西是誰都剝奪不了的。錢,會破產,會被人騙,會瞎投資沒了。但是這些孩子腦袋裏的知識,他學到的東西是沒有人可以從他們身上剝奪過去的,他們終身受益。父母給孩子的,我自己這麼覺得,良好的身體,還需要有個教育,有良好的生活環境,使他們有良好的性格。
中國以前的教育,我認為很好,但現在出現大量資源放到大學、研究院和博士,我認為這是不靠譜的。我認為應該把教學資源放在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等你放到大學、研究生已經太晚了,木頭已經成型了,很難搞。
我自己覺得,我們在幼兒園教學、小學教育、中學教育上應該傾注大量心血。一個人愛不愛讀書,其實小學、幼兒園、初中,已經把良好的讀書習慣養成了。一個人前麵不想讀書,基本上怎麼搞也搞不好了。包括我們的教育,是應該把資源投入在城市裏呢,還是資源投入在最貧困的地區?我個人覺得,衡量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文明程度,不在於大城市、精英階層,而在於農村教育做得多好,農村教育文明發展得多好,貧困地區所受的教育資源是否足夠,這是一個國家文明的重要標準。
我們現在確實有北大清華,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進北大清華。所以我在想,一個社會的進步不在於有多少精英,而在於底層數字,我們做得是否足夠。鄉村教育發展,國家教育才會好;鄉村教育振興了,這個國家的教育才會振興。我們消滅的是貧困,而扶貧真正的目的是去扶人,讓人自強,讓人有信心,讓人有能力,讓人懂得怎麼樣再度起來。
我們今天如何讓未來兩千萬兒童各個不同,做最好的自己。我有時候想想,有些人讀書就是有天賦,你怎麼讀也讀不過他,他就是上輩子讀書帶來的,你真生氣,沒用。有些人呢,讀書讀不好沒關係,他體育好、唱歌好,總有東西很好的,讓他在這個地方成長起來,做最好的自己。
現在我們的教育整個世界都一樣,中國尤其嚴重,不管是楠木也好、杉木也好,全部鋸成木板。每個人都不一樣,怎麼把每個人的天賦發揮起來,每個人受到尊重,每個人有自己的成長,這是教育應該要有專注的東西。老師累,不是累在一天備多少節課,而是一個班40個學生,你要明白40個學生的強項和弱項,根據他們的特點教育。我們在試驗的雲穀小學,為什麼一定每個人都得有回家作業,我就不相信一個學生在學校裏待了6個小時還沒有學完,回家做3個小時會學完了。每個學生的回家作業應該是不一樣的,有些語文好,有些數學好,就是應該不一樣。回家最應該做的是什麼,多做運動,多搞藝術。
中國家長有一個問題,認為運動不就妨礙讀書了?其實不是那麼回事。運動會促進讀書,讀書好的人,要真正運動好的才牛。我三天前在印尼和奧委會主席巴赫一起坐著聊。其中他講到科學證明,人隻要運動,大腦裏就有氧氣,氧就多。氧多的人記憶力好,能夠專注,能夠記的東西長一點。反正我沒有試過,但我覺得是有道理的。其實運動和讀書是不矛盾,合在一起才是真正我們要的人,他們是活生生的人。
我前段時間講要把學校拆並了,網上一片罵聲。還有人跳出來說我不接地氣,我覺得我比他們接地氣多了,我看的鄉村老師,我去的鄉村學校一定比罵我的人多。但有一樣,包括貧困地區怎麼發展。我記得汶川地震的時候,我去了汶川,到了青川去看了一個村,後來我要當那個縣的經濟顧問。我去了那個村之後,真不知道該怎麼當,啥都沒有,沒法發展。
但是這個村裏有100多戶人家,領導說為了保障這些難民,原村住在原地,這個地方就在這兒建好回去。我是大不以為然,這些村民可能幾百年前由於戰亂的原因,由於什麼原因,可能兩戶人家搬到這個地方,待在那兒。那時候森林資源、土地資源能夠養這一兩戶人家。經過一兩百年之後變成100多戶人家,它的資源不能支持,有時候該搬出來的就得搬出來。把孩子搬出來,老人自然跟出來。
現在農村的問題還是挺大,所以我個人覺得鄉村教育是可以搞得好。教育農村最差,但是正因為農村薄弱,農村才是我們明天教育最大的機會所在。其實農村也想應試考試,但它沒有機會。我考試進大學之後一個班24人,23個從農村來的。現在大學裏越來越少純農村出來的,前兩天媒體上看的,爸爸拎著包,推著車,把孩子送到北大讀書,上了大新聞。我覺得我們那時候都這樣,現在的問題是農村的孩子怎麼沒機會這樣了。
農村的孩子有很多的天賦,在音樂、體育、美術各方麵都能夠發展。所以我自己覺得馬雲公益基金會,我是不太喜歡加這個名字,在我腦子裏,“馬雲”跟我不是一個人,馬雲是馬雲,我是我,這是兩回事。他們說一定要加上“馬雲”,意味著承諾,承諾我是願意做的。但大家記住,我不是那個人,那個人是你們想象中的人。他沒你們想象的那麼好,也沒你們想象的那麼壞,你們已經把他想象成那個樣子,反正我是不願意當那個人!
我們基金會在鄉村教育上麵,我希望多關注音樂、體育、美術,這些都是要從小開始教起,從托兒所、幼兒園開始教起。這些文化是種子,教和育是兩回事。我們現在的學校過度關注了教,而忽略了育,育是品德,育是性格,育才是一個人有魅力。有的時候這個人很聰明,讀書很好,但我就不喜歡他。育不行,德不行。尤其中國過去是獨生子女家庭,我們太需要孩子學會團隊。不會團隊合作,中國怎麼和世界團隊合作。我們的孩子不會團隊合作,他們怎麼可能受人歡迎。
有時候這個人讀書不好,但他與眾不同,他懂得很多跟人之間交往的東西,他有愛,他講義氣。我是屬於這樣的人,讀書不咋的,但是朋友很多。教育把它倒過來,有些孩子每天垂頭喪氣回來,考試考不好,多大點事,明天再來一次。但如果人不喜歡你,你身上缺乏這種東西的時候,沒人願意。這樣的孩子培養出來都沒有意義,這是我現在想的。
所以我特別感謝姚明、惠若琪這些體育明星,體育的人出來以後到鄉村教育,幫助那些體育老師,幫助那些人喚起對體育的熱愛,對運動的熱愛。我們對運動的熱愛,對美術的熱愛,對藝術的熱愛欣賞,對音樂的欣賞,這些東西機器再牛也搞不過的。
你去哈佛北大,看看國外這些名牌大學裏麵讀書好的都是中國人,特能考試又怎麼樣呢,畢業之後又怎麼樣呢。你如果不懂得跟人合作,沒有大愛,沒有責任,沒有擔當,不敢出來說no,這種人是不會受人歡迎的。教育不是把孩子送給學校,而是學校、家庭、社會的責任都應該合在一起。
另外,我自己覺得如何搞好鄉村教育。我也有不少想法,也感謝馬雲公益基金會的同事做了大量努力,不斷總結經驗。其實鄉村教育,特別是貧困地區很多小學空無一人。大家知道希望小學有多少空在那兒,很多學校裏六七個孩子分成四個年級,哪個老師願意去。我們經常說鼓勵鄉村教師,但有一個東西,我們做公益的人是喚起社會對教育和鄉村教育的關注。如果鄉村教育不是國家社會全部投入,靠公益是撐不下去的。我們這些人就是呼喚、努力,盡最大的努力讓社會關注。但真正要幹事是國家要相信,家長要真正相信,大家共同去投入。
每個人都希望他成為雷鋒,但我們不能讓雷鋒穿補丁的衣服。我們要讓鄉村教師受尊重,但不能讓鄉村教師連工資都發不起。讓他們跑到很遠的地區,四五個學生,十來個學生,條件之差,我覺得這是不公平的。我自己覺得學生少,老師不願去,學生教不好,形成了惡性循環,學校難以為繼。大家看到的都是好學校,你要看看真正的學校,所以我提出要並校,住宿學校製。
時代變了,我們那時候考試考得好的是農村學校,那時候知識青年下去了一幫人,那幫人教書教得很認真。後來教育改革後,好的老師都抽到城裏,今天留在鄉村的留守兒童,爸爸媽媽在那兒打工,留下的老頭老太加上一些孩子們,誰願意去這些地方。我最近還看到一份報告,當年中國國家就搞過並校計劃,沒成功。當年沒成功,那是90年代、80年代。當年沒成功,我是每天不成功每天在努力。憑什麼八九十年代不成功,今天你就不努力了。今天高速公路已經是這個樣子,而且這些孩子留在家裏,所有父母都在城裏。爺爺奶奶管不了他們,一下課全亂了套,所以鄉村教育,寄宿製教育使得我們把學校資源整合起來,教師資源整合起來,把社會資源整合起來,真正開始關注,這是我們應該要走的路線。
當然,好在我們這些人從來不在乎別人怎麼罵,怎麼說的,覺得自己對就搞下去了。阿裏巴巴也搞了19年,我認為鄉村教育搞個二三十年問題也不是很大。反正我們不要人家錢,他支持很好,他不支持,我們也要幹的。因為這個不是為了說我們做得多了不起,而是我們覺得真正你到農村去看的時候,真不可思議。21世紀,在中國這樣的土地上麵,七八個孩子,兩三個老師。而且七八個孩子還是不同的年級,就亂了套了,我們應該把他們並起來。
我們要想辦法把這些東西搞好,真正想做的人永遠不缺理由。不想做的人,永遠少不了借口。哎呀,這裏做不好。反正我自己覺得,我們真正學會的是,別人在努力做一件事情,你有不同意見,你和他交流,人家要堅持做,very good。我覺得在座每個人請多關注鄉村教師,他們變革是我們國家巨大的進步。
假設我們今天這樣的社會,每年依然有上千萬貧困兒童缺乏良好的教育,大家知道缺乏營養我們看得出來,像我這樣瘦,感覺嘰嘰歪歪的樣子,如果能把缺乏教育的圖畫出來,非常可怕。缺乏教育的這張圖如果描繪出來,我們這個國家,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有多少人是嚴重教育缺乏者,這些人一定會給社會帶來麻煩,給我們的孩子帶來麻煩。
你不要認為你照顧好你的孩子就可以,因為他的同學,他的時代將來會有大批這樣的人出來。為了自己的孩子,為了我們自己的未來,多花點時間在鄉村教師上。而鄉村教師也希望大家多關注鄉村的校長,很多校長是沒有經過訓練的。因為老師幹了十年,沒有其他老師,他就當校長去。他也不知道什麼叫財務,什麼是招聘,什麼叫激勵。如果校長沒有經過領導力的培訓,管理的培訓,係統的培訓,會發生什麼事情?校長沒有遠見,這個學校還搞得好嗎,搞不好。
我們去年推出鄉村校長計劃,我深以為傲。盡管這是第一年開始,我們盡量讓鄉村教師走出去。住宿製學校有太多的東西做,都是麻煩。總得有人嚐試,總得有人分享這些東西。
今天馬雲公益基金會專注在教育,如果大家有好的建議共同參與,哪怕你去待半天,看看住宿兒童,看看鄉村教師,我覺得這就是對中國最大的貢獻。包括網上隻要有鄉村教師的新聞,點開看一下,給他們點個讚,我覺得這就是最大的福報,最大的功勞,謝謝大家。
http://news.zol.com.cn/697/6975708.html news.zol.com.cn true 中關村在線 http://news.zol.com.cn/697/6975708.html report 14895 【 中關村在線新聞資訊】9月6日消息,阿裏巴巴2018 XIN公益大會於杭州舉辦,馬雲在會上提到:“我覺得馬雲是馬雲,我是我。我不是你們想象中的那個人,沒你們想象中那麼好,也沒你們想象中那麼壞。”馬雲(圖片來源:XIN)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芝麻交易所官網蘋果手機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幣王交易所app蘋果
其它軟件47.98MB
下載
吉事辦app官方最新版
生活實用45.4M
下載
猿題庫最新版
辦公學習102.77M
下載
芝麻交易所gate
其它軟件268MB
下載
抹茶交易app
其它軟件31.45MB
下載
芝麻交易所最新版本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one數字貨幣交易所5.1.9最新版
其它軟件49.33M
下載
zb交易所手機app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ght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168.2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