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茨的一句話,引起了大家激烈的討論。其實筆者看來,蓋茨不必懊惱,微軟錯失移動操作係統與蓋茨的管理或許沒有任何關係,這4000億美金也許本來就不屬於微軟,何談丟失呢?
微軟的例子和inter很類似,上月在高通與蘋果達成和解的當天,inter宣布放棄移動芯片的開發。作為PC芯片領域毫無疑問的王者,inter多年也依然是沒有推出一款成功的移動芯片,那inter是不是也將幾千億美金拱手相讓於高通了呢?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在一個領域達到絕對的高度後,它並沒有在相類似的領域也會取得不菲的成就,但每個例子的形成的原因卻總是不同的。
錯失先機,微軟喪失主動權
正如蓋茨所言,操作係統是一個贏家通吃的局麵,iOS和andriod係統是在2007年發布的。當時微軟在PC層麵是正盛階段,並沒有看到移動端的機會。知道2010年微軟移動操作係統WP才姍姍來遲,這時的ios和andriod也出具規模。它們兩者也成為市場上當之無愧的主流移動操作係統。
操作係統這個特殊動互聯網商品將互聯網的先發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特殊之處在於互聯網其它產品都是雙邊交易,而移動操作係統是包括平台、用戶、開發者在內的一個三邊關係,它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生態,這三者缺一不可。微軟喪失先機後,推出的WP短時間內沒有規模化的市場占有率。直接決定了用戶也不多,搭載程序的開發者也沒有意願去開發相應的程序,所以說在WP推出的時候,這個生態鏈中沒有一個有優勢的方麵。
收費模式讓WP走上了不歸路
2010年是什麼情況呢?國內運營商4G牌照還沒有發放,小米也還沒有誕生、華為還隻是一個貼牌機。所謂的互聯網人口紅利還在初期,以微軟的資金實力並不是完全沒有機會。而最重要的程序開發者還在很早的早期。為了降低ios和andriod壟斷帶來的可能性風險,他們也願意支持WP的壯大。為了打開局麵,微軟拉攏了許多家手機品牌製造商來壯大WP的生態,到2013年的時候WP的市場占有率超過了3%,被稱之為第三大操作係統。但最到2017年裝載WP係統的手機已經不足200萬台,WP的潰敗已成定局。
微軟做WP的思維是收費思維,即對搭載WP係統的手機收取一定的係統授權使用費。而市場第一大操作係統andriod是完全免費的。微軟的操作手法完全不符合4G時代智能手機廠商的大環境。各家廠商為了爭取廣闊的存量市場盡可能的在壓低手機的單價,價格競爭時廠商唯一的武器。微軟收費的策略和硬件廠商降價的策略是矛盾的,所以最終就隻有被硬件廠拋棄,在沒有裝機量後,程序開發者也離去了。 最終成就了現在的局麵。
其實微軟是一家賣軟件的廠商,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廠商,它如此高的營收基本上都是依靠Windows操作係統和OFFICE軟件收費實現的,微軟在移動操作係統上也想嚐試這樣的方法。但andriod的母體穀歌它其實是一家賣廣告額公司,並不依靠操作係統直接賺錢。所以兩者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andriod能成功,就決定了微軟成功不了。
特別聲明:本文為DoNews簽約作者原創,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係DoNews專欄獲取授權。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avive交易所官網最新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必安交易所app官網版安卓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富比特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美卡幣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16.3MB
下載
幣幣交易所app官網
其它軟件45.35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最新版本app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zbg交易所官方ios
其它軟件96.60MB
下載
拉菲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ceo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45.59MB
下載
zbg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