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十月最重要的新品發布會之一,上周結束的微軟發布會讓很多人感到好奇。
在 Surface Pro、Surface Laptop 係列常規升級之外,Surface EarBuds 是微軟初次嚐試真無線耳機,而 Surface Neo 和 Surface Duo 則是微軟在雙屏設備上的集中發力,這些產品都嚐試在傳統 PC 之外去尋找突破。
但隨後疑問也開始出現,在三星、華為等廠商發力折疊屏產品的 2019 年,微軟推出「跟不上趟」的雙屏設備意義在哪?它能為微軟的未來帶來新機會嗎?要回答這些,我們似乎要從十年前夭折的秘密計劃「Courier」說起。
十年前,它名叫 Courier十年前,當 iPhone 3GS 剛剛發布,iPad 沒有問世時,微軟名為 Courier 的一款計劃中的秘密產品浮出水麵。它看起來像平板電腦,卻有兩個長約 7 英寸,寬約 5 英寸的屏幕,厚度不到 1 英寸。這兩塊屏幕能像書一樣從中間打開。並可以用筆在上麵寫寫畫畫,通過觸摸完成各種各樣的創作。

圖片來自 Gizmodo
Courier 的交互在當時看起來非常特別,有著特別的筆記本質感和翻頁特效,雖然兩塊屏幕相互相互分開,但可以通過拖動的方式輕鬆把照片從左屏幕轉移到右邊,當用戶拿起它,就好像拿起了一個神奇的筆記本,為了達到這種效果,Courier 團隊還從 Moleskin 筆記本的體驗去尋找靈感。
在當時的市麵上,Courier 是一款沒有任何產品作參考的產品。但 Courier 團隊嚐試了一種特別的技術,在 Courier 上,你隻要用筆寫寫畫畫,就可將最原始的「筆跡」保留在屏幕上,這便是智能墨水(Smart Ink)技術展現的效果。
這種智能墨水能夠以數字化的形式完整保留輸入痕跡,自動運算並生成數字化的數據。假如你用筆在上麵寫下一行文字,智能墨水除了讓屏幕留下手寫字跡以外,還會自動識別和記錄文字的意義和內容,在當時,這樣的體驗無疑是令人激動的。

顯然,早在十年前,微軟就想在 PC 之外嚐試更多。這種想法在 Courier 表現得如此徹底,以至於其內部係統都經過重新打造,不僅完全移除了 Window 7 的用戶界麵層,還取消了對傳統應用的兼容性。這種過於超前的理念對於當時成熟的 Windows 生態來說不確定性太多,在未知的未來麵前,十年前的微軟最終放棄了 Courier。
相似的理念,但時代已變十年時間過去,盡管 PC 領域微軟依舊是一方霸主,但時代卻在悄悄改變人們的生活、工作習慣。微軟顯然意識到這其中的變化,Surface Neo 和 Surface Duo 的出現,其實正是在 Courier 概念基礎之上的前行。

一方麵,這是微軟對 PC 移動化的進一步嚐試。微軟在 2012 年開始嚐試 Surface 平板電腦產品係列,盡管當時在市場上並不被看好,早期產品也存在不少問題,但通過獨特的設計成功打開平板電腦這一新形態市場,這不僅讓微軟走出了 PC 移動化的重要一步,成為 iPad 係列的強大對手,還成功為 Windows 陣營開了個好頭。如今的 Surface Neo 和 Surface Duo 其實正在延續這條路。
為此,微軟正在為 Surface Neo 打造新的 Windows 10X 係統,這套係統既有 Windows 10 係統的生態特性,也在嚐試雙屏交互的更多可能。它既可以橫著像手寫筆記本一樣使用,也能夠豎著和傳統筆記本電腦一樣使用,在磁吸式手寫筆、磁吸式鍵盤的加持下,這兩種使用方式相比當年的 Courier 概念更具體也更現實,並且也考慮到了雙屏折疊設備的不足,對於使用場景進行了擴展。
另一方麵,大屏設備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兩塊屏幕的優勢在係統加持下將會被放大。無論是筆記本市場還是手機市場,以雙屏作為主要賣點的產品早已存在,早前的聯想 Yoga Book 和京瓷 Echo 都在打造類似的差異化產品,但無一例外失敗了。這是很多人在發布會之後對微軟雙屏設備前景不看好的原因所在,但是仔細思考你會發現,微軟如今嚐試的事情和早年間其它廠商的嚐試有所不同。

為了打造良好的交互體驗,微軟並不隻是在做 Surface Neo 和 Surface Duo 的硬件產品,在軟件體驗上也在改變,比如當磁吸式鍵盤放在 Surface Neo 的屏幕上使用時,鍵盤上方屏幕部分將可以播放視頻,或者提供鍵盤 Emoji 符號,這塊被稱為 Wonder Bar 的區域相比 MacBook 上的 Touch Bar 更大,功能也更加多樣。
而在 Surface Duo 這樣一款安卓係統設備上,微軟也在嚐試將其體驗做到和 Surface Neo 無縫切換,類似的理念被貫徹到係統開發上,微軟表示在 Windows 10X 的係統體驗會讓 Win10 用戶沒有上手門檻,並且會帶來適合雙屏設備的應用生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對於係統的探索將會決定兩台設備的成功。
不斷嚐試的未來施樂公司科學家艾倫·凱曾提出過兩個影響深遠的觀點,觀點一「預見未來的最好方式就是親手創造。」觀點二「對軟件嚴肅認真的人,應該創造自己的硬件。」喬布斯對此深以為然,並以此為核心,在蘋果公司不算長的曆史中創造出 Mac、iPod、iPhone、iPad 等一係列家喻戶曉的產品,顯然,微軟也在嚐試這條路。
從 Courier 到 Surface Neo 和 Surface Duo,相似的雙屏式設計,相似的手寫筆交互,但伴隨時代更替,微軟對產品的理解更進一步,自納德拉執掌微軟提出「移動為先、雲為先」的理念之後,在操作係統和硬件生態的結合上,微軟在越來越多嚐試帶動作用,Surface Neo 和 Surface Duo 是對未來的以此賭注,但這一次手上的籌碼也許更多了。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芝麻交易所官網蘋果手機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幣王交易所app蘋果
其它軟件47.98MB
下載
吉事辦app官方最新版
生活實用45.4M
下載
猿題庫最新版
辦公學習102.77M
下載
芝麻交易所gate
其它軟件268MB
下載
抹茶交易app
其它軟件31.45MB
下載
芝麻交易所最新版本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one數字貨幣交易所5.1.9最新版
其它軟件49.33M
下載
zb交易所手機app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ght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168.2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