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也覺得奇怪,智能手機時代,微軟的風頭被蘋果和穀歌搶走,亞馬遜則通過電商平台和雲服務,市值突破萬億。為什麼會有這種反差呢?
2019年《哈佛商業評論》發布的榜單裏,亞馬遜CEO貝佐斯五年來首次跌出榜單。微軟的CEO納德拉則排名第九,還被英國《金融時報》評選為年度人物。

貝佐斯
貝佐斯的落榜,很大程度是因為《哈佛商業評論》調整了一個指標,就是跟企業社會責任相關的指標,占到榜單的30%。就是這個調整,讓貝佐斯跌出榜單。
那亞馬遜和微軟這兩個科技巨頭,在社會責任的表現上,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亞馬遜的零和博弈國際媒體對於這兩家公司的報道,不同之處就在於,亞馬遜選擇零和博弈,微軟選擇互利共贏。兩家公司的商業價值觀和企業文化、競爭模式的博弈,不僅影響公司本身,更會影響整個科技行業甚至社會的民眾情緒。
先來看亞馬遜的模式,零和博弈。
《紐約時報》在2019年12月刊發了一篇報道,叫做《無處不在的亞馬遜:如何在科技世界施加影響力》。
文章講了亞馬遜最核心的業務,雲計算業務。這個業務年收入365億美元,卻山寨了很多小公司的發明。這些小公司又不得不跟亞馬遜合作,時刻擔心自己的公司被榨幹。

雲計算就是一個硬件的基礎平台,客戶租用了亞馬遜的雲服務,就不用自己去購買太多的服務器。為了給自己的客戶提供一些增值服務,10年前亞馬遜在硬件基礎上,就會給客戶提供軟件服務。
這些軟件服務,本來都是免費的開源第三方軟件。荷蘭一家叫Elastic的公司,做的是數據分析軟件。Elastic給亞馬遜雲的客戶提供了附加服務,亞馬遜雲也給Elastic帶來了曝光和客戶。
但沒想到,後來亞馬遜把Elastic公司的開源軟件,包裝成了一項付費服務,賣給了亞馬遜雲的客戶。而且,亞馬遜把這項服務命名為Elasticsearch,連名字都一樣。一年之內,亞馬遜靠著Elastic賺到的錢,就比原創的公司還要多。
亞馬遜的客戶,登錄頁麵的時候,會看到頁麵上羅列的150多種軟件,都是亞馬遜雲自己的產品,沒有一個來自第三方。
想要繞過亞馬遜的推薦也不容易。比如有一家公司做了一款產品很受歡迎,在亞馬遜雲上搜索,卻發現搜索結果不是這款產品的信息,而是亞馬遜雲自己的產品,產品功能和原來你想要的那款類似。這樣的推薦方式顯然就不公平了。
還有,你隻要購買的是亞馬遜雲自有的品牌產品,亞馬遜就會給你打折,購買1美元的服務,折扣最多可以打到5折。如果你購買的是別人家的產品,就不可以打折。

亞馬遜就是通過山寨小公司的軟件,打價格戰,做不平等推薦等一係列組合拳,打壓小公司。這些方式就足以讓亞馬遜通過複製,賺到比原創軟件的公司更多的錢。
聽到這,你肯定覺得真是不公平,那可以不跟亞馬遜合作,告他抄襲呀。
現實情況對於很多小公司來說,跟亞馬遜對抗並不是一個劃算的選擇。原因在於亞馬遜掌握的公司客戶太多了,在雲計算領域,亞馬遜雲獨占全球一半的市場份額,就連蘋果iCloud和奈飛,用的都是亞馬遜的雲計算服務。這些客戶,是小軟件公司的潛在客戶,亞馬遜雲是很多小公司接觸大客戶的必經之路。
但合作的代價是交“過路費”。如果小公司通過亞馬遜雲獲得業務,那業務收入的一部分得拿出15%的服務費交給亞馬遜。
亞馬遜的這一係列行為,讓他們在2019年收獲了很多差評,小公司們為此給亞馬遜起了個名字,叫做“掠奪式挖礦”,亞馬遜的強勢擠壓著小公司的生存空間。小公司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長期下去就是一場零和博弈。

接下來再來看微軟,微軟曾經也被認為是企業霸淩的典型。當時微軟正試圖利用在Windows係統的壟斷地位,來掌控整個行業。
當亞馬遜走上微軟的老路時,微軟主動走向了另外一種模式:互利共贏。
在這種模式下,微軟的現任CEO納德拉,在6年之內,創造了一萬億美元的價值。

而在6年前,納德拉接手微軟的時候,微軟正麵臨被科技界邊緣化的風險。老路子沒有讓微軟持續強勢,反而跌入了低穀。由於一心想要鞏固Windows係統的地位,微軟差點錯過後來的技術浪潮。
在搜索上微軟爭不過穀歌,在智能手機上又拚不過蘋果,社交網絡這一塊蛋糕更是完全錯過,甚至一開始的雲服務也抵不過亞馬遜。
2014年初,納德拉上任微軟CEO的時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改變微軟的企業文化。過去微軟的企業文化特征傾向於個人單打獨鬥,即便是在公司內部,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生存而戰。但是納德拉的個性與眾不同,他很謙虛喜歡跟別人合作。
為什麼納德拉能不被微軟傲慢的氛圍影響到呢?這背後有個故事,納德拉的兒子患有先天性的腦癱,這導致了他很多年的痛苦,直到後來,他才學會了如何麵對挫折,不以自我為中心。這段經曆,大大增強了納德拉的同理心。

納德拉
在納德拉的帶領之下,微軟重新調整了步伐,讓微軟回歸做工具的初衷。早期的時候,微軟是給其他公司做工具的,客戶可以利用這些軟件工具,來搭建屬於自己的技術。納德拉認為,為別人創造工具,為別人的技術賦能,這才是微軟該走的路。
這種回歸,給微軟帶來了兩個結果:
一、微軟不再以為自己“無所不能”,開始向新的領域去主動投資,這讓微軟發展出了雲計算服務。這項業務,讓微軟在2019年從亞馬遜手上搶走了100億美元的訂單。
二、微軟改變了和競爭對手的關係,尤其是和小公司的關係。競爭依然相當激烈,但是現在是開放性競爭。

眾所周知,微軟通過Windows聚攏了全世界的用戶,微軟一開始在商業競爭中所處的生態位,跟亞馬遜雲差不多,都是壟斷地位。
但是微軟采取的策略,和亞馬遜完全不同。比如微軟和一家叫做Slack的創業公司競爭,這家公司做的是類似企業微信的業務。但是跟亞馬遜不同,微軟依然允許Slack在Windows平台去廣泛接觸用戶,而且不設置任何門檻。這和亞馬遜收手續費的方式形成鮮明對比。
微軟的雲服務,同樣是開放的。在這樣的開放競爭模式下,微軟的合作夥伴就能夠通過平台賺錢。納德拉在講到穀歌的時候,就說“穀歌在Windows平台上賺的錢比微軟自己還多,沒有其他平台能夠做到這一點。”

當然,眼下的微軟重回萬億美元市值,風評也非常好,但是很多人還是在持續觀察,看看微軟這種合作共贏的模式會不會持續,會不會變回霸道的老路。
從微軟複興的故事裏,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啟發,企業可以做到很大,但不一定要選擇壟斷。企業越大,越有機會實現雙贏,在積累自己資源和財富的時候,幫助合作夥伴獲取更多客戶,更好去發展。
競爭策略不是將對手消滅,而是和對手一起創造一個更大的市場。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wbf交易所
其它軟件68.68M
下載
歐意交易所蘋果app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kbcoin交易所官方版
其它軟件1.93 MB
下載
美幣交易所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68.51MB
下載
bkex幣客官網交易所手機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icash交易所
其它軟件223.86MB
下載
比特兒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歐意交易所最新app官網版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bnb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179.15 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app官方安卓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