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漸茁壯 韓媒稱:業者應知已知彼應戰
隨工業4.0時代來臨,新的技術與產品如雨後春筍出現,而這些技術的關鍵零件便在於半導體,多年來,韓國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扮演領導的角色,半導體產業已成為韓國經濟重要的一環,如今中國半導體業者在後猛烈追擊,韓國不僅產業界無動於衷,政府更顯得漠不關心,韓國半導體霸主地位是否會受威脅,引發注目。

韓媒Future Korea報導指出,1992年起,韓國便力壓日本爬上全球半導體龍頭地位,20幾年來韓國以深厚的技術實力與研究成果持續主導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近來隨中國業者崛起,雖然技術上尚無法與韓國匹敵,但韓國半導體業界似乎仍未感知到暴風即將來臨。
2013年起,中國政府便將國家發展重點放在半導體產業,全力金援中國半導體業者提升技術、人才與專利的水平,近來也根據狀況修正策略,由重金收購國外一線半導體廠的方式,轉向購並國外芯片大廠在中國子公司、分公司與合資公司,以填補中國內需市場自給率偏低的問題,並設下10年內進入全球半導體市場,與美國、韓國平起平坐的目標。
相較中國積極培養產業實力,韓國便顯得太過從容不迫,不僅政府半導體相關計劃分配到的預算年年減少,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學界中關於半導體的研究也較不受青睞,如今中國半導體產業快速茁壯,韓國恐需修正過去對中國的印象,仔細研究中國的核心戰略,並促進韓國產業進一步升級,以持續創造韓國經濟的繁榮。
福建晉華、紫光集團等中國半導體業者透過猛烈購並,快速提升技術與全球市占率,雖然因此受到多方批評,但購並是短時間內快速提升實力的最佳策略,而這些被選中的企業也難向中國的土豪式開價說不。不僅如此,中國當局亦大手筆投資提升人才能量,如2016年推出的千人計劃,目標在幾年內以重金吸引千名海外菁英回國工作。相反的,韓國政府不僅內部缺乏半導體專家,也隻有推動如人才養成等短期政策,積極程度遠不及中國政府。
韓國專家認為,韓國業者須具備危機意識,積極備戰,知己知彼才能製定完善的策略,不可放任政府漠不關心與資源不足的狀況持續。過去韓國業者以白手起家,衝上全球龍頭的位置,因此對自己相當有信心,但近幾年來中國傾力追趕,韓國業者不可再自恃技術較先進,而應規劃長遠的藍圖,充分了解中國外交、經濟、曆史等方麵的因素,掌握影響產業的關鍵點,以維持韓國在半導體產業的優勢地位。
【智慧應用】微軟、Google、百度攜手投入開放式學術查找研究
微軟(Microsoft)、Google、百度雖然在在線查找服務競爭激烈,但對於學術研究的開放近用(open-access)資源態度上倒是有誌一同,一齊加入Paul Allen人工智能研究所(Allen Institut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2)的Open Academic Search(OAS)計劃,該計劃旨在召集更多的研究人員,針對學術研究成果發展更強力的查找工具。

為了有效地利用學術研究成果,OAS已開發出一套查找工具,然而學術研究成果的信息量成長速度驚人,以OAS的一己之力已難以負荷。在3年前,研究機構Researchgate估計光是在網絡上就有超過1億筆英文學術研究報告,並預估之後的研究成果將成倍數成長。為這些數量龐大且五花八門的學術研究格式製作查找索引,對於AI agent與相關查找引擎來說是不小的負擔。
根據GeekWire引述OAS查找引擎計劃創辦人Marie Hagman的說法,Google Scholar、Microsoft Academic與百度學術等的學術查找引擎都有各自開發的基礎查找要求設定,因此OAS所致力之處並非為了區分出各家的產品,而是搜集這些龐大的數據,讓OAS可以作到元資料(metadata)、使用者行為與其它查找資源的分享,而當基礎資料得以奠定後,人們尋求創新的機會就不虞匱乏了。
除了三家查找引擎巨頭的加入外,OAS的谘詢機構包含華盛頓大學以及其相關研究所、在線學術論文機構ArXiv,ACM Digital Libraries、維基百科,也得到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的讚助。
Hagman特別強調,傳統學術查找的成果常以付費形式呈現,但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要求得將相關的查找研究成果予以開放,Hagman認為此舉無疑大大鼓勵學術研究開放近用的腳步。
愈來愈多學術資源因開放近用而日趨增加之際,資料庫工具也必須與時俱進,故AI2的Semantic Scholar 團隊近來也釋出不少資料庫工具,包含Open Research Corpus、ScienceParse、PDFFigures與Semantic Scholar API,期盼能藉此加速學術研究查找工作的創新發展。
AI2是由微軟的共同創辦人Paul Allen在2014年所創立,目的是為從事AI與計算機科學的先進研究。
【供應鏈】打破服務器Intel壟斷局麵 Linaro營造中國ARM開源生態環境
曾幾何時,中國半導體行業麵臨“三高”的“亞健康”局麵:國內芯片業者在高端市場的“缺芯少魂”;IC芯片尤其服務器領域,九成以上高度集中仰賴於單一廠家英特爾;以及在政府官方、軍工等特殊市場應用存在“後門”高風險的“自主可控”隱患。

麵臨這“三高”風險,當局與行業都亟力打破此一局麵。包括成立中國高端芯片聯盟,投入CPU等核心芯片領域開發;打破Wintel聯手壟斷架構,各界基於ARM-based的業內芯片及自主操作係統企業也愈來愈多,除了手機領域,在企業級應用服務器市場,也暗潮洶湧,欲借勢ARM的技術利刃,打破英特爾獨大,並在自主可控性上實現總體安全的要求。
借勢ARM技術利器 實現服務器生態國產化
當大數據、雲計算時代到來,企業應用服務器市場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但這些數據中心的訊息彙與交換可與消費民生緊密相關,但也可能是極其敏感的數據。若仰賴單一服務器芯片供應商,不僅有安全隱患,對於運營者而言在供應鏈環節也麵臨缺乏議價優勢與可替代性空間。
為了改變“雞蛋壓在同一個籃子”裏的困境,國內服務器業者包括華為、飛騰、麒麟、華芯通等都紛紛進軍ARM服務器市場,協助共同實現服務器生態的國產化。那麼,ARM如何實現產業生態的串聯與促進在ARM-based架構下更開放與普及的開源設計環境?

如果說ARM所擁有的技術含量果實,那麼積極致力於替ARM播種的“園丁”,創造產業生態與促進應用的就是Linaro。
Linaro(Linux on ARM)自2010年由ARM作為最核心founding member之一正式成立,由最初的6家初始會員ARM、LinuxFoundation、IBM、TI、ST、Freescale發展到今天的全球50多家會員,是ARM產業鏈開源中立的軟件協同開發合作組織,致力於打造基於不同芯片半導體SoC平台的共通軟件。目前來自大中華區的成員及開源參與貢獻度已占Linaro全球的三分之一,大中華產業環境營造與市場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尤其不容忽視的是中國市場的落地化與相關工作進程的推展。
推進國產服務器芯片“綠化”Linaro集結成果
Linaro全球執行副總裁、大中華區總經理郭晶,接受DIGITIMES專訪時表示,大中華區近兩年的發展重點:首先,幫助綠色計算產業聯盟 (Green Computing Consortium,簡稱“綠盟”)的國產化進程;再者,通過96Boards開源硬件合作項目幫助本土自主設計廠商及產業鏈夥伴的設計創新延伸及產品快速成型。
在協助綠盟的推進上,郭晶表示,針對此長遠目標仍有大量工作要努力推進。Linaro投入及帶領ARM Server產業鏈協同開放及產業鏈推進已超過四年餘,在這期間,包括國內以阿裏巴巴為代表的雲終端運營廠商,集合一批服務器芯片、操作係統廠商都支持並投入相關的開源產業合作,共同為國產化ARM Server產業鏈進行“地基打樁”,預計最快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初,會形成標準化共識。
同時,推進ARM Server國產化及產業化也已納入“綠盟”發布的《綠色計算係統標準白皮書》中,成為更多大數據、雲計算、服務器廠家的參考模板。
郭晶認為,所謂的“綠盟”就是強調的是“綠色生態環境”,在此生態環境下,創造廠家多元化選擇,而Linaro協同ARM-based的服務器芯片及操作係統、內核軟件架構的開源設計,就可以帶給所有參與的會員廠家更高效的在“共享經濟工程”基礎上研發,共享common的底層開發及統一測試平台,並協助方案的成熟解難,免除企業內部不必要的重複開發成本和資源浪費,在基礎平台架構之上,各廠家又得以掌控差異化設計空間。
為了讓國產服務器業態自主研發實現 “換道超車”,中國電子根據產業發展需求,對接ARM生態體係,進行服務器係統管理、驅動程序數字簽名認證、驅動程序移植、服務器標準兼容型測試等相關工作,日前,也集結各領域專家於北京召開技術研討會。
中國市場必須“接地氣” 96Boards受ODM/OEM青睞
當然郭晶也不諱言,投入ARM-based內核開源研發工作需要長期性的戰略投入,對於大型芯片企業而言,一來是通過Linaro帶領各大廠商共同決策成立的合作項目管理進行開源研發的合作拓展,另一方麵也透過基礎架構的搭建,得以讓各廠商的開源設計成果貢獻到社區並逐漸成為業內參考設計的 “默認值”。這往往出於許多芯片公司市占率方麵的戰略性考量。而對中小型芯片設計公司來說,通過與業內的“大咖”偕同開發,也得以掌握技術趨勢,在研發領域實現“彎道超車”。
但畢竟投入開源設計是一個長期的布局過程,必須投入資源與時間成本。因此,針對中國ODM/OEM與更多係統廠家,以及需要更便捷參考設計架構的業者,Linaro也推出及完善了以ARM-based架構兼容32位元、64位元的參考設計 “公板”-96Boards。
96Boards是基於Linaro開源軟件平台打造的硬件開源社區。顧名思義,“96”來源於ARM “32”位與“64”位處理器。
96Boards全球產品與技術總監張暘博士介紹說,96Boards的初衷是方便業者從事基於ARM的軟件開發,隨著現在設計和製造SoC的門檻越來越低,周期越來越短,工程師以較低的價格訪問開發平台,有良好的底層軟件支持和開源社區支撐,能以最新、最好、最快的速度拿到ARM SoC及獲得最新的標準化軟件平台的支持。
96Boards基於IoT、消費類到企業級應用,都有相應的規格標準,並製定了對應的消費版(CE)、企業版(EE)和物聯網版本(IE),並有越來越多ODM/OEM廠商、設計及服務商加入開發最終產品。Linaro旗下獨立的96Boards全球成員已20家上下,還不包括大型芯片及操作係統廠商,其中大中華區貢獻超過50%。
18個多月前,96Boards Program才剛推出,當時隻有兩家公司開始嚐試,然而現今已經發布和正在研發中的已超過60多款不同的芯片在不同規格上的96Boards開放給大眾,而且數目仍在持續增加中。郭晶說,這對快速實現商用量產,掌握市場先機,滿足廠家更“接地氣”的需求 。

【IC製造】三星首款IoT處理器Exynos i T200進入量產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於22日表示,強化資安保護的首款物聯網(IoT)處理器Exynos i T200進入量產。
據韓媒每日經濟報導,該款IoT專用的Exynos i T200處理器采28納米高介電材料金屬閘極(High-K Metal Gate)製程,性能與效率都有所提升,采ARM Cortex-R4與Cortex-M0+雙核心架構,在不需要外加其它芯片下,可完成資料輸入與輸出與驅動麵板等作業。
此外,為提升IoT設備資安保護,Exynos i T200裝置有安全性子係統(Security Sub System)加密硬件,以堆疊物理反複製(Physically Unclonable Function)技術防止芯片遭到複製。

Exynos i T200處理器也經過Wi-Fi聯盟(WiFi Alliance)認證、微軟(Microsoft)Azure IoT認證,以及支持國際物聯網聯盟(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的IoTivity平台,運用範圍更廣。
三星電子係統LSI事業部戰略營銷組商務許國(音譯)表示,三星將持續開發多種Exynos解決方案,提供行動裝置、車用裝置、IoT等更多差異化運用方式。
— END —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hotbit交易平台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laxy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avive交易所官網最新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必安交易所app官網版安卓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富比特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美卡幣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16.3MB
下載
幣幣交易所app官網
其它軟件45.35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最新版本app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zbg交易所官方ios
其它軟件96.60MB
下載
拉菲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