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封閉到開放,由獨自作戰到共同闖天下,華為戰略轉型帶來的思考

發布時間:2020-03-02    瀏覽數:
從2019年到2020年,華為的轉變有目共睹,我認為華為是處於戰略轉型的關鍵時期,那麼華為的戰略轉型給我們哪些啟示呢?今天就聊聊這方麵的思考由外而內,華為的困境

2019年以來,由於顯而易見的外部原因,華為實際上麵臨非常大的困境。雖然明麵上華為的收益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甚至在2019年全年取得了8500億人民幣的收入,18%的業績增長,似乎美國卑劣手段已經破產,但是實際情況不是想象中那麼樂觀。

華為的業務還是受到了可見的巨大的影響,從2019年的收入來看,2019年的上半年華為的增長,是因為在美國沒動手之前還是增速很快的,P30等新手機的發布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但是到了2019年下半年,華為的業績已經以可見的速度下滑,國內撐起了一些,但是整體的增長已經放緩了。


由封閉到開放,由獨自作戰到共同闖天下,華為戰略轉型帶來的思考(1)

這裏的主要的原因是因為,2019年H1出現問題,在2019年H2及2020年會逐漸體現,所以華為雖然喊出了“備胎”的口號,並且在很多領域實際上取代了原有的使用美國元器件的設計,但是在還要一些其他的領域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例如穀歌允許用GMS就是終端的主要問題之一。

同時,美國的一些手段是循序漸進的,比如今天是25%限製,明天可能是10%,後天可能對華為的金融體係下手。這對華為的影響會越來越大,華為一方麵需要和時間賽跑,無時無刻解決越來越緊的環境因素,另一方麵就需要對原有的產業進行戰略的轉型。


由封閉到開放,由獨自作戰到共同闖天下,華為戰略轉型帶來的思考(2)

為什麼說華為需要戰略轉型?當然是因為被逼的。華為遭遇到這種情況對華為非常的不利,但是戰術上要藐視對手,實現突圍,而戰略上要求考慮越來越緊張的環境。所以華為采取了三種並行的策略。

第一個策略是戰術突圍,華為現在在很堅定的走這條路;第二個策略是戰略放棄,例如對一些小的不賺錢的產業華為會放棄,用於回籠資金聚焦並重點投入賺錢的產業;第三種策略是,當某個產業未來可能無法繼續走下去,但是又不想戰略放棄時,就需要戰略轉型。

華為的轉型,更開放的華為


正因為上述的原因,華為從2019年Q2開始迅速的進行產業聚焦和轉型。產業聚焦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放棄不賺錢的產業,集中力量進攻賺錢的產業,例如華為的海纜就被出售了,盡管已經是世界三大海纜公司之一,聚焦是轉型的戰略之一,適當的學會“戰略撤退”是任老板的要求。

由封閉到開放,由獨自作戰到共同闖天下,華為戰略轉型帶來的思考(3)

最重要的還是戰略轉型,就是產業大方向的調整,突入對手不可能封鎖的戰略方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華為下定決心做AIoT。這讓小米大為緊張,因為AIoT是小米未來業務增長的重要戰略,但是華為做AIoT一方麵是因為曆史趨勢使然,另一方麵是因為消費物聯網對技術的要求比較低,美國無論如何都阻止不了的,所以華為才會義無反顧的投入。

而對於華為來說,最重要的轉型是,華為本身由封閉轉向開放,很多朋友比較熟悉華為的終端的Hilink生態,就是對外開放的典型的例子。不僅僅是終端,而且華為在短短的幾個月期間,企業的戰略由單打獨鬥變為全麵開放,各個產品線都開始執行開放合作的戰略,這是前所未有的。

由封閉到開放,由獨自作戰到共同闖天下,華為戰略轉型帶來的思考(4)

過去的華為其實是封閉的,沒有什麼生態的概念。芯片自己用,服務器自己用,通信設備自己用,什麼都是自己用,直到涉及到了終端領域。但是自從去年美國開始動手以來,華為開放的非常徹底,例如華為雲產品,甚至說如果有企業願意一起扶持ARM服務器的生態,華為願意退出服務器的領域。

華為的服務器、華為的AI能力、華為的雲能力、華為的HMS、華為的鴻蒙、華為的物聯網,華為的5G產業,甚至華為的通信設備都在開放,這就意味著,整個華為實際上成為了“開放的華為”,而不是過去那個“封閉的華為”。

由封閉到開放,由獨自作戰到共同闖天下,華為戰略轉型帶來的思考(5)

依托於華為自己的全連接社會的願景,華為的各個產品線都在打造自己的全連接生態。華為非常積極的創建、牽頭、參與國內各個產業的聯盟,從芯片到具體的產品,華為與中國其他各個行業的企業一起,聯合打造最強大的行業的競爭力。

所以,這就是一種戰略轉型,由封閉到開放,這對整個中國科技產業,都是非常好的事情。華為的科技實力在國內的企業是領先的,尤其是通信和芯片,所以華為的開放,可以藉由華為的能力帶動全國的科技企業一起往前衝,增強各個行業科技產品的競爭力,提前實現華為“全連接社會”的願景

那麼普通企業可以學到什麼?

首先是居安思危的思想,尤其是硬件型的企業,或者是用到了美國的核心技術的企業,唇亡齒寒,連Github都不靠譜,還是得考慮備胎,這個備胎可以是技術的、存儲的、算法的或者其他。

其實華為的“備胎”並不是華為的首創,歐洲很多電信企業對供應商都有可延續性的要求,隻是相對中興,華為更好的執行了這個策略,並且在華為任總的思想指導下,完善的更加徹底,這就讓華為麵對突如其來的風暴,有了一定的底氣。

所以,學會未雨綢繆或者防患於未然,對一個企業是非常的重要的,尤其是現在的大環境情況下。

由封閉到開放,由獨自作戰到共同闖天下,華為戰略轉型帶來的思考(6)

其次我覺得需要深度學習的是,當一個科技企業遭遇危機時,應該做什麼?這個危機有可能是企業自己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外部的原因,那麼當一個企業遭遇危機時,企業需要像華為一樣,突破自我。

突破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自己原有的戰場提升競爭力,這可以叫做改進式的突破,另外一種是另外找尋一個戰場,這個叫顛覆式的突破,當然顛覆的是自己原來的產業。對於華為來說,自己的備胎,其實就是一種改善式的突破,因為華為實現了全麵的國產化,在原來的產業,開辟了另一片戰場。

由封閉到開放,由獨自作戰到共同闖天下,華為戰略轉型帶來的思考(7)

而華為的開放策略,其實就是一種顛覆式的突破,顛覆原來做產品的思維,由自己的單打獨鬥,變成抱團作戰,在對手無法企及的領域發展自己的新業務。對於企業戰略來說,顛覆式的突破更加重要,因為企業遲早會走到瓶頸,顛覆式的突破自己就是獲得新生的唯一的方法。

最後一個啟示是,現在已經不是封閉的時代,企業抱團出擊市場也許是最好的選擇。生態生態這個概念,有時候就有抱團的意思,尤其在某些行業。

上一篇:APP偷聽我們說話?這次,終於坐實了 下一篇:OPPO首款智能手表官宣!3月6日見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