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高層親口宣布放棄WP係統,不過是為早就“腦死亡”的WP生態終於開出一紙死亡證明。

文 | 嚴冬雪
10 月 9 日,微軟操作係統事業部全球副總裁Joe Belfiore在推特上表示,開發新的Windows移動操作係統功能及硬件,將不再是未來工作的重點。
Belfiore已在微軟工作 25 年,是Windows業務重要高管之一,被看作Windows Phone的代言人。他的這一表態,可能是沒有經過公關部門流程的。畢竟,在微軟內部,WP團隊多少已經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
更重要的是,早前,更重量級人物的表態也給了Belfiore勇氣去承認現實。 2016 年 9 月底,比爾·蓋茨在接受福布斯訪談時就表示:最近,我確實不再使用WP,改用了安卓係統手機。微軟現任CEO薩提亞·納德拉也在其新書《Hit Refresh》中公開宣稱,自己從一開始就反對收購諾基亞的這筆交易——盡管在內部而言,薩提亞對這次收購的反對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對外界而言,這條簡單的推特消息,意味著全球第三大手機係統走到了盡頭——在iOS和安卓的世界裏,WP份額早就接近於零,但官方的放棄終於宣布了它的死亡。
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的,還有微軟前任CEO鮑爾默。 2013 年 9 月,背負董事會不滿已久的鮑爾默孤注一擲收購了諾基亞手機業務,斥資 72 億美元。這項交易如同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鮑爾默,這位蓋茨的大學室友最終離開了CEO的職位。
收購案宣布 5 個月後,原主管雲業務的薩提亞上台,微軟也從重視“設備與服務公司”的鮑爾默時代走出,義無反顧地執行“移動為先,雲為先”的新戰略。
隨後,微軟又砸入 80 億美元以重組手機業務。但前後 152 億美元的投入,沒能帶來好結果,隻給薩提亞留下了一個巨大的財務黑洞。在收購後不到兩年的時間裏,諾基亞被微軟裁去了幾乎所有員工。 2015 年開始,作為WP係統旗艦機的Lumia係列不再出新品,WP生態持續惡化。
市場調研機構IDC公布的 2017 年一季度智能手機市場報告顯示,Windows Phone在全球範圍內隻有0.1%的市場份額,這一占比與Others持平,WP基本上也可以歸為Others之列了。相比之下,安卓的份額達到85%,iOS也有14.7%的份額。
在微軟 2017 年第三季度的財報裏,Windows手機業務的營利情況不再被提及。微軟也向媒體證實,他們已不會向手機業務注入更多的資金。
微軟的“作死”
想要維係一個移動係統生態,手機生產商、開發者、用戶三者缺一不可。
但WP恰好陷入了這樣一個惡性循環:用戶量基數低-開發者熱情不高-手機廠商跟進慢-用戶選擇少。大公司的曆史包袱、創始人情節裏的傲慢、管理者的交替,三大因素導致了這一惡性循環。
但對於微軟而言,在iOS和安卓的天下裏分一杯羹的野心,原本是有機會實現的。
2010 年,微軟首次推出Windows Phone手機操作係統。同年,蘋果已經出到iPhone4,這部最後一代由喬布斯發布的手機,也是iPhone的巔峰之作,屏幕領先安卓機 1 年以上,係統也完爆當時的安卓2.2,開創了其在移動端的霸主地位。彼時在中國,iPhone4 成為街機。與此同時,在開放的安卓平台上,開發者們從未停止競爭和創新。
2010 年 10 月,紐約,微軟公司CEO史蒂夫·鮑爾默發布了Windows Phone7 手機操作係統。
可以說,動手本來就晚的微軟,一入場就遇到勁敵。不過,當時,憑借著深厚的技術積累、人才優勢和財力支持,微軟仍有機會。
WP係統發布後, 2011 年,微軟選擇了戰略合作夥伴諾基亞。後者日薄西山,但勝在擁躉無數,如果經營得當,翻盤仍有可能。
但是,微軟卻開始“作死”。
戰略合作後的諾基亞,其Lumia係列手機搭載了微軟WP7 係統,為二分天下的智能手機市場帶來一陣新風,加上諾基亞厚重的用戶基礎,拓出了一線生機。
匪夷所思的是,微軟隨後宣布放棄WP7,全新推出的WP8 架構與WP7 不兼容,買了WP7 手機的用戶無法在原有設備上升級,必須選擇不升級,或者換手機。
WP7 到WP8 的這次不兼容升級,同時打擊了用戶、開發者和手機廠商。 2011 年,本就在走下坡路的諾基亞,靠WP7 手機重振的希望破滅,虧損14. 88 億歐元,這家百年企業迎來虧損元年。
更糟的是,對於應用開發者而言,他們也在曆經WP係統更迭的痛苦:幾乎每一代WP係統都與前一代不兼容,每次WP係統迭代,他們必須重寫App。而在iOS平台上,每次係統迭代,開發者們一般隻需要修改App裏新出現的bug。
“我們做了艱苦的努力,鼓勵第三方軟件開發者,支付了費用,甚至為他們開發軟件產品。但是用戶規模太少了,大部分軟件開發企業不願意在WP10 上投資。”Belfiore前兩天曾在推特上這樣回應網友提問。
是的,微軟確曾為此付出良多。麵對用戶的不滿,微軟曾出人出錢,想要輔助開發WP版支付寶的上線,卻沒有獲得支付寶的支持。就連WP版淘寶,都由微軟出錢找外包團隊出品。
但是,原本用戶量就極為有限的WP係統,還需要開發者反複重寫代碼,誰會對這樣的平台保持熱情呢?
2014 年,華為對外宣布取消推出Windows Phone手機的計劃,原因是Windows Phone手機不賺錢。華為國際媒體事務主管Joe Kelly向媒體表示,“我們沒有從Windows Phone上麵賺錢,沒有人能從Windows Phone上麵賺錢。”
2015 年,支付寶放棄對WP版的更新,建議用戶使用網頁端支付。 2017 年 9 月下旬,WP用戶登錄微信後,會收到報錯提醒,建議轉移至iOS或安卓係統,因為微信將停止對WP手機的支持。
如此生態之下,用戶忠誠度無從談起。如果說最開始選擇WP手機的,是一群諾基亞的“信仰粉”,微軟的“軟粉”,以及一撥願意看到手機係統攪局者的極客,那麼到後來,這群用戶再沒有了能堅守的陣地。
“微軟的曆史包袱實在太重了。”獨立IT分析師付亮對媒體稱。PC時代的巨頭希望能將桌麵優勢轉移到手機端,從而在移動時代贏得話語權。但是,微軟太大了,大公司的毛病,拖累了它的野心。微軟種類繁雜的曆代產品,養成了固化的產品思路,一味地尋求打通手機和PC各平台,打亂也拖慢了微軟適應市場的腳步。
事實上,直到 2016 年,微軟才在Win10M係統上做到手機和PC上通用,實現了其一直以來的宏大目標——然而,依然與此前的WP8、WP8. 1 完全不兼容……開發者們又必須重來一遍。

習慣了企業服務思維的微軟,似乎總在追求用一根線將手機連上屏幕,就能當電腦用。用微軟語言說,這樣很“酷”。可是,有多少用戶需要這樣的功能?
就連鮑爾默都在卸任後公開承認,“我們在Windows Phone係統上所犯下的錯誤是,一直在采取老一套的策略,比如軟件授權和其他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我們的變現模式有問題,我們的配送方式也有問題。然而,所有這些問題的源頭,都是因為我們沒有組建出新的能力。”
對微軟飽含感情、充滿創始人情節、如年輕時期的蓋茨一般傲慢的鮑爾默至少說對了一點:微軟尚未組建出新的能力,從PC霸主角色轉身,尾大不掉。高層搖擺不定的決策,決定了下屬員工發力的方向遊移。一幫最聰明的腦瓜未能被有機組織,錢和人都沒有流向該去的地方——或者說,高層們也一直未能確定這個“該去的方向”,而隻是在被動地尋找破局切口。
薩提亞則不一樣。雖已加入微軟 25 年,但他是個不折不扣的職業經理人,沒有創始人情節的桎梏在身。從一開始就反對收購諾基亞的他,麵向質疑時曾反問:目前iOS和安卓已經占據了優勢地位,全世界為何還需要第三個智能手機生態係統?
這種坦然接受錯過移動機遇的態度,在向來驕傲的老微軟人看來,多少難以接受。以至於有人甚至譏諷這位印裔CEO說,微軟已經不再是一家美國公司,而是印度公司。在這些人看來,美國精神象征著銳意冒險前行,而不是東方式妥協之下的選擇。
在 2016 年年度股東大會上,一些WP的粉絲股東對薩提亞發出詰問:微軟在iOS和安卓平台發布一些自有App諸如Pix、outlook,為何不在自家WP發布?公司對移動業務的停滯不前到底作何打算?
“我們融合與體驗這些設備的時機還沒到。”薩提亞以他慣有的笑麵示人,但立場堅定:不再持閉關政策,不再試圖拉攏用戶來WP平台,而是推動微軟旗下所有軟件發布在安卓、iOS和其他各平台——薩提亞稱其為“微軟排在第一優先級的目標”。
實事求是地說,所謂時機未到並非托辭。看看微軟目前發力的Hololens硬件設備,以及組建的業界罕見的 8000 人規模AI團隊,就知道這家公司已經拋開了移動時代的落後羞恥感,正義無反顧地投身AI時代,試圖在下一個時代占得先機。對於尚在起步階段的AI領域而言,一切的確才剛開始。等AI發展到移動互聯網當前的成熟程度,才是薩提亞口中融合與體驗所有移動設備的時機。
總的來說,薩提亞眼中的“移動”意義更寬泛,意指人類在所有設備上的移動,而不局限於現在的移動設備或一個單獨的設備。“對待移動設備我們沒有放棄,也沒有後退。”薩提亞強調。
這正是薩提亞治下的微軟“移動為先、雲為先”戰略的體現。而曾經的WP,則將成為曆史,微軟不再更新WP係統,隻繼續提供必要的BUG修複、安全更新等技術支持——交由人力更廉價的印度外包團隊,支出對於微軟可以忽略不計的百萬美元成本。

當然,薩提亞不是隻會裁員和省錢。 2016 年,微軟以 262 億美元收購職場社交巨頭Linkedln,以為其人才保培計劃護航。也許,正如薩提亞此前所說,諾基亞收購事件,除了 152 億美元的財務損失,微軟最大的損失來自人員方麵。
截至發稿,AI財經社尚未接到微軟對Belfiore這篇推文的官方回複。不論如何,身為高管,Belfiore能夠在推特如此發言,至少可以說明,薩提亞大概已經說服了那些持有異議的股東。
讓股東們更安心的,是坐落在西雅圖雷德蒙德微軟總部園區的 87 號樓,這個在微軟官網上被刻意隱去的大樓,是微軟的核心硬件實驗室,包括Surface、Hololens等明星產品都誕生於這棟樓。 87 號樓裏有“世界上最安靜的房間”,擺滿頭骨模型的3D建模實驗室……隻要微軟一天還在為這些頂級實驗室燒錢,股東們就不應懷疑微軟在此間的決心。
Surface項目管理高級總監Sheri Brassell告訴AI財經社, 87 號樓有 200 多人辦公,而整個微軟硬件團隊則有 2000 多人。
2000 多人的硬件團隊,加上 8000 餘人的人工智能團隊,隻因為WP的失敗,就論斷微軟放棄移動業務乃至放棄硬件,是不明智的。在今年 5 月,薩提亞仍在對外宣稱:“微軟會開發獨有的硬件設備,該設備會與現有的軟件功能進行區分,也可以在安卓和iOS係統使用。這才是微軟能夠幫助用戶最大限度地利用創新的地方。”
不過,薩提亞及微軟不應忽視的是:Surface銷量在下滑,但新一代產品遲遲未出。截至 2017 年第四財季,微軟個人計算業務營業收入為88. 2 億美元,同比下降2%。同時,根據IDC統計,由於PC市場持續低迷, 2014 年至 2016 年,Surface出貨量同比增速分別是27%、86%、-30%。
對於這種明星硬件產品,是進是退,會否淪為下一個Windows Phone?都是薩提亞需要做對決策的事情。畢竟,花在諾基亞身上 152 億美元的慘痛教訓不是小事。即使是巨人,也很難經得起下一個跟頭。

[AI財經社原創,《財經天下》周刊出品]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topcoin交易所
其它軟件163.85M
下載
滿幣交易所app最新版
其它軟件21.91MB
下載
滿幣網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21.91MB
下載
歐聯交易平台app
其它軟件38.13MB
下載
u幣交易app最新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kkcoin交易所手機版
其它軟件37.92MB
下載
可可交易平台app2024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22.9MB
下載
聚幣交易所官網
其它軟件50.16MB
下載
歐幣交易所app官方版蘋果版
其它軟件273.24MB
下載
幣包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