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微軟看到現在 Surface 產品麵對的讚譽和期待,再想想 5 年前這個產品線所麵臨的質疑,肯定會有些唏噓感慨。
在微軟內部,大大小小的產品如同過江之鯉,有的一開始就含著金鑰匙出生一路開掛,有的開始飽受質疑但最終能夠魚躍龍門,有的苦苦支撐還是被砍。Surface 產品大概屬於第二種。
尤其是 5 年前 Surface 產品線剛剛問世的時候,PC 產業已經進入了下降通道,那麼為什麼微軟還是毅然決然地進入這片不再增長的市場,為何 Surface 產品定位愈發高端,究竟微軟想把 Surface 賣給誰?
帶著這樣的問題,愛範兒和友媒一起在微軟中國總部專訪了微軟副總裁,市場營銷與消費者事業部、設備與混合現實市場營銷負責人伊麗莎白·哈姆倫。

為何造 Surface?
行業衰退下的大趨勢下,其實也蘊含著機會。
微軟和伊麗莎白·哈姆倫著眼的,是 PC 仍然是一個巨大市場,在這個大市場中有著許多針對不同需求的細分市場。她注意到,高端或是高性能設備的細分市場依然有很強勁的需求,是個健康的市場:
因此,在這些細分市場裏麵,微軟也是不遺餘力的持續創新,來打造下一代的高端 PC。在這方麵我們努力的代表作就是二合一類型產品。
雖然 Surface 開始的形態就是二合一產品,不過以初代 Surface 的表現來看,很難說很成功。那時候,英特爾的處理器功耗比控製得還不夠好,Windows RT 也不好用,續航差厚度高都不利於移動辦公。

整個 Surface 係列的拐點出現在 Surface Pro 3,這款厚度僅 9.1 毫米,比競爭對手 MacBook Air 更輕,續航滿足大半天辦公的產品終於像一款完全體了。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經曆前兩代 Surface 業務的虧損,到讓大眾熟悉並認可二合一產品,微軟說自己“努力的代表作就是二合一類型產品”並不為過。
更具體來說,伊麗莎白·哈姆倫認為:
微軟會仔細分析在整個 PC 市場中有哪些類別或者是哪些細分市場,是我們認為仍有很好的機會的。比如,我們認為二合一就是一個有機會、有機遇的細分市場。
又比如,我們會發現一些用戶對於特定的外觀設計或者是性能有要求,他們也代表了一部分具有增長機會的細分市場。
又比如說,一些用戶購買 PC 是用來玩遊戲的,而用於遊戲目的的 PC 設備的銷售也是挺不錯的。因此在整個 PC 市場中,還是會有一些細分市場表現是十分亮眼的。
我們在做 Surface 的時候就會仔細地挑選那些我們認為會有增長機會,並且發展態勢比較健康的細分市場。在這些細分市場裏麵仍然存在著強勁的客戶需求。這些客戶他們希望獲得全新的、體驗更好的、性能更加強勁的使用體驗。

為誰造 Surface?
由於伊麗莎白·哈姆倫其實更多負責的是市場營銷,回答方向並未集中在產品規劃層麵,所以在回答我關於“微軟是否會升級 Surface Studio 來和 iMac Pro 應戰”的問題時,實際上是回答了另外一個問題,即,微軟為誰造 Surface?
伊麗莎白·哈姆倫說:
我們通常在新的產品或者產品路線圖上的做法是,如果我們發現市場當中有用戶的特定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我們會想辦法通過持續的創新,為他們提供新的產品,來滿足這些未能被滿足的使用需求。
比如說我們有了 Surface 之後發現有一部分的客戶是想要用 Surface Laptop,我們就做了 Surface Laptop 這個筆記本電腦。
再比如說我們發現客戶對 Surface Book 係列的產品有更多需求時,我們又更新了我們的 Surface Book 係列產品。
因此微軟的做法是我們會按照市場當中消費者的需求來確定我們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方向,去滿足他們未被滿足的需求,並且根據這個方向來進行創新。

雖然之前在 Surface Pro 3 的發布會上,微軟把 MacBook Air 和 Surface Pro 3 放在天平的兩端來證明 Surface Pro 3 的輕薄;在發布 Surface Laptop 等產品的時候,MacBook Pro 13 多次也成為發布會演示的刀下冤魂。不過到了采訪中,伊麗莎白·哈姆倫對友商蘋果做太多的評論,隻是表示,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才是微軟造電腦的出發點。

為了進一步說明這個出發點,伊麗莎白·哈姆倫拿自己的需求來說明:
為什麼我自己會用 Surface Laptop?因為我很喜歡把這個東西放到我的腿上,我走到哪兒都可以用那樣的姿勢來使用我的硬件產品。可能有一些消費者像我一樣,希望把 Surface Pro 上有一些很好的功能,比如說觸屏、墨跡書寫和工藝製作能以筆記本電腦的方式呈現出來,所以我們後來又做了 Surface Laptop。
因此,我們是密切關注用戶的。我們會根據用戶的使用場景,例如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還是在工作當中使用,用戶的使用目的和使用習慣,再去不斷地擴大和豐富我們的產品線。包括我前麵提到的把一些很好的功能,把像工藝製作、觸屏、墨跡書寫這些功能拉進來。

當然,為何造電腦和為誰造電腦的邏輯,也有相通的地方:
Surface 產品雖然處於 PC 的大市場中,但 Surface 所針對的受眾十分清晰,考慮到它 800 美元以上的售價,很明顯的 Surface 主要麵對的是高端市場。

Surface 之後,是 MR
PC 仍是個大市場,微軟在此投入了大量兵力,從 Windows 10 到 Surface;手機硬件以及係統已經和微軟沒什麼關係,微軟現在專心做“最好的 iOS 開發商”;那麼未來的計算設備,微軟早已經開始準備了。
如果說 Surface Pro 係列是微軟為二合一設備做出的一個樣本的話,那麼 HoloLens 就是另外一個設備樣本,關於混合現實(MR)。
不過 HoloLens 高達 2 萬多元的售價明顯不是麵向普通消費者的,與微軟合作的惠普、戴爾、聯想和三星都推出了三四千元的混合現實設備要更親民一些。
那麼微軟有多重視 MR 業務呢?伊麗莎白·哈姆倫說:
在智能業務中,MR 將會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接觸點,進入到市場的一個點。所以說我們在這方麵還是會花很大的力氣,因為我們認為 MR 是代表著未來計算的一個方向。
我們公司 CEO 薩提亞寫的一本書裏麵也提到了微軟公司最看重的未來三大核心的平台,一個是 MR,第二個是人工智能,第三個是量子計算。所以很明顯,在微軟對於未來的展望中,MR 占據了很重要的部分。

在普通消費者角度,惠普戴爾三星聯想的 MR 設備麵世時間不太久,銷量還有限,HoloLens 則更集中在於行業應用層麵。看起來 HoloLens 自 2015 年發布以來就沒再繼續更新硬件了,不過在應用和軟件層麵,微軟和夥伴的合作就一直沒有停過。
Surface 及 HoloLens 產品中國戰略總監 Jared Andersen 介紹說:
去年 11 月份的時候我去了北京的 301 解放軍總醫院,在那裏兩位專家就向我非常詳細地解釋了他們是如何使用 HoloLens 來做背部、臀部和膝蓋的手術的。
我之所以感覺特別興奮,有兩個方麵的原因。
第一,HoloLens 給中國的醫生一種能夠為病患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和關懷的能力。
另一方麵,通過 HoloLens,他們可以實現遠程的醫療會診和手術指導,也就是說在大城市裏麵的這些專業的醫生通過 HoloLens 可以向一些偏遠地方的病患提供專業水平非常高的醫療服務,而沒有 HoloLens 這種遠程的醫療服務是不可能實現的。
Jared Andersen 認為 HoloLens 這類的設備的潛力就在這裏,互聯網的公開課讓沒有能力上哈佛耶魯等高等學府的人有機會接觸最好的教育;某種程度上,HoloLens 的作用也是類似。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hotbit交易平台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laxy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avive交易所官網最新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必安交易所app官網版安卓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富比特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美卡幣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16.3MB
下載
幣幣交易所app官網
其它軟件45.35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最新版本app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zbg交易所官方ios
其它軟件96.60MB
下載
拉菲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