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總是高估了未來兩年裏將發生的變化,過於低估了未來十年將發生的變化。
——比爾·蓋茨
剛剛過去的4月4日是微軟公司的42歲生日,微軟42歲了,股價也到了曆史新高,但是它已經不再是一家能夠影響全局的重要公司。

微軟上市以來的股價走勢
恰好在同一天,網站流量分析公司StatCounter發布了一份統計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3月份,Android操作係統的市場份額達到37.93%,而Windows為37.91%,首次降至第二位。

StatCounter發布的2012年3月-2017年3月全球操作係統市場份額
這不是一份操作係統保有量的市場份額數據,這隻是基於對全球250萬個網站所記錄的上網設備的統計而得出的操作係統市場份額,換句話說,這個數據反映的是,在全球活躍的上網設備中,Android已超過Windows成為第一大操作係統。它不是各操作係統真實裝機量的統計,但它證明了一個明確無誤的趨勢。“僅僅5年前,Android設備的網絡使用份額還隻有2.4%,”StatCounter的分析師說,“微軟的統治結束了。”
微軟的統治結束了。
不管曾經麵臨過多少爭議甚至非議,微軟是它那個時代信息技術的真正王者,它把比爾·蓋茨的“讓每個家庭每張桌子上都有一台電腦”的夢想變成了現實,它和英特爾一道締造了群星璀璨的PC硬件和軟件產業,構建了全世界最龐大的信息基礎設施,並間接促成了互聯網向大眾的普及。
我至今記得,1995年夏天,劃時代的Windows 95發布後,為了在第一時間用上這一操作係統,我和八一廠的一個朋友一起跑到中關村,花了我們兩個人差不多整整兩個月的工資,購買了熱氣騰騰剛出鍋的英文版Windows 95,以及王誌東開發的Windows中文支撐環境RichWin。當時,IBM正在中國市場大張旗鼓地推廣OS/2 Warp中文版,但應者寥寥。道理很簡單,IBM家大業大,PC操作係統這種小生意,輕輕鬆鬆就可以放棄,微軟則是生死係於此,絕不會輕言放棄。
事實也確實如此,2005年IBM宣布不再支持OS/2。
就像IBM一手促成了PC時代的到來,微軟也事實上推動了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就像IBM在它促成的PC時代被邊緣化了一樣,微軟也在它推動的互聯網時代被邊緣化了。在比爾·蓋茨發出《互聯網大潮》備忘錄之後,微軟贏得了瀏覽器,卻輸掉了整個互聯網。

1995年比爾·蓋茨發出《互聯網大潮》備忘錄
我曾是微軟的鐵粉,在幾乎所有場合為微軟辯護。我認為,針對微軟的所有反壟斷訴訟,都是一幫loser借手破壞自由市場,如果微軟有一天將會死去,也該是市場讓它死;開源社區將攻擊矛頭對準微軟,實在是有點過於自戀,都在弄操作係統,你弄得比微軟更好,更讓用戶滿意,不是比噴口水好多了?
但是,2005年,我放棄了MSN Messenger;2006年Google Docs發布後,我徹底放棄了微軟的Office;2008年購買了我的第一台MacBook Pro後,徹底放棄了Windows以及幾乎所有的微軟係軟件。在iPhone之前,我還做了很多年Windows CE的用戶,iPhone之後,買手機誰還會考慮微軟?我看微軟,如同看一個越來越遠去的背影,料微軟見我應如是。
我曾經以為微軟強大到,對手拿它沒轍,任何人都拿它沒轍。直到我可以非常輕鬆地放棄所有我曾經以為無法放棄的那些微軟產品,這時候才知道,蓋茨說“微軟離破產永遠隻有18個月”並非危言聳聽,微軟實際上要比它看上去脆弱得多。
2014年,執掌微軟14年的CEO鮑爾默宣布退休,很多人感慨,微軟白白失去了14年,我其實沒有什麼感覺,這家公司與我已經沒有太多聯係。微軟仍然是一家非常賺錢的公司,在新CEO的帶領下,微軟從過去Windows/Linux、Windows/Mac、Windows/Android這種陣營之爭中脫身,以更加輕巧務實的態度,處理所有的產品問題、市場問題和生意問題。投資者也回饋以積極的反應,微軟股價輕鬆突破十幾年前創下的曆史高點。
有時候我想,也許微軟會成為另一家IBM,一家年長的、規模巨大的、賺錢的公司。它仍然很重要,但不再被視為創新之源,不再引領產業,不再影響技術潮流。這事兒沒什麼悲情,但還是挺讓人唏噓的,就像看到少年時英俊瀟灑的偶像,老成了一個和藹可親的大白胖子。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芝麻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king交易所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瑞亞交易所最新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比特兒交易平台官網安卓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自由空間交易所最新
其它軟件71.3MB
下載
ar交易所平台
其它軟件183.57M
下載
blcc交易
其它軟件35.40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最新app官網版安卓
其它軟件288.1 MB
下載
zt交易所地址
其它軟件293 MB
下載
歐聯交易所官網最新版本
其它軟件31.86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