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向洋和宋昊旻,當這兩位身份完全不對等的當事人,出現在北京的首屆微軟人工智能大會的舞台上時,一種無形中溫暖的感動,讓冰冷的技術變得多了些人情味。
這一幕,是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人工智能及微軟研究事業部負責人沈向洋博士,和從一歲起就身患“終生聽力嚴重損傷”的南京工業大學的研究生宋昊旻,通過微軟語音服務現場進行的對話。

而此刻,正坐在台下的微軟全球資深技術院士黃學東博士,已經感動到幾乎落淚。“做了這麼多年的技術研究,我們的產品終於可以能做幫助每一個人解除語言障礙,這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前幾年有一句著名的話叫:人工智能和軟件正在吞噬世界。在阿爾法狗戰勝人類圍棋冠軍之後,業界也形成了一陣對人工智能未來的恐慌。在技術和人性之間,我們似乎麵臨抉擇,但今天微軟用這樣溫情的一幕,幫助我們給出了答案:人工智能可以很溫暖,人工智能要做到的就是讓我們有能力去選擇更好的生活。
這就是微軟,仍然是我們熟悉的改變世界的微軟。
打開認知層
我們知道,人工智能的主要發展方向分為三個層次:運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其中,感知,是指視覺、聽覺、觸覺等感知能力。隨著深度學習技術的發展和無人駕駛等場景,感知智能的進步非常明顯。而認知則是指“能理解會思考”。

黃學東坦言,如今在“感知”方麵,計算機視覺和語音識別進步都很大。但在“認知”方麵,進步還是有限的。比如機器翻譯,是位於感知到認知之間的一個過程,因為它可以“假裝”聽懂,翻譯出來的效果還不錯,但實際上它並沒有聽懂。
所以,微軟機器翻譯第一次達到了媲美人的水平,這是非常有曆史性意義的事。在宋昊旻的案例中,基於Micrsoft Translator打造的微軟語音服務,專門針對宋昊昱的聲音特點定製了語音識別模型,能夠以極高的準確度將他的語音實時轉換成文字,還能同步翻譯成英語或其它語言,從而真正實現了無障礙溝通。
據黃學東說,“目前微軟的語音技術賦能已經是世界最高水平。比如和小米生態鏈企業香蕉合作推出的魔芋翻譯器,物美價廉且技術極強,剛出來不到一個月,銷售基本遍布全國各大城市,而且常常是脫銷狀態。”同時,在本次大會上,微軟也正式發布了一項統一語音服務,其中包括針對特定人聲和環境噪音的可定製聲學模型、針對特定術語的語言模型和翻譯功能,以及能對發聲進行定製的文本到語音轉換功能等。目前,微軟在全球推出了覆蓋語音、視覺、語言、機器翻譯等功能的24項服務,目前已經有超過100萬開發者使用認知服務。
實際上,語音和語言是人類進化中重要的東西,而現在語音服務第一次在翻譯質量上超過專業水平,這對人類文明的進展是很重要的。但黃學東說,“認知”包括上下文推理,目前看,真正的自然語言理解還需要更長的路要走,那才是人工智能真正的皇冠。
讓智能從雲延伸到邊緣
在今年微軟的Build大會上,微軟CEO納德拉提到,計算無處不在、人工智能以及多感官、多設備體驗的發展將如何推動這一趨勢。他認為,智能雲和智能邊緣的時代即將來臨。

沈向洋也表示,在這樣的新時代,微軟有了全新的世界觀,那就是:智能雲和智能邊緣。尤其是在物聯網時代,雲與邊緣設備在智能化應用上的融合與統一將是工業互聯網實現的關鍵。
對此,微軟雲計算與人工智能事業部全球資深副總裁郭昱廷說,“智能雲和智能邊緣的關係肯定是相輔相成的。首先,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到雲上去做,如果能在手機上做到當然也很好,因為反應更快,也更方便。但是,也是因為在邊緣端,尤其是在物聯網方麵,我們能做到的智能化還十分有限。”
這也是為什麼微軟會將很大的精力投入到物聯網當中,Azure正在成為一個為全球50個地區提供雲服務的世界計算機,微軟的智能雲就像是一部超級大腦,而微軟又通過Azure Stack上的Azure IoT Hub與設備管理、Azure Sphere和Azure Time Series Insight,為網絡邊緣提供智能服務。
例如石油開發公司同時使用Azure公有雲和Azure Stack可以按照辦公地點靈活分配計算資源。再比如,無人機或其它工業裝備通過Azure IoT Edge可以無需連接到雲,就能做出快速的響應和處理。大疆也展示了與微軟的合作,利用Azure IoT Edge和微軟人工智能服務,大疆開發出適用於農業、建築行業、公共安全及更多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
郭昱廷用一個簡單的例子形容了智能雲與智能邊緣結合的優勢,“現在很多語音識別就是這樣做的:在本地有一個識別器,在雲上另外有一個識別器,兩邊同時一起做,最後把兩個結果結合,出來的結果比隻靠雲或者隻靠終端邊緣裝置做得更好。”
我們知道,智能雲是通過雲計算來訓練人工智能,通常需要很多的數據,加上很強的算法,和很強的運算能力,所以這個過程在雲上做比較合理。但是,在執行的時候,確實在邊緣設備上更加方便。這就是微軟推動智能化從雲延伸到邊緣,並讓智能雲與智能邊緣在應用上融合的價值。
換句話說:智能雲相當於人的大腦,是物聯網的神經中樞。智能邊緣則是觸手,直接促進物聯網全麵升級。
領跑全球人工智能,微軟的價值觀有何不同
其實從認知智能的領先,到對智能雲與智能邊緣的融合,已經不難得出結論,微軟正在全麵領跑人工智能。
第一個原因,在於微軟對企業市場的長期耕耘。
如郭昱廷所說,微軟是當今業界少數的“產品有廣度、技術有深度”的公司。微軟的產品線非常廣,技術也非常深,微軟跟企業的關係不是隻有Office或者Windows,還有雲服務、人工智能,也有消費級的產品。在企業市場,這20多年來微軟跟企業建立了非常緊密的關係,這是微軟的競爭優勢。
的確,微軟之所以在這兩年的雲計算業務增長速度上持續超越AWS,最核心的原因就在於對企業客戶群的理解。“微軟20多年來持之以恒地深耕企業用戶,無論從合規、安全、可用性這些方麵的表現,都對企業的需求非常重視,因為我們知道企業用戶的要求非常高。”郭昱廷說。

第二個原因,是微軟對人工智能技術生態的打造。
這次大會上,沈向洋宣布,微軟正與中國在AI領域展開全方位的合作,將推出“3個100”計劃,並成立在線人工智能學院,為廣大AI人才提供免費授課培訓。其中,“3個100”計劃是指,將篩選Azure機器學習等100項微軟人工智能開發工具,與100位企業開發者和科學家,共同創造出100個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和落地場景。
我們都知道,微軟一直是全球人工智能行業的黃埔軍校,在國內外的互聯網巨頭的核心技術領軍人物大都是微軟出身。這也從一個側麵證明了微軟人工智能技術能力對全球AI產業進步起到的貢獻。據了解,微軟在中國擁有40萬開發者,其中超過10萬人在使用微軟AI進行開發,推出在線人工智能學院,微軟的目標是一年內培養出10萬餘名人工智能人才。
我們每個人都不是第一天認識微軟,但微軟給我們的感受卻是每一天都在發生變化,作為全球科技領域中,唯一一個橫跨人電腦時代、雲計算時代和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並在每個時代都能處在領導者地位的,似乎隻有微軟。讓人工智能帶著溫度去改變世界,讓我們繼續期待微軟。
文/鄭凱
科技正能量,推動新科技
本文來自科技正能量,創業家係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關注創業家公眾號(ID:chuangyejia),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吉事辦app官方最新版
生活實用45.4M
下載
猿題庫最新版
辦公學習102.77M
下載
芝麻交易所gate
其它軟件268MB
下載
抹茶交易app
其它軟件31.45MB
下載
芝麻交易所最新版本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one數字貨幣交易所5.1.9最新版
其它軟件49.33M
下載
zb交易所手機app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ght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168.21M
下載
芝麻交易所ios蘋果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zt交易所包
其它軟件273.2 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