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曾是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1999年就曾創造過6205.8億美元的階段性市值記錄。可惜,因為錯過了移動互聯網時代,這家巨頭的市值一落千丈,逐漸萎縮到3000億美元以下的水平。麵對這個沒落的帝國,媒體一度稱之為“燙手山芋”。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經過幾個月的博弈,於2014年1月被董事會正式任命為新任CEO。自此,上台後的納德拉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並成功讓微軟的市值重回第一陣營,與蘋果、亞馬遜和穀歌等並駕齊驅。
那如何讓微軟再度成為一家有影響力的公司?為什麼修複公司文化,重新找回使命感很重要?對此,納德拉有話說。
今年7月,微軟發出了一份亮眼的財報——各業務線全麵爆發,漲勢喜人超出預期。財報公布後,微軟股票盤後一度大漲5%。而就其過去一年的表現,微軟市值更是上漲了40%,成績斐然。而就在財報發布6天後,納德拉停下了奔波的腳步,轉而去“黑客馬拉鬆”(Microsoft Hackathon)活動上傾聽員工的聲音。
據了解,這是微軟在雷蒙德總部發起的一項活動,為期3天,超過23,500名員工參與,目的是為了激發員工使用新方式思考工作。趁著這個機會,不少員工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比如,一個團隊開發了一個用金箔鑲嵌的帶有傳感器的數字紋身,如果將其用到人的皮膚上,有朝一日就能實現通過輕拍紋身完成開燈、放音樂等動作;還有一個團隊升級了該公司Seeing AI應用程序的功能,可將手機攝像頭作為光學字符識別設備,把菜單和其他文本用語音表達出來,以幫助視力受損的人。
納德拉認真傾聽每個人的聲音,身旁的桌上到處都是筆記本電腦,Talking Rain旗下的Sparkling Ice飲料(微軟的客戶)。最醒目的是一個3英寸高的銀色玩具機器人,身上寫著“2018 黑客馬拉鬆”的字樣。

事實上,在2014年2月正式出任微軟CEO後,納德拉就一直夢想著這場被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黑客馬拉鬆”。隻不過,在過去的5年裏,雖然出現了成千上萬的項目,但隻有少數幾個能激發出主流產品的靈感。至少,從目前的情況看,大多數能改變世界的想法並不是微軟投入了很多資金的商業技術。
但這也不影響納德拉對黑客馬拉鬆的熱情,對他來說,這個活動還有另一個目的:將微軟塑造成一個現代公司,改變其僵化、等級森嚴、傲慢的文化。這也是在他成為微軟第三任首席執行官後的首要任務。他還表示,CEO中的C應該代表文化(culture)。對納德拉來說,使命感和文化是公司的兩大支柱。對於任何一家機構、組織來說,這兩部分都是持久性支柱。
他說:“能夠讓我們始終如一地做到這一點的就是文化。這就是我為何說我們需要創造必要條件,通過改進文化實現我們使命的原因,即便設計的文化不像你要實現部分目標那樣。”
盡管微軟被認為是曆史上最成功的的科技公司之一,但自從與移動、搜索以及社交網絡領域失之交臂後,微軟經曆了漫長的低落期。此外,在外界看來,微軟內部存在一種有毒的文化,主要以明爭暗鬥為主。所以,人們認為,微軟成為了一個正在沒落的傳奇。
幫助沒落的傳奇尋找“使命感”微軟的競爭對手,像蘋果、穀歌和Facebook等都被視為科技的創新者,這代人在沒有使用過微軟產品的情況下,成長起來了。那究竟納德拉想在黑客馬拉鬆活動上想尋找什麼呢?
“當你非常成功的時候,總會遇到這種情況——與自己最初的成功相差萬裏。1992年,我們甚至還常常談到我們的使命,比如,讓每個家庭、每個桌子上擁有一台PC。不過,還沒到那個10年的末期,我們差不多就完成了這一使命。”納德拉表示,“那麼接下來呢?下一個使命是什麼?這讓我們在使命的營銷口號上可能存在混亂。因此,我想重新找回使命感。”
找回使命感,首先要了解一下微軟現在的轉變,以及為什麼員工會相信納德拉的領導會繼續為微軟帶來持續的成功。已在微軟工作了20個年頭的首席設計師Asta Roseway表示,如果是在幾年前,她提出來的金箔數字紋身項目根本就沒有討論的餘地,“但現在我們正朝著有創造力的方向發展”。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隻要有PC,就有微軟。其DOS、Windows以及Office產品為數十億的PC提供了動力,並引導了現代科技時代。而在出現了網景通信公司(Netscape Communications)的瀏覽器以及萬維網(World Wide Web)後,比爾·蓋茨重新將公司定位為“互聯網浪潮”,並最終在網絡革命中捍衛了微軟的領導地位。

微軟從Windows對桌麵操作係統的壟斷以及office應用和IE中獲得了數十億美元,但蘋果等競爭對手卻在邊緣掙紮。21世紀初,極客文化的出現讓事情發生了轉變,他們開始批評微軟的獲利方式。2004年,穀歌上市,作為對微軟的全民公投,它確立了一種企業精神:不作惡(不過2015年穀歌被指在搜索引擎領域存在壟斷行為,該公司將這一說法從其行為準則中刪除,改為“做正確的事”)。
隨後,在智能手機、搜索引擎和社交網絡中,微軟錯過了三次重大的技術轉變,導致穀歌搜索、蘋果iPhone以及Facebook各成一霸。而在微軟經曆了45億美元收購雅虎以及72億美元收購諾基亞等失誤決定後,納德拉決定重寫微軟“代碼”。
加入微軟,讓其他人酷起來2017年,納德拉在其新書《Hit Refresh》中分享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以及深入談論了讓微軟成為一個更具同情心的公司的計劃。同時,納德拉也承認自己缺乏領導力,因為受到斯坦福大學Carol Dweck教授的影響,他認為:“我們正在追求的東西,就代表我們是不完美的,我們要永遠保持這種狀態。”
此外,納德拉的領導哲學在於,領導一家因嫉妒蘋果和穀歌的成功而有所改變的公司,不會讓我們走的太遠,也不會實現真正的複興。與蓋茨和鮑爾默時代思維相比,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而這種轉變,也出現在微軟的產品中。
幾年前,微軟的產品幾乎樣樣與Windows有關係,而在今天,用戶可以在iPad、Android設備上運行Office應用了。當然,在Mac上使用微軟的Visual Studio編碼工具也成為了可能。今年早些時候,微軟還花了75億美元收購了GitHub,這是一個開發者服務,其開源、代碼共享的理念曾被認為是微軟的對立麵。
正是因為微軟的這種新思維方式,負責企業發展和監督收購的佩吉·約翰遜(Peggy Johnson)決定從供職了25年的高通離職,並於2014年加入微軟。她表示,自己的“意外決定”就源於納德拉允許在蘋果iOS與穀歌Android係統上運行Office軟件。而佩吉·約翰遜也成為了納德拉任CEO後,第一個雇傭的員工。

實際上,納德拉的這一決定也意味著公司必須遠離其核心業務,重新探索客戶真正需要的東西。這是一步險棋。納德拉一貫秉承“由外而內”的觀點,並將其與合作夥伴的關係視為“在共同價值和可接受度中尋找盈利能力,共同打造新的產品”。這一觀念很容易與其他人產生共鳴,促進微軟的進步。
不過,納德拉稱,對於想要到一家酷公司工作的人來說,微軟不是一個好選擇。微軟的目標是讓其他人做酷的事情。
納德拉比庫克更有遠見,但不像馬斯克那樣瘋狂納德拉出生於印度海得拉巴,當時印度正在重塑自己作為一個獨立國家的地位。年輕時候的納德拉對計算機很著迷,21歲的時候開始了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分校學習計算機科學的經曆。1990年,他加入了太陽微係統公司,兩年後,加入微軟。眾所周知,納德拉曾放棄了綠卡,轉而申請H1B簽證,隻為讓妻子Anu更容易進入美國。
對此,納德拉表示,美國需要接受“開明的”移民政策,才能保持競爭力。他說道,“我自己本身就是美國兩項事物下的產物,一個是美國的技術幫助我成長,另一個美國的移民政策讓我實現了夢想。盡管前路充滿挑戰,但這個確實是隻能在美國發生的事情。”所以,對美國來說,移民政策仍是一個絕對的優勢。
此前,納德拉也不是一個很有同情心的人。有資料顯示,在他加入微軟之前被問及,如果在馬路上遇到一個哭泣的孩子該怎麼辦。納德拉毫不猶豫的說打911。當時的采訪者告訴他,你需要一些同理心,如果孩子在街上哭,請把他抱起來。
現在,納德拉的使命就是教會微軟去擁抱他自己努力實現的同理心。於是,在接手領導這個高級團隊的時候,納德拉要求每個人都去閱讀馬歇爾·盧森堡的《非暴力溝通》(Marshall Rosenberg's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這是一本關於和諧共處、促進合作的著作,納德拉希望高官們能相互支持,而不是互相攻擊。自此,以往因激烈的攻擊而出名的會議變為了鼓勵會議。這也成為了微軟改變企業文化的第一個明顯的信號。
此後,在要求公司擁抱社會良知的員工的敦促下,納德拉和他的團隊在移民和隱私問題上公開立場,特別是支持蘋果2016年對抗FBI要求繞過iPhone安全獲取資料的要求,並將隱私定義為人權。另外,微軟還摒棄了微軟此前“Microsoft Knows Best”的想法,真正“癡迷於”關注客戶的問題以及用戶對其產品的看法。

毫無疑問,關注客戶,關注自己扮演什麼覺得以及更好的理解自家產品和服務,對微軟來說是最明顯的最重要的一個變化。
不過,納德拉也並不是全無過錯,至少就女性平等問題上,曾有過“不合適”的回答。前微軟董事會成員、哈維姆德學院(Harvey Mudd College)校長瑪麗亞•克拉維(Maria Klawe)詢問了他對尋求加薪的女性的建議。當時納德拉稱在努力的過程中,係統會做出正確的加薪決定的。對此,不僅僅是瑪麗亞•克拉維,整個科技行業都譴責了他的回答。
如今,納德拉本人也認為自己當時的反應是荒謬的,並對未能認識到女性在職場偏見中是受害者表示歉意。從那以後,他一直致力於縮小性別收入差異,同時,公司還會發布更多關於多樣性和包容性的數據。去年11月,微軟表示,目前女性員工占比27.3%,高於2016年的25.8%。不過,這一增長也主要是微軟收購領英所推動的,如果沒有這些,微軟女性員工數量在一年內幾乎沒什麼變化。
微軟的下一步發展:為所有人“編碼”的使命如今,微軟已經從一個超級競爭的“毛毛蟲”進化為了一個更友善更溫和的“蝴蝶”。那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對這個問題,似乎也是微軟想要回答的問題。對納德拉來說,他希望微軟的產品能成為所有人生活的一部分,或許用戶不再使用Windows電腦了,但可以在iPad Pro上通過他們的產品編輯文檔。也許人們不使用微軟Cortana,但也許下次在撥打人工服務時,Cortana能幫助他們盡快解決問題。
此外,微軟可能(或可能不會)將其價值5,000美元的HoloLens增強現實係統向消費者開放。但微軟還是相信AR將改變企業,從數據可視化的方式到培訓應用。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大批用戶購買微軟Surface,但納德拉已經獲得了商界的廣泛支持。
Technalysis Research的創始人兼首席分析師Bob O'Donnell表示,納德拉“做得很好,但沒人完美。納德拉要比庫克更有遠見,但不像馬斯克那樣瘋狂。也許他有點像皮查伊,但是比皮查伊更具協作性。”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熱幣交易所app官方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btcc交易平台安卓版
其它軟件45.17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app官方手機版蘋果
其它軟件77.35MB
下載
zb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ios
其它軟件77.35MB
下載
qz交易所官方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蘋果官網ios
其它軟件77.35MB
下載
bigone交易所最新版
其它軟件30.89MB
下載
歐意交易平台app蘋果版安卓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歐幣交易所app手機版蘋果版
其它軟件273.24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