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一直是個“小而美”的“力氣活”。說小而美,是因為成本低利潤高,但相對分散規模小,幾乎人人都能當攝影師,真正能賺錢的寥寥無幾,如果已經是有了個人工作室,在業內那都是大家。
“力氣活”是攝影的人,不僅要背負著沉重的器材完成拍攝工作,同時還要兼顧有著後期製作能力。你以為這就完了,若沒點營銷和商務運營能力,想在攝影上玩出名堂簡直白搭。
報告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攝影行業總收入3168.7億元,同比增長17.1%。這還僅僅是聚焦傳統影像領域,而隨著現在“互聯網+攝影旅遊”等新形態的出現,攝影行業“價值窪地”正在凸顯。

VPhoto創始人兼CTO陳文輝
這裏VPhoto通過技術創新而衍生出的影像行業新物種。“VPhoto就是一個針對專業影像服務行業的垂直平台—即時影像共享服務平台”,這就是VPhoto創始人兼CTO陳文輝對於公司的定義與定位。
自建雲+自研智能硬件=攝影我們是認真的
VPhoto最重要的兩個特點就是“即時”和“共享”。如照片5秒鍾上傳雲端,5分鍾修好快速分享,雲視頻可以實現拍攝後一小時內出片。從VPhoto給出的一係列數據看出,快速出片的好處就是加速了優質影像內容的傳播,實現了百萬乃至千萬級的曝光。
如此背後是一係列技術堆棧的結果。陳文輝表示,Vphoto成功背後就是靠著自研智能硬件+自建雲為其核心技術。就在2019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Vphoto推出了自家第六代的智能硬件——VBox 6。相比較前代產品,其采用了更加輕巧的外觀設計;支持多種網絡接入;人性化體驗設計;無需拆卸,與相機一體化;邊拍邊充,無限續航。

2019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Vphoto推出第六代的智能硬件——VBox 6
自研智能硬件再難也要上。陳文輝表示,我們一開始並不想做硬件,因為太重。但是這市場上無線傳輸器材雖然很多,但做的很爛。因此我們隻能自己來。
真正做硬件時才發現,開發反而是最容易的,難點就是在供應鏈上,陳文輝說道。“一開始沒有代工廠商肯跟我們合作,因為量小,並且線材等質量要求還高,就拿剛剛發的VBox 上與相機鏈接線來講,一開始僅要求做幾千條,而代工廠那邊一條生產線,一個小時就跑完了。我們也是在VBox 5獲得巨大成功後,才逐漸穩定了跟現在供應鏈的關係”。
對於Vbox這款產品的亮點很多,之所以它能實現如此快的傳輸速度,除了應用很多網絡連接技術外,更多的設計邏輯選擇。陳文輝說,“首先是從源頭上就減小了數據量,即廢片我們是不傳的,另一方麵是就是我們選用了更高效的編碼器,圖像壓縮後體積比jpg還要小,由於我們是一個閉環,即VBox端我們用的專用格式傳輸到後台,然後會自動還原成原有格式顯示,以及分發。”
不僅如此,VBox還運用了CDN裏麵很多網絡優化的技術的。這主要源於陳文輝自己的創業前的技術背景有關。“我們早在這之前已經是國內幾家大的CDN供應商之一”,陳文輝說。
因此,VBox不僅可以做到快速傳輸,同時也能較少的占用網絡資源。陳文輝表示,網絡舉包率我們目前是做到50%,其實做90%也行,但是90%的話那其實沒什麼意義。如果現實場景下一百兆甚至一千兆全給你耗盡,那就很難保證大家還能分享,因此做50%舉包率已經足以。
對於自建雲,這個其實是有技術難點的,物與物的交互,人與物的交互,以及更深入的互聯、更敏捷快速的交付、更有效地擁抱未來的不確定性等等。而Vphoto做自建雲時,陳文輝自己心裏也清楚,並且他還很樂意去接受這個挑戰。
一方麵是,陳文輝有一個自己創業背景。“我是有十幾年的技術經驗,可以全程跟下來並且有這個兜底的能力,因此我們才敢做自建雲。另外服務器的硬件采購,還有帶寬和電力這個大家都差不多,行業各種資源積累我也很清楚”。
另一方麵是,成本優勢。陳文輝表示,我們為什麼成本優勢這麼大?因為我們隻有一個應用,以及一個用戶需求附加成本。“早期也是從阿裏雲開始,現在還有一部分業務在阿裏雲上麵,但是現在已經過了那個平衡點,就是以自建為主”,陳文輝說。“我沒有養2萬多人,他們要麵臨各種用戶各種可能的問題要解決,所以他(阿裏雲)有銷售,還有產品專家,有客服,因此附加成本極高,而我隻有一個應用、一個用戶附加成本。
“一個是成本,一個是數據安全,一個是數據中立,做完這三方麵之後,隻要一過了那個平衡點,自建雲就是賺錢的”,陳文輝說。
可以說,通過自研智能硬件+自建雲的方式搭建起了影像行業唯一一家底層數據閉環的平台。VBox作為即時影像協作解決方案終端設備,可接入專業相機和攝像機,將超大體量商業照片、視頻資料秒級同步至雲端管理。在雲端後台上,修圖師、剪輯師更能通過平台協作,隨時隨地進行專業的影像後期處理工作。這種自動化流程對傳統攝影市場而言是一次全麵革新。
VPhoto的“護城河”並不是VBox
早前VPhoto剛起步時,由於受製於規模以及對質量的精益求精。因此隻有職業攝影師在通過認證備案後,才能成為Vphoto的一員,並通支付押金形式來使用VBox產品。這讓很多人認為VBox是Vphoto的“護城河”。
其實,在陳文輝看來,VBox更多的是技術上創新產品,而真正護城河則是來自有以下幾點。
首先,自研智能硬件上供應鏈門檻高,這就讓很多競爭對手望而卻步。陳文輝說道:“像智能硬件,它供應鏈門檻是非常高的,一個新創業的機構,它也會麵臨我16年沒有供應商給我做的這個情況”。
第二點來自於自建雲平台,“自建雲的水也比較深,雲計算或者是雲平台扔個幾千萬這個什麼都看不到,同時還要有很強的技術積累。所以其實有積累的前提下,我才敢啟動Vphoto這個東西”。
最後一點才是關鍵,即業務模型。也就是那個‘海底撈你學不會那部分’。陳文輝說道,“它的流程的一些關鍵點,每個角色的屬性以及這些東西都是摸索出來的。這些都必須到你逐漸認識到問題,到最終有解決方案,才有可能結構化的把它實現,然後實現之後才有擴展性”。
VPhoto從成立到現在經過三年的發展,這裏“我們的架構師是分業務架構師和技術架構師的”,也就是說我們的業務模型已經初具規模,陳文輝說,“這一整套的東西,若不花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加投入很多資源以及實際采購則是你得不到的。是你複製不了的”。
除了業務模型外,自建雲上的後台係統同樣是VPhoto在競爭中的利器。“因為攝影的話,你要先把各種人湊到一起,還能讓它線上和線下有效協作,這一塊是最難的”,陳文輝說。

VPhoto創始人兼CTO陳文輝接受zol獨家專訪
回望Vphoto 創業——矽穀都沒有這樣“重”的項目
從陳文輝的履曆上看,他並沒有跟攝影相關的背景,相反則是一個“技術大拿”。對於Vphoto這個創業項目,陳文輝回憶起創業經曆也是表示非常“偶然”。
“開始做接觸到攝影是應該說還是蠻偶然的,就是生二寶的時候在美國體驗了四維彩超,體驗之後,我覺得這個業務很好,後來就引進中國了,這也是我第二次創業”,陳文輝說。
“現在回頭看的話,其實Vphoto這個項目是非常重的。一方麵是整個技術平台非常龐大,是真正的全棧智能硬件自建雲,內涵核心業務需求,以及常規的業務係統,還要對接各個端。另一個非技術方麵則更重,線上線下的運營我們還麵向兩端,所以這是一個非常重的項目”,陳文輝說。
並且陳文輝還特意強調“15年和16年在矽穀還做了考察,現在回頭看矽穀都沒有這麼重的項目”。
對於攝影未來,陳文輝則非常看好。“商務部的16年的報告顯示,人像攝影就3000多億市場規模”。對於Vphoto來講,現階段是做toB,但是我們攝影這個業務其實是不分B和C的.
2019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Vphoto推出了自家第六代的智能硬件——VBox 6,同時陳文輝還表示,這款產品也即將麵向普通用戶進行發售。同時“互聯網+攝影旅遊”等也會成為未來關注焦點。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芝麻交易所官網蘋果手機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幣王交易所app蘋果
其它軟件47.98MB
下載
吉事辦app官方最新版
生活實用45.4M
下載
猿題庫最新版
辦公學習102.77M
下載
芝麻交易所gate
其它軟件268MB
下載
抹茶交易app
其它軟件31.45MB
下載
芝麻交易所最新版本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one數字貨幣交易所5.1.9最新版
其它軟件49.33M
下載
zb交易所手機app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ght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168.2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