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財富》雜誌將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評為年度商業人物,這是一種褒獎。回看微軟走的路,開始時很順利,然後碰到諸多麻煩,現在又回歸正軌。
為什麼微軟能複興?背後並非沒有原因。大約5年前,納德拉做出一些明智的決定和投資,最終幫助微軟在雲世界獲得成功。在短短的時間內,微軟從靜態硬件、On-premise(本地部署)銷售轉向基於付費訂閱的雲模式。
這一轉變意義重大,我們來分析一下。

在Technology-as-a-Service Playbook:How to Grow a Profitable Subion Business(技術即服務業務指導手冊:如何培育可盈利的訂閱式服務商業模式)一書中,Thomas Lah和J.B. Wood將企業從On-premise銷售模式向SaaS模式形容為“吞魚”,就是說企業營收曲線會暫時掉到運營費用曲線之下,然後再次攀升並超越。
當傳統企業的模式發生轉變,由資產采購模式向付費訂閱模式轉變時,這條魚就會出現。在轉變過程中,企業連貫幾個季度出現不正常,此時營收下滑,因為原來有很多訂單來自大企業,它們提前付費,現在呢?它們被循環訂閱付費取代,不會提前支付巨額費用。許多大企業都曾出現過這樣的變化,比如Adobe、思科、軟件公司PTC。
當企業營收減少時,它必須向新技術新架構投資,這樣才能打造付費訂閱模式。本來營收大於成本,結果因為短期內成本飛速上升,費用超過收入。不過不要擔心,投資與重組能提高效率,轉變完成之後,營收增長速度會進一步提高。所以我們會看到魚一樣的曲線。

書中還說,管理團隊喜歡盯著季度數據看,他們並不喜歡這條魚。如果能避開這條魚,他們會想盡辦法避開。畢竟管理層要考慮董事會、投資者、媒體、分析師。
什麼都不做是一個陷阱,在高度競爭的市場尤其如此。大企業往往會淪為成功的庸才,碌碌無為,繼續擁抱暫時盈利的營收模式,但這種模式最終會失敗。正如Wood在書中所說的:“新進入者顛覆市場,盈利的老玩家似乎停滯不前,它們不願意破壞賺錢的經濟引擎,直到客戶開始減少,營收開始下滑,它們才被迫采取行動。”

微軟從On-premise模式轉向SaaS並不是直接完成的,推動因素有很多,在5年的時間裏,微軟做出一些戰略性決定,在短期內投入更多費用,以求獲得長遠增長。
微軟股價先是略有增長,到了從2014年年中至2016年年中,微軟股價似乎停止增長,然後才開始恢複到穩定增長狀態。
如果看看當時的開支與營收,就能找到這條“魚”。

魚兩側的隆起代表費用增加,為什麼增加?原因很多。納德拉擴大開支,增加研發費用,搭建服務器基礎設施,組建服務性現場團隊。微軟深知,要向雲模式轉移,必須投資。納德拉拋棄平板、手機,向數據中心、服務投資。

魚的肚子代表營收下滑,當微軟從產品向服務轉移時,營收下滑。不過下滑隻是計劃的一部分。2016年年中營收開始攀升,股價也開始上升。我們應該相信,在這段時間內,微軟正在轉型,而且是有計劃的。
企業之所以成功,並非沒有原因。它們大膽投資,追求長遠市場趨勢,占據優勢,但這樣做是有代價的:在短期內成本會上升,市場會排斥。按照麥肯錫的說法,就是企業要為數字變革做計劃。

這種模式不隻適合軟件企業和科技企業,汽車製造商、包裝消費品公司都合適,未來公司想增長,數字付費訂閱模式是根本,想確立新模式,先要完成短期投資、短期重組。現在全球都在由產品向服務轉移,同樣的模式適合所有企業。微軟隻是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
總之,納德拉成功吞下這條魚,讓微軟再次光芒四射。
譯者:小兵手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薄餅交易所app地址中文版
其它軟件287.34 MB
下載
gate.io蘋果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287.34 MB
下載
ambc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hopoo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18.98MB
下載
比特國際數字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163.20M
下載
安幣交易所app最新版官方
其它軟件178.1M
下載
v8國際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中幣交易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歐意易交易所蘋果手機app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biki交易所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64.78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