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當初國產手機從無到有,靠的是不講道理的殺價。十年過去了,情況已經截然不同。如今的手機市場,是群雄割據的春秋戰國。
如果把手機市場分成線下和線上兩個戰場,線下以OPPO、VIVO的實體店模式為代表,所售機型基本上都是「高價低配」,有一定的溢價才能支撐商業運作。

而線上以小米、榮耀等互聯網手機為代表,所售機型性價比較高,貼著成本定價。我們會發現一個現象——線下機型性價比太低,在網上賣不出去;線上機型的利潤太低,沒有經銷商願意鋪貨。
兩種商業模式勢如水火,無法共存,這就是手機行業的現狀。唯一能突破這個困境的,隻有自研芯片的華為。擁有對芯片的定價權,就有更廣的自由空間。隻要華為願意,它甚至可以把麒麟810這種2000元檔神U用在千元機上,比如名噪一時的榮耀9X。
「高配低價」真的是線上機型的生存法則嗎?對此,我有別的看法。智能手機的競爭力和價格無關,而是取決於自研技術。iPhone的「溢價」最高,線上市場依然風生水起。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的報告,iPhone 11在中國市場連續7個月單品銷量第一,從百元機橫掃到旗艦機,幾乎沒有對手。

所以說,性價比不重要,但是對國產安卓手機來說很重要。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缺少核心技術的加持。iPhone的溢價靠的不是LOGO,而是iOS14、A13、工業設計、多設備的生態,就算賣得貴,消費者也心服口服。
為什麼華為不追求性價比,小米也開始尋求漲價,正是因為看穿了這一點。低價是毫無意義的,性價比換來的用戶,沒有忠誠度可言,最重要的是技術上的突破。

所以華為才會自研麒麟芯片,哪怕當初性能落後高通兩年;堅持打造平板電腦,發力筆記本PC業務,盡管其他友商都不看好;鴻蒙OS一波三折,無視所有人嘲笑。
而小米現在要做的,就是要改變「拿來主義」的價值觀。別人的東西雖然好,但是不會白白賣給我們。自願成為砧板上的魚肉,就失去了討價還價的權利。當一個消費者不能還價的時候,就不是消費者了,而是乞求者。

命運應該掌握在自己手裏,正如電影裏哪吒說的那樣——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才算!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博看書苑舊版
閱讀資訊17.8M
下載
駕考交管12123 app 2024最新版
生活實用97.76M
下載
吉事辦app官網最新版
生活實用108.2M
下載
智能拍照識物app安卓版
攝影圖像37.0M
下載
看看生活社保認證app官方最新版
生活實用84.2M
下載
駕校一點通2024最新版
辦公學習164.27MB
下載
浩閱小說app
閱讀資訊44.43MB
下載
海納免費閱讀
閱讀資訊38.19M
下載
湘稅社保繳費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29.74M
下載
和家親軟件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177.05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