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微軟小冰第五代發布會在微軟大廈舉行。微軟宣布,小冰已與小米IoT開放平台的中控有機融合,小冰可以控製小米米家平台上的全部35種智能設備,該產品目前已經在小米米家平台上線,並表示更多智能音響設備等也將在年底前陸續上市銷售。

IoT這一概念其實很早就被人提及,也有很多大企業都推出了相似的智能控製器,比如說亞馬遜的Echo智能音箱,和Echo的私人助理Alexa,穀歌的Googlehome,這些智能設備都可以在家裏幫人們做一些瑣碎家務事,但是設備裏植入的係統是人工智能還隻是智能,恐怕要另當別論。
IoT產品雖然早已上線,但是很多類似設備的概念都在以 “人工智能” 作為噱頭,將黑科技的交互生硬的安裝在控製設備裏麵,吸引人們購買產品,人們用了IoT智能設備之後,用戶體驗也並不像廣告宣傳中形容的那麼完美,IoT帶給用戶的方便並沒有比人們自己使用手機和電腦多出很多。許多商家不停的給人們灌輸“人工智能就是功能多” 、“人工智能就是和用戶進行交互”等理念,然而這些是否真的為用戶所需要的智能設備還有待考察。
舉例來講,亞馬遜已經宣布,Echo的功能達到7000多項,在這令人歎為觀止的數字也帶來了疑問,用戶是否可以熟悉掌握全部7000項功能,又或者,用戶是否需要這全部上千項功能。和亞馬遜、穀歌這些智能設備類似的產品還有很多,對於這些“不明覺厲”的商戶產品,微軟把他們歸為三類,即為堆功能、人工交互就是人工智能和給設備隨意賦能開放端口。

有趣的是,在五代發布會上,微軟明確表示,IoT行業之所以泡沫大,正是因為該行業內的上述三大坑,而小冰IoT卻巧妙繞過三大雷區,實現完美實際落地。
由此可見,對於人工智能控製設備,不同商家有不同的理念和目標。與其他公司不同,微軟明確表示,對於智能設備,需要負責任的給用戶們一個購買理由,而不是用“人工智能”這一模糊概念讓人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衝動消費。

發布會上,小冰項目經理彭爽表示,其實從兩年前開始到現在,大部分智能硬件廠商都希望和小冰整合。不光中國,也包括日本。但是微軟一直保持著克製,都婉言謝絕。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兩年前的IoT的市場不成熟,二是還沒找到能說服自己的產品方案。微軟認為,功能、交互這些都隻是外圍,還並沒有觸及本質。IoT是AI的一個載體,而不是反過來,把AI看做是IoT的一個功能。微軟認為真正能普及的IoT設備,成功的可能性隻有兩個:要麼IoT設備裏生存的這個AI,能夠把IQ做到極致,讓用戶通過智能音箱去購物,體驗遠遠好於用手機,再也不用手機了。如果達不到這個極致,用戶會用腳投票的。另一個可能,是AI能把EQ做到極致,讓人們能強烈地認知到她在這個設備裏的存在,同時感到輕鬆,甚至能接受她成為家庭中的成員,產生情感紐帶,無法放棄她。
小米IoT也的確做到了,在用戶使用該設備過程中,和小冰的對話是很開放的,可以邊聊天,邊控製設備,整個過程都很自然輕鬆,而且據統計,用戶與小冰IoT最長對話記錄已經超過3小時。因此,智能控製設備不僅是人類節省時間和經理的小助手,也可以是家裏新增的成員,關心用戶,小冰甚至可以識別同一個家庭裏不同身份的用戶,識別家裏的每一個人,支持多個用戶控製設備。用戶也可以直接用微信裏的小冰控製智能設備。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bicc數字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32.92MB
下載
比特國際網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298.7 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app官方最新版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歐昜交易所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vvbtc交易所最新app
其它軟件31.69MB
下載
星幣交易所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95.74MB
下載
zg交易所安卓版app
其它軟件41.99MB
下載
比特幣交易app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福音交易所蘋果app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鏈易交易所官網版
其它軟件72.70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