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濃重的工業背景還很難和微軟「同框」。
整理 | 吳欣
工業物聯網機會之下,微軟的決心是什麼?
從 4 月 23 日開幕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會有一些答案。微軟幹脆把展區主題設定為「數字智能工廠」,我們看到了一連串製造企業的名字,例如西門子、ABB、日立、豐田、勞斯萊斯、布勒等,他們是客戶也是夥伴,既有一定程度的競爭關係也會捆綁著一起賺錢。
現場陳列了各種重型裝備諸如糧食收割機、紙板製造機、玉米研磨機以及電動無人巴士、智能無人叉車等,五年前,這種濃重的工業背景還很難和微軟「同框」。

微軟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
就像微軟全球 CEO 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在 2016 年來到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演講時所說的那樣,「數字化轉型正在重塑這些公司及工廠,並促進製造業和技術的緊密結合。」過去三年,數字化轉型給製造業帶來的巨大變化真實可見——智慧工廠實現平均 17%~20% 的生產力提升,同時也促成了一些公司在業務、服務模式方麵的創新。
IDC 預計,2020 年物聯網產業規模將達到 1.7 萬億美元,2020 年將有 250 億台設備連接在一起,其中,70% 連接設備將應用在 B2B 的場景中。
具體而言,對眾多聚焦工業物聯網的公司來說,圍繞智慧工廠提供解決方案是其中最重要的巨大機遇。
從 Azure 智能雲平台、Office 365 和 Dynamics 365 這些不同定位的生產力工具,到針對性滿足家居、物流、重工業等垂直行業的差異化需求,微軟以 Azure 智能雲平台為基礎,利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向製造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迎接物聯網的解決方案。
來到工廠這一生產核心場景,不難看到一些公司已經收獲效率提升所帶來的變化。
向製造企業提供工業技術的 ABB 也在自我革新——利用微軟 Azure 雲服務和物聯網技術打造工業物聯網平台 ABB AbilityTM 。在 ABB 位於德國海德堡的智能工廠裏,機器人已經集成了這些技術,它們能夠進行自我學習與自我矯正,通過利用工廠中的攝像頭對每一個工件進行視覺比對,機器人可以自主調整自己的動作,如果發現產品有問題,或者有設備失靈,工作台就會做出響應,然後對流程進行自我糾正。由此帶來的結果是—— 同樣條件下,ABB 的生產效率提升了 3 倍以上,並能處理超過 8000 種產品組件。
瑞士布勒公司(Bühler AG)是全球領先的食品加工解決方案提供商,把食品處理技術與微軟 Azure 、物聯網技術結合起來,開發了一套光學分類揀選係統 LumoVision ,用於改進現有的食品清潔工序,並剔除掉 90% 受汙染的不合格穀物,相比之下常規分揀手段的成功率最高隻能達到 50% 左右。
拜耳(Bayer)的環境科學業務部正在對沿用了幾十年的捕鼠裝置進行數字化轉型,新型的智能數字捕鼠器借助 Azure 物聯網平台加入了遠程監控功能。這套方案能夠從安裝在每一個捕鼠器上的傳感器中收集信息,在捕捉到老鼠時會立刻通知有害動物管製專家前來處理,在有效控製鼠害蔓延的同時,此舉也有助於提升管製體係的運行效率。

拜耳互聯的有害生物管理係統
微軟也把 HoloLens 混合現實技術與針對設備進行數字化管理的「數字雙胞胎」技術融合在一起,用戶可以減少宕機時間、提升設備性能、拓展新型服務,甚至能夠在混合現實中進行流程模擬和可視化操作,提前對設備服務能力進行預測。
以施耐德電氣(Schneider Electric)為例,其工業軟件業務最近合並了 AVEVA ,目前正在引領被業界稱為「流程數字雙胞胎」的新一輪革新。施耐德電氣與 AVEVA 利用 HoloLens 來幫助意大利設備製造商意特佩雷斯(ItalPresse’s)優化其全套的生產流程,利用混合現實,在建造廠房或者設備之前,就能構建起虛擬的驗證模型,這種方式大大提高了成本效率,顯著減少了投入和成本。
在漢諾威博覽會上,施耐德電氣還展示了其麵向食品和飲料行業最新發布的追蹤工具,將微軟先進的區塊鏈技術與行業需求相互結合,應對食品跟蹤溯源的複雜需求。
在展區中間,我們還在一輛藍色智能無人叉車上看到了來自豐田產業車輛歐洲公司未來十年的工廠發展計劃,其中最重要的變化是信息數據分析利用和對機器人係統的應用。

豐田產業車輛歐洲公司的智能無人叉車
利用諸如微軟 AirSim 的人工智能技術與混合現實技術,豐田可以訓練載貨機器人識別圖形、自動處理並學習在工廠車間中與人類安全協同工作的正確流程。這樣的改變,能夠有效減少對現有倉儲流程的影響,而眾所周知,這是大部分工廠在部署自動化係統時都會遇到的最大障礙。
我們在現場了解到,豐田歐洲公司還在與微軟合作開發 T-Stream 全站解決方案,以微軟 Azure 雲服務為基礎,這套係統運行 Windows 係統並能利用 Bing 地圖和 GPS 係統為技術人員提供更精準的服務,促使其在故障發生之前,為客戶提供保養服務。
這個優質的工業物聯網「朋友圈」背後,是微軟近四年來持續不斷加大物聯網產品、資源投入的結果:
2014 年,微軟公司推出 Windows 物聯網開發者計劃;
2015 年,微軟在 Convergence 2015 會議上公布 Azure IoT Suite 雲服務,提供計賬、監測、分析和維護功能;
2016 年 2月,微軟正式發布 Azure IoT Hub,宣稱可管理數十億物聯網設備。這一年 5 月,微軟還收購了意大利物聯網平台 Solair;
在 2016 年 Build 大會,微軟推出免費的 Windows 10 IoT 係統,打通了雲平台 Windows Azure 和嵌入式微平台 .NET MicroFramework,並宣布將 .NET 框架開發平台開源。這使得程序員可以同時在平台上處理多個項目開發任務,進一步強化了平台化優勢;
2017 年 Build 大會上,微軟發布了一套完整的雲端物聯網解決方案——Azure IoT 套件;
不得不提的還有,今年 4 月初,微軟宣布未來四年向物聯網投資 50 億美元的計劃,用於物聯網和邊緣計算的研發,以及投資發展合作夥伴生態係統。
今年,微軟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也更新了一係列 Azure IoT 功能:
1、麵向物聯網工廠的自動恢複服務,可以簡化製造企業新增工業設施和部署安全性的操作,顯著降低了管理成本。這項服務提供 OPC UA 全球恢複服務器(GDS)界麵,可確保與現有客戶端和服務器端的兼容性。
2、Azure IoT Hub 能運行在 Azure Stack 混合雲上,讓客戶和合作夥伴得以構建出既可完全在本地運行,也可上雲的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並在企業內部對數據進行接近實時的采集與分析。
3、為了給邊緣設備提供更加周全的安全保護,微軟發布 Azure Sphere 預覽,這是首個麵向聯網微控製器(MCU)提供工業級安全保障的完整平台。預計今年全球將有 90 億片微控製器被部署到從家用電器到工廠設備的各種機器中。
4、響應製造企業的需求,微軟正在計劃對 Time Series Insight(TSI)進行升級,這項服務將帶來大規模可伸縮存儲和數據存檔能力,並有助於降低存儲成本。
如今,橫跨雲計算、操作係統和設備的物聯網平台,逐漸成為拉動 Azure 業務過去幾年發展的主要動力,而接下來,它也被微軟視為進一步整合與發揮智能技術優勢的渠道,並借此重構自身及客戶的業務。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比特牛交易所官網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26.64MB
下載
火bi交易所
其它軟件175MB
下載
比特兒交易平台app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歐意交易所官網安卓版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歐意app官網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bitcoke交易所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比特兒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幣咖交易所官網
其它軟件86.26MB
下載
bafeex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8.5MB
下載
必勝交易所
其它軟件52.2 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