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軟開了一場十分「迷惑」的發布會。
在對 Surface Laptop 和 Surface Pro 7 進行例行配置升級之後,微軟一口氣發布了三款「顛覆性」的 Surface 新品,分別是搭載 ARM 處理器的平板電腦 Surface Pro X、配備雙屏可折疊的電腦 Surface Neo 和同樣配備可折疊雙屏的安卓手機 Surface Duo。
短暫的驚喜之後,輿論沒有給微軟留情麵,越來越多的人將這幾款新產品的演示定義為「迷惑行為」,認為它們是「強行創新」的結果。但在「迷惑」的演示背後,這三款產品分別代表了當下最熱門的三個前沿趨勢。
ARM PC 的未來微軟同時發布了兩款 Surface Pro 平板電腦。
一款是 Surface Pro 7,和之前的 Surface Pro 一樣,搭載英特爾處理器,運行完整的桌麵版 Win 10。另一款是 Surface Pro X,一款脫胎換骨的 Surface。
Surface Pro X 是一台更有「現代感」的設備。相比 Pro 7,它的屏幕更大、邊框更窄、分辨率更高,後置攝像頭的像素更高,且支持 4K 拍攝,有更好的揚聲器,配備了兩個 USB-C 接口,沒有 USB-A 接口,而且,沒有耳機孔。
Surface Pro X 和 7 最根本的區別在於,它搭載的是一顆 ARM 架構的,由微軟和高通聯合研發的 SQ1 處理器。微軟在發布會上特別強調這款芯片擁有強大的性能,足以支撐運行 Win10。2.1 Teraflop 的圖形處理性能也讓這款 Surface 擁有在理論上相當強的圖形能力。

Surface Pro X | Microsoft
從上世紀 90 年代開始,X86 架構處理器就一直統治著整個 PC 行業。從 PC 到 Mac,再到 PS4 和 Xbox One,X86-64 是桌麵計算領域的黃金標準,英特爾和 AMD 也因此成為了全球最重要的兩家芯片廠。
但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發展,給這個領域帶來了轉機。ARM 架構的處理器憑借更低的功耗,更完善的功能開始抬頭。最近幾年,旗艦級 ARM 處理器的性能開始足以帶動一個完整的桌麵係統。而且 ARM 架構芯片還能讓主板設計得更緊湊,在有限的機身體積裏塞入更大的電池。這使搭載 ARM 芯片的設備續航更長,可以自己設計更好的 DSP(負責處理相機信號和視頻解碼),對 LTE、以及未來的 5G 也能有更好的支持。

與 iPad Pro 一樣,Surface Pro X 也配備了支持無線充電的筆 | Microso
Surface Pro X 仍有一些缺憾,比如 ARM 版 Win10 係統下有大量的 X86 64 位軟件,特別是遊戲無法兼容運行。但轉變已經開始,去年 12 月,高通發布了第一款 ARM 架構 PC 處理器 8cx,包括聯想在內的 PC 大廠也開始推出搭載該芯片的電腦,配合 Win10 定製係統使用。
不隻是微軟,蘋果也已經瞄準了 ARM PC 的未來。早就有傳聞稱,蘋果正在開發搭載 ARM 芯片的 Mac 電腦,預計將於 2020 - 2021 年問世。而且如果將 iPad 看作一種「個人電腦」,它就是當下最成功的 ARM PC。今年的 WWDC 上,蘋果開始促成 iPad 和 Mac 在係統軟件層麵的「融合」,這很可能預示著全麵 ARM 化的未來。
雙屏筆記本的探索2016 年,蘋果在 MacBook Pro 上加入 Touch Bar 時,就有人預言,蘋果會借 Touch Bar 為跳板,最終推出一款沒有實體鍵盤,C 麵也是一整塊觸摸屏的雙屏 MacBook。
這個想法不無道理,因為「觸屏虛擬鍵盤」最初的原型,就是一群長期敲擊實體鍵盤而得了「腕管綜合征」的人,為了解決手指無力敲擊鍵盤的問題而開發的一個全尺寸觸屏鍵盤。早在 2011 年,蘋果就申請過全尺寸觸屏虛擬鍵盤的相關專利。
做一個全觸屏虛擬鍵盤並不難,iPad 上就有全尺寸的虛擬鍵盤,但要做一塊足夠準確、有真實震動反饋,用戶能進行高速盲打的虛擬鍵盤就沒那麼簡單了。蘋果為此布局了很多技術,「3D Touch」、「Taptic Engine」…… 但直到今天,這些技術都局限在 iPhone 和 Apple Watch 這些「小屏設備」上,沒法搭載在 iPad 這樣的大尺寸觸摸屏上。
蘋果最終沒有推出雙屏的 MacBook,反而是微軟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推出了 Surface Neo 雙屏電腦。Surface Neo 配備對稱的兩塊 9 寸觸摸屏,轉軸能夠 360 度旋轉。至於輸入的問題,微軟想了一個曲線救國的方法,為它配備一塊實體鍵盤。

配備實體鍵盤的 Surface Neo | Microsoft
Surface Neo 配有一塊小尺寸實體鍵盤,用戶需要使用的時候可以將它以磁吸的方式吸附在屏幕上進行輸入。在鍵盤吸附在屏幕上時,屏幕也會自動進行適配,將沒有被鍵盤遮蓋的部分變成觸摸板或 emoji 輸入欄。
Surface Neo 的產品邏輯有些明顯的瑕疵。比如這樣完全相同卻又彼此割裂的兩塊屏幕,用戶的注意力到底要放在哪一塊上?既然實體鍵盤會擋住觸摸屏,那從一開始為什麼要把 C 麵做成顯示屏?
除了微軟,英特爾也對雙屏電腦充滿了興趣。去年 10 月,英特爾聯合聯想,開發了一款雙屏電腦的原型機,形態上它與 Surface Neo 十分接近,隻不過英特爾這款原型機的兩塊屏幕中,有一塊采用的是電子墨水屏,便於用戶進行手寫輸入和閱讀。數碼媒體 The Verge 主編 Dieter Bohn 評價這款產品時表示,「整個 PC 市場為了尋求突破,正充斥著各種古怪的新奇想法。」

Surface Neo | Microsoft
英特爾的產品至今還沒有落地,Surface Neo 也需要等到 2020 年底才會正式開售,目前還有大量產品細節沒有公布。至於蘋果,3D Touch 在最新的 iPhone 11 係列上已經正式宣告死亡,Touch Bar 也處於被拋棄的邊緣。今年 WWDC 上,蘋果試圖讓 iPad 成為 Mac 的「副屏」,推出了 Sidecar,用戶可以通過 iPad 和 Apple Pencil 在 Mac 上實現手寫、繪畫等功能。
巨頭們各自展望了「雙屏電腦」的未來,卻都還沒有交出最終的答卷。
折疊手機的想象與 Surface Neo 一同發布的,還有 Surface Duo,一款「折疊雙屏安卓手機」。
光是這個定義就擁有足夠的話題性,微軟「屈服」於穀歌,做了一款安卓手機,且還是折疊雙屏的全新形態。
智能手機進化的每個標誌性節點,都是由屏幕定義的。第一代 iPhone 采用的電容觸控屏,iPhone 4 開始搭載的視網膜高分屏,三星 Galaxy Note 係列開啟的大屏手機時代,以及小米 MIX、iPhone X 開啟的全麵屏時代…現在,不少手機巨頭都認為,「折疊屏」會是智能手機進化的下一站。
三星和華為都推出了自己的折疊屏手機產品,Galaxy Fold 和 Mate X。它們都采用了柔性的可折疊屏幕,區別在於 Galaxy Fold 是將屏幕向裏對折,而 Mate X 是將屏幕往外翻折。除此之外,小米剛剛發布的 MIX Alpha 其實也可以視作是一種「折疊屏」,它將屏幕從手機的正麵延伸至整個邊框,直到背麵,形成了一個幾乎 360 度的環繞屏。

Surface Duo 手機 | Microsoft
Surface Neo 沒有采用柔性的可折疊屏幕,而是將兩塊獨立的 5.6 寸屏幕用轉軸連在一起。但因為它們中間有明確的分界,所以當兩塊屏幕展開時,並不能像一塊完整的屏幕那樣顯示視頻或遊戲畫麵。在微軟的想象裏,Surface Duo 的交互形態可以是「像一本書一樣展開,然後左右雙屏顯示兩個不同的 App,方便進行多任務操作」,也可以是「像一台筆記本電腦一樣被翻起,上麵的屏幕顯示內容,下麵的屏幕進行輸入、操作」。
但微軟並沒有給出第三方應用適配 Surface Duo 的方案,在產品演示的過程中也沒有演示太多的實際應用。Surface Duo 最終體驗如何,也需要等到 2020 年末正式問世時才能揭曉。
但從已公布的產品演示來看,光是「接電話」這個應用場景,Surface Duo 的交互就相當麻煩,需要用戶用雙手翻開手機,才能看到來電者是誰,接聽之後還要將手機繼續向後翻折,才能單手接聽。在手機屬性底層功能上的障礙,為 Surface Duo 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霾。
創新的焦慮即使不依賴消費電子業務,微軟已經是當下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但它從未放棄在這個領域的嚐試。無論是早年的 Windows Phone,還是之後的「平板、電腦二合一」產品 Surface Book,個人計算設備的每個角落,你都能看到微軟的身影。
另一方麵,微軟在消費電子產品領域從未取得成功。Windows Phone 因為第三方應用生態的局限被 iOS 和 Android 徹底消滅,2015 年 Surface Book 發布時,很多人對它「平板、電腦二合一」的設計充滿興趣,但之後的各種功能故障導致退貨率居高不下,銷量也持續低迷。

Surface Book 已經兩年沒有更新了 | Microsoft
這成了一種現象,微軟推出的越是激進的,越是號稱「顛覆」的產品,最後的結局往往越慘。反而是相對保守、傳統的 Surface Laptop、Surface Pro,取得了一定成績。
作為一家頂級科技巨頭,微軟本可以對產品設計進行更深刻的思考,推動技術創新,做出真正有意義的創新產品。現在的微軟更像一家 KPI 導向的公司,為了向上麵交差而做產品,做「最新最前沿」的產品。這像是一種焦慮,在技術方向尚未明確時,隻關注前沿趨勢的表象,做邏輯並不嚴謹的產品,強行「創新」,最終上演一場「迷惑行為大賞」。
本文作者:Jesse
責任編輯:宋德勝
頭圖來源:Microsoft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芝麻交易所最新版本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one數字貨幣交易所5.1.9最新版
其它軟件49.33M
下載
zb交易所手機app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ght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168.21M
下載
芝麻交易所ios蘋果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zt交易所包
其它軟件273.2 MB
下載
ubcoin交易所官網
其它軟件18.21MB
下載
mxc官方交易平台app
其它軟件84.30MB
下載
鏈易交易平台app
其它軟件72.70MB
下載
mxc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98.2MB
下載